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作为四川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县,外出的务工人员群体数量庞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镇,各个村社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而无论是外出务工人员,还是留守村庄的老人儿童,他们均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新农合的报销问题。 新农合的推行真正让广大百姓受益匪浅,虽然在推广初期,农民因为不了解而拒绝购买新农合,但随着新农合的惠民作用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购买,目前几乎已经在全县普及,即使在偏远的农村地区,贫困的农民也认识到购买新农合的重要性。 但在新农合普及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开始浮现出来:首先是报销点由最初的全县统一报销变为乡镇定点报销,极大增加了民众报销难度。在镇子、周礼等一些乡镇,有村民和驻村医生纷纷反映报销不便。“我们一家都在县城居住,但却要回所在乡公社去报销,太不方便了。”“我们村的那些空巢老人,腿脚不便,又不认识字,离乡上又远,如果在驻村医生那里就报销了就方便多了。” 镇子的一名受到当地民众尊敬的老医生说,他曾经因为这个问题多次打电话给县新农合,要求解决这一问题,但一直没得到回应。“给村民看病的过程中,很多老年人都提出希望能就近报销,这也是新农合最初在安岳推行时采用的办法,后来不知道怎么就变了。” 这名医生认为,要把新农合这一惠民新政落到实处,就要了解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对政府而言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对百姓而言却意味着“跑断腿”。他也专门咨询过周边市县的执行情况,新农合报销也采用的是就近报销,而非定点报销。 医生建议相关部门深入基层了解民众的呼声,并藉此两会完善这一政策。 其次是新农合账户年底“清零”导致村民“无病抓药”。由于年底新农合账户要"清零",为了"花光"这笔钱,不管有病没病,村民们都到医院开单拿药。对于新农合账户年底“清零”的做法,各地村民普遍表示难以理解。“当初不是说可以累积的吗,现在怎么突然变了?”“为什么城镇职工的医保卡的钱可累计,今年花不完,下年可继续用,而农民们交的农合钱就不能累计了。”“这应的规定太不人性化,这部分钱今年花不完,剩下的去哪里了?” 上述老医生认为,年底清零的做法导致村民突击买药,囤积的药物往往到过期时间还没用完,于国于民都不利。建议应采取累积的办法,即减少农民的负担,也能避免出现“无病抓药”的现象。 最后是报销比例降低。这也是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在网上,还能找到很多类似的咨询帖文。由于对新农合政策缺乏了解,在各级医院怎么报销、报销比例多少,需要什么资料都不太了解。尤其是外地的务工人员,回乡报销一趟不容易,因为不了解政策内容导致来回奔波折腾。医生建议各个乡镇要把新农合的政策宣传到位,要在宣传单上详细列明新农合的报销方式、报销比例、需要什么资料、政策内容等等,不能仅仅在网上公布,对广大农民而言,发放到家的宣传单才真正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