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投资23.11亿元 十大民生工程完美收官
2014年初,营山县委、政府承诺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无论是备受关注的医疗、教育,还是就业、交通、保障性住房,项项都关乎百姓的福祉。
临近岁末,十大民生工程完美收官,每件事情都办在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事事温暖人心。
2014年,营山县实施的民生工程共10个大项61个分项111个子项,计划投资21.29亿元。截止12月26日,所有项目均达到年度目标任务,其中有30个超额完成任务,已累计完成投资23.1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8.56%。
打工就在家门口
在营山,扩大就业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该县推出的一系列稳定扩大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下,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就业岗位。
小桥镇工农村的曾情女士就是这其中的一员,28岁的她通过参加营山县就业服务管理局组织的的免费培训课程,如今在县城某楼盘做销售,月薪不菲,和之前在外务工相比,收入不减,还照顾了家人。
今年,营山县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30人,城乡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7303人,发放妇女创业小额贴息贷款248万元;促进19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完成品牌培训500人,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400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4万人(次),均达到或超过目标任务。
看病心里更有底
家住灵鹫镇库路村4组67岁的任新惠老太婆,前一阵子因为冠心病住了医院,一共花了3200多元医疗费。在办理出院时,自己才花了不到700元。“以前为了省钱,有病不敢去医院,现在新农合报销比例这么高,感觉身体有恙就去找大夫瞧瞧,咱农村人看病心里更有底了。”任老太婆乐呵呵地说。
据营山县新农合中心副主任陈刚介绍,今年该县参合农民78.1万人,参合率提至99.29%,人均筹资标准提至390元,政策补偿比最高可达85%,最高支付限额提至15万元,并启动实施了重大疾病保障试点工作,提高了农村儿童白血病、先心病和妇女乳腺癌等21种重大疾病的补偿水平。
保障是民生之基。 营山县把基本保障作为民生投入的重头戏,年初制定财政预算时,确保民生工程资金优先安排、优先配套,今年,全县县级安排资金6.85亿元用于实施民生项目及民生实事,坚持做到新增财力的5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月人均补助分别达207.1元、107.9元,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3.55%、113.5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人数达33.6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8.3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达10.5913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01%;已为104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70.49%。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35元,全县建立城乡居民健康电子档案92.83万份,建档率96.6%,高血压患者管理率78.%,糖尿病患者管理率72.1%,新生儿疾病复查率100%,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
在教育助学方面,该县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切实做到“应免尽免”;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切实做到“应补尽补”;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100人,资助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87人,分别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2%、100%。
村里修起致富路
“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不仅出行更方便,今年我家的羊儿还卖了个好价钱。”12月25日,营山县木垭镇锡山村养殖大户李绪文高兴地说。
像锡山村一样,今年营山县共建成通村水泥路350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34.62%,并实施了县城至新店、骆市至黄渡、回龙至绿水等100公里通乡油路的改造升级,完成农村公路安全护栏建设106公里,分别占目标任务的100%、141.33%。
今年该县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2530口,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6.4723万人,解决学校师生安全饮水安全2.03万人;全面完成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新增耕地1600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7.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400亩;全面免费开放乡镇文化站、图书馆、文化馆,免费放映公益电影7896场(次);完成新改建专业蔬菜基地0.2万亩,建设蔬菜标准园500亩,引进新品种20个,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000亩,建成农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
该县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农村通信、农村电网改造、保障房建设及扶贫解困等方面均圆满完成了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