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28|评论: 8

[交流共享] 【荐文】梅花香自苦寒来——记梅花奖获得者崔光丽 (中国戏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9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梅花奖获得者崔光丽

                                                                         据  中国戏曲


    2004 年 4 月 25 日,成都艺术中心座无虚席,一千多名观众观看了由川剧、越剧“梅花奖”得主联袂演出的折子戏专场。这个折子戏专场,亦称“川、沪”两地“梅花奖”擂台赛。第一场开锣戏就是由四川省川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梅花奖”得主崔光丽演出的《人间好》。大幕拉开,渺渺仙云中,只见崔光丽扮演白鳝仙子踏着曼妙的川剧音乐,腰肢袅袅的飘然而来。她头戴帅盔、身穿宫装、足踏红鞋,水汪汪的一双慧眼,轻捷捷两根长翎,一亮相,就获得了满堂的“碰头彩”。“人间好”是一出以做功见长的戏,崔光丽独特而美丽的舞蹈令人陶醉。则见她足尖儿轻盈柔软,行动处犹如风拂杨柳,一段“梭梭岗”唱得似行云流水,两根长翎舞得精彩活泼,活脱脱就是一个纯洁、美丽、善良的小精灵。她精湛的技艺,倾倒了在场的无数观众,大家情不自禁地为这个美丽的小精灵、魅力四射的崔光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在成都艺术中心久久回荡。崔光丽为川剧艺术赢得了一个漂漂亮亮的“碰头彩”!

    朝鲜族姑娘的川剧情结


    就一般人对崔光丽在舞台上的印象而言,很可能认为她是个遥不可及的神话人物,不过事实却正好相反,她亲切、友爱、坦诚、耿直、刚烈,而且,她还是一个地地道道、充满阳光的朝鲜族姑娘。
    崔光丽性情刚烈,这跟她的身世有关。她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父母都是南下干部,崔光丽是随军来到四川的。四川的山水滋润着这棵从鸭绿江边移栽而来的幼苗,崔光丽在这片翠绿的土地上,渐渐成长,在川剧的锣鼓点中发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少年崔光丽怀着对川剧艺术的热爱,对川剧事业的无限憧憬,走进了川剧艺术的殿堂。搞这一行,起初父亲是不同意的,父亲希望女儿子承父业,做一名军人。可是崔光丽好强的性格,执着的追求,感动了父亲。当父亲站在台下,仰望着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女儿时,父亲的内心感到了欣慰,父亲送给心爱的女儿两句话,“台上认认真真演戏,台下踏踏实实做人。”这两句话,成为崔光丽一生中的座右铭。不久,父亲因病去世了,少年崔光丽过早的感受到了人情冷暖。坚强的母亲拉扯起了五个女孩子,伟大的母爱,给予了崔光丽无限的关爱和勇气,崔光丽知道,母亲在自己身上寄予了最大希望,崔光丽含着泪在母亲面前发誓,说:“家里没有男人,我就要把家顶起来,一定把家顶起来!”
    从此,崔光丽更加刻苦努力,排练和主演了大型剧目《白蛇传》(饰白素贞)、《红灯照》(饰林黑娘)、《三打陶三春》(饰陶三春)、《苏妲己》(饰妲己)、《点秋香》(饰秋香)、《十二寡妇征西》(饰穆桂英)、《朝阳沟外传》(饰银环)和传统折戏《别洞观景》、《情探》、《金殿审刺》、《双拜月》、《柜中缘》、《拾玉镯》等。并投师于著名川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许倩云门下,先后得到阳友鹤、王青莲、邓学莲、王世泽、李红秀等川剧大师的指教,特别是王世泽、李红秀两位老师在崔光丽的艺术道路上给予了她无私的帮助和教诲,使她在艺术上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此时的崔光丽演技已日趋成熟,她所欠缺的只是机会,一个充分发挥她才能的机会。

    暗夜里的星光


    当今世界是一个电子通讯的世界,全球文化的舞台都处于压缩、坍塌的状态,川剧也不例外,在电影、电视、电脑的冲击下,川剧趋于衰落,上座率一度很低,很多人都另找门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吸引了一大群年轻驿动的心。崔光丽是一个很有冲劲的实力派,她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闯出一番新天地。如:出国、经商。崔光丽也是一个温婉柔美的女子,她也完全可以找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嫁了,过上舒适、富足的小日子。可是,当这些对常人来说难得的机遇、难逢的良缘降临到崔光丽的头上时,她放弃了!为了川剧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崔光丽说:“早在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川剧也走到了低谷,我们的前辈在川剧最低谷的时候顶住了压力,默默无闻的坚持在川剧舞台上,与流行音乐、样板戏抗衡。前辈的无私奉献,耐心等待,终于等来了川剧的复苏,川剧的春天。现在川剧也不是鼎盛时期,我做为一个川剧人,我决不会轻言放弃,我们一定要把川剧艺术继承下去,为川剧事业奋斗到底。当然,有奋斗就会有牺牲,故而我们很悲壮!” 崔光丽在思想上表现出一种锐不可当的气概,有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包含她对人生意义的领悟,在茫茫前途中悲壮的冲刺,在困境中练成一身技艺,她对川剧不仅仅充满了爱心,同时也充满了信心。她在期待在一个奇迹。

    雪地里的红梅


    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雪地里终于迎来了红梅花开。四川省川剧院的领导秉承“振兴川剧”、“出人出戏”的原则,在 2003 年 3 月,推出了崔光丽专场演出。积累了她二十五年舞台春秋精华,精选了《白蟮观景》、《刁窗》、《上华莹》三出戏,这三出戏题材内容不同,人物个性、角色行当殊异,全面展现了崔光丽的演绎才华。《白蟮观景》这折戏,是崔光丽初登舞台的第一出戏,事隔二十年,这出戏有了“质”的飞跃。白蟮观景,说好演,也好演,说不好演,就不好演。因为要演好这个角色,不仅仅要掌握好基本的形体动作,还要准确无误地把握住人物的精、气、神。白鳝仙子当花旦或闺门旦演不行,当鬼狐旦演也不行。动作呆板或是眼花缭乱,都不好看。崔光丽动作设计的漂亮,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惟妙惟肖,其婀娜多姿,如玉树临风。她精妙绝伦的舞蹈,赢得了无数观众的掌声和赞许。中国文联著名的戏剧评论家李振玉老师由衷地夸赞道:“崔光丽扮演的白鳝仙子,有光彩!很好看!该闪光的时候,熠熠生辉,这就是匠人和艺术家的区别。以后,这出戏就要靠崔光丽来承上启下了。” 《刁窗》是 《荆钗记》中的一折, 钱玉莲之夫王十朋,上京高中,修书归来,被玉莲继母改为休书,逼玉莲改嫁她的侄儿,玉莲不从,被锁小房。更深夜静之时,玉莲刁窗而出,投江尽节。这出戏是泛工戏,轻飘飘了不行,奔丧似的也不行。崔光丽在表演上大方、稳重、可爱,唱腔泛工泛调,在舞台上有光彩、有灵性,越剧王子赵志刚在观看了崔光丽演出的《刁窗》后,夸赞说:“扮相漂亮!有灵性!” 崔光丽专场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光芒四射,受到了外行和内行的一致称赞。崔光丽对戏的探索远比一般人深,她能突破局限,发挥优势,不断地追求心智上的进步,她是演员,但又有一般演员所无的特殊敏感和想象力,这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一个演员,她还是一个艺术家。 2002 年 11 月,崔光丽分别在成都和上海第四届国际艺术节上演出了《好女人·坏女人》。同时串演两个不同性别、个性和身份的主角沈黛和隋达。在上海之行中,省川剧院与成都市川剧院同时上演《好女人·坏女人》,形成打擂之势,崔光丽顶住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排除万难,以其精湛的表演,征服了成都和上海的观众,征服了“梅花奖”的评委们。赢得:梅花吐清芬,迎霜傲雪开!

    汗水、血水和泪水


    成功后的崔光丽给人以潇洒不羁的形象,但是她自己知道,今天的成功是她承受了无数冷嘲热讽,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出色的演艺才华一点一点争回来的。舞台上的故事“浪漫”、“凄婉”,舞台下的故事,更有几度辛酸、几度泪水、几番流言、几许苦涩 ……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有谁知道,她辉煌瞬间的背后所付出的代价。
    为了舞台,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婚姻。每当星前月底,情侣们双双携手而行的时候,痴心不改的崔光丽依旧独自守着属于自己的一片月光——川剧!但是,她并不孤单,她的背后有永远支持她的老师、家人、朋友和忠实的戏迷。谁说崔光丽没有嫁?她早已嫁给了川剧。她的青春和快乐,都与川剧艺术紧紧连在了一起。为了献给观众一台美仑美奂的演出,崔光丽经常独自到川剧院的排练场上去勤学苦练。当时的她,一个人背着一个大包,骑着一个破自行车,拎着一大桶水,一个人走到七楼的排练场去,川剧院的排练场空荡荡的,异常的清冷,就是在这样冷冷清清的环境中,崔光丽舞动起美丽的水袖,展开理想的翅膀,在艺术的海洋里翱翔。象《人间好》、《刁窗》这样的做功戏,不经过伤筋动骨地苦练,在舞台上是不会收放自如的。《人间好》中白鳝仙子的脚尖功堪称川剧一绝,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芭蕾”。为了练好脚尖功,崔光丽的脚趾甲都裂开了,有一段时间痛得她几乎不能行走,但是,她咬紧牙关挺过来了。崔光丽有低血糖,以前很少练习“甩水发”,为了成功的塑造《刁窗》中的钱玉莲,崔光丽凭着对川剧艺术的无限热爱,拼命地练习。有好几次,她晕倒在排练场上。记得,有一次她晕倒后,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在迷糊中清醒过来,手脚的痛楚令她陷入孤独和迷惘中,她突然觉得自己象一只辛勤的小蜜蜂,采到了花蜜,却伤了蜂翼,自己还能振翅高飞吗?想到这里,心中难过,两行清泪止不住扑簌簌流下来。不,自己不能轻言放弃,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再苦、再累,自己也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崔光丽以自己质朴的生命面貌和顽强的拼搏精神,用自己的汗水、泪水和血水浸泡出一个崭新的白鳝仙子、一个熠熠生辉的钱玉莲。当然,她的汗水、泪水和血水也浸泡出了一个冰肌玉骨的崔光丽。

    不懈追求 永远攀登


    四川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而川剧是川西平原的一朵奇葩。 崔光丽下定决心 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去耕耘这一片土地、去浇灌这一朵奇葩。她对川剧事业的热爱,促使她努力创造。她把一切世俗的烦恼和忧愁全部抛开,全身心地投入到演绎事业中。她在日记中欣然写道:“假如把川剧舞台比作一个美丽的花园,我则是无数绿叶中最普通、但最顽强的一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真诚、质朴的在川剧舞台上倾泻出满腔热情和激情。”
    今天的 崔光丽已牢固奠定了她在川剧界“当家花旦”的地位,她作为川剧实力派演员在众多川剧明星中 脱颖而出,她的人生旅程,将载满了荣誉、载满了成功、载满了重任与追求,在川剧清脆的锣鼓声中,催促她不敢停步,直向前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29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4-12-29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朝鲜族姑娘摘取了川剧“梅花”!赞!
46_看图王.jpg

发表于 2014-12-29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原来崔光丽是朝鲜族,真不错,能获得梅花奖真不简箪!

发表于 2014-12-3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4-12-30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光丽御河桥拜寿辰到华堂那一叚唱响台湾宝鸟听起耒更是安意现在又请那位网友上传吧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2-30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崔梅花演绎的犯工戏“刁窗”“情探”,确如文中所言:演出行云流水、精彩绝伦!赞!

发表于 2015-1-19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崔光丽御河桥拜寿辰到华堂那一叚唱响台湾宝鸟听起耒更是安意现在又请那位网友上传吧

      四川省川剧院“梅花奖”“文华奖”得主崔光丽演唱,该唱段是崔光丽赴宝岛台湾演出的《御河桥》片段。


                                  http://www.mala.cn/thread-4815907-1-1.html


唱词:

      拜寿辰到华堂,姨母娘待我情意长,适才堂前对我讲,叫我花园散心肠,罗裙摆动环佩响,穿过花厅绕回廊,进的花园目观望,满园百花扑鼻香,双双金鱼翻波浪,对对的燕儿绕画梁。曾记得母亲千秋降,表兄拜寿到华堂 ,娘命儿还拜在华堂上,奴观他儒雅器宇轩昂,幼小时两小无猜我们常来往,叹如今对面难以续衷肠,姨母娘把他常夸奖,说表兄啊勤读诗书满腹的文章。满园百花呀无心望,丫头带路东书房。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