前段时间回到平昌,在三江大道看到一新开张的包子铺叫老字号牟记包子,不由思绪万千,让我来给大家讲讲那些尘封多年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是真的,关于平昌,关于包子。
在平静的小县城有这样一户人家,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对夫妇生儿两个儿子,男主是当年有名的杀猪匠,大儿子好像混迹于江湖,二儿子那个时候还在读书。看似于平凡和谐的家庭,在一个没有雷雨的夜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开着华川车的司机由于各种原因把车子从党校那个坡坡头直接开到杀猪匠的房子里面去了,幸好车头全部入进去,二楼的重量全部压到车子上,房未垮,司机也无大碍,无人员伤亡,不幸中的大幸。司机连夜逃跑,车子就一直放在哪里,一放就是几年。听人说司机去外面打工找钱回来好赔偿杀猪匠家里房子的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车的上面的喇叭,螺丝什么的都被平昌那些二杆子拿得差不多了。几年后司机赚钱归来,修了房子赔了钱,拿了车,一切完美的结束。杀猪匠也拿着那笔钱把房子从二层加到现在的四层。
有一天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看中的杀猪匠一楼的铺面,然后租了下来,开了平昌第一家包子铺,名字大概叫天津包子,生意很好,应该很多80后的小伙伴都有记忆吧。听人说那对年轻的夫妇是去外面专门学了做包子这门手艺,学成归来,在平昌大赚特赚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杀猪匠的大儿子由于在江湖上没闯出名号就早早结婚了,结了婚也无所事事,看到自己楼下铺子包子铺生意那么好变眼红了,开始偷师学艺起来,杀猪匠的大儿子没事就在包子铺转悠,看似无心的问年轻夫妇做包子的某个步骤,那时候我在包子铺经常看到年轻的夫妇讲做包子的方法讲给杀猪匠的大儿子,我心里觉得有事要发生,因为我是土著人,我知道人性的残忍。
没过多久年轻的夫妇包子铺的铺面被收回去了,杀猪匠大儿子开始接着卖包子,只是没牌子,生意依旧红火,那对年轻的夫妇气不过就在原来包子铺斜对面又开起了包子铺,就这样过了两年,年轻的夫妇坚持不下去了,走了。故事结束,我是在讲一个品牌的故事,就是平昌老字号牟记包子,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是让大家了解这个老字号的文化底蕴,让大家深刻了解黑后学。
我看着窗外的塔吊机,想着马上要过年了,工头还没把今年的工资发下来,望着双手的死茧,我不禁黯然,拍一拍身上的灰尘,我问到,学挖掘那里强,铁厂湾湾找蓝翔。哎,别问我是谁,套套无处不在,套套感动常在,我挥一挥衣袖,深藏功与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