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沉痛悼念为山村教育作出贡献的赵尚荣老师
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就这样匆匆地走了!没有一声道别,更没有一丝离去的任何预兆。他让更多的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啊!尊敬的赵尚荣老师,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赵尚荣,1987年以0.5分的微弱差距高考落榜,由于出生在仪陇县秋垭乡铁佛寺村一个贫困家庭,家庭经济拮据,不得不让他放弃复学想法,只能提前挤入社会。1987年9月开始在秋垭小学代课,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便深深爱上了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和3尺高的讲台,便热爱上了教育事业。但当他看到山村孩子“上学难”,便放弃在中心校代课的机会,主动申请回到生他、养育他的铁佛寺村从事山村教育。由于他的工作认真负责,教学质量得到主管部门的肯定,得到当地村民的普遍好评,相邻的大罗和巴州区凤溪、龙背等山村孩子主动到他所在的学校求学。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和执着,废寝忘食,积劳成疾,患上了工作疾病,由于家境贫寒,他放弃了求医治病的机会,靠意志与病魔做斗争,仍然坚持战斗在教育工作岗位上。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8年5月12日四川遭受罕见的“大地震”,虽然正在上课的他,有序疏散学生,无一学生因地震而受到伤害,但正是他为了保护学生,关心学生,本身患有疾病的他因受到了严重的惊吓和刺激,病情加重,他为了不放弃他心爱的学生和讲台,多方借钱,四处求医,但病情仍无好转。 2009年2月8日,从事教育事业21年未能成为一名正式教师的他,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学生和讲台,当之一噩耗传出,认识他的人,无一不感到震惊,2009年2月15日他的家人按照当地风俗安葬了他,在安葬前他的生前的亲戚、朋友、当地村民、他的学生到他的灵前进行追悼,一幅幅感人的场面,令在场人泪流满面,但也有一些遗憾永远也无法弥补。
追悼他的学生有近20余人,均是学生自发组织,大的有13岁、小的仅有7岁,近的有本村学生,远的有在广州读中学的学生,学生一齐跪在老师的灵前,嚎声大哭,久久不愿起来,他们不相信这一事实,不相信他们深爱的老师就这样离去,想再看一看他们深爱的老师,瞻仰他的仪容,由于地方风俗原因,这只能让老师伟大的形象留在学生的心中。
但令人费解的是,一个为解决山村孩子“上学难”的他,一个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他,一个为山村培育大量人才的他,一个连续从事21年教育工作未能转正的他,一个曾经在《四川日报》、《南充日报》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的他,为什么得不到当地党委政府,他所在的单位关心和关注,就连安葬之前,秋垭小学、秋垭乡党委政府无一前往。弘扬先进、关心先进、关爱先进,为什么在该乡党委政府和单位就这么难呢?现在国家提倡做一位“感恩”的人,难道一位为山区教育作出21年奉献代课教师的牺牲,只能得到当地村民和学生的“感恩”,就得不到当地党政和所在的单位“感恩”,党委政府领导难道就不如当地老百姓,学校领导难道就不如这些学生,我不知道当地党委政府是如何关注“民生”的,秋垭小学的领导是如何教书育人的?
赵老师,你的事迹虽然没有扎根大凉山悬崖18年,撑起“天梯学校”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事迹那样感动中国,但你事迹却感动了当地百姓、感动你的亲朋好友、感动了的学生,你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弘扬。
赵老师!安息吧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赵老师你21年的辛勤耕耘,带出了你的希望,带出了你所想,你却为自已的吝啬而去,你的事迹虽没有天梯学校夫妇那样震动全国,却感动着仪陇人民,你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希望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再给我们这位山村代课教师一个安慰.让他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希望赵老师一路走好.
希望赵老师的学生与同事来仪陇论坛发表你想对老师的怀念感言,我们热情欢迎你.
仪陇的老师确实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
往往感人事迹的背后,暴露了当地政府的不作为,赵老师用生命的代价,应该唤醒哪些党政和部门领导的良知。赵老师代课21年,按现在有关政策规定,早就应该转为正式教师,为什么与他代课工龄短的都转正了,而他为什么又未解决呢?赵老师生病多年,为什么未得到主管部门的关心和经济上的支持和照顾?赵老师代课21年,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经济上的补偿呢?一个单位临时工辞退后,国家都有规定予以补偿,为什么代课教师就得不到?尊师重教又怎么在仪陇县得到体现呢?为什么?太多的为什么得不到理解?希望当地政府和仪陇县教委给予满意的答复,希望关心、关注代课教师生存的社会各界认识发表评论,希望为改变自身命运的代课老师都来评论。
向赵老师学习!向赵老师致敬!!!
赵老师,请你走好!!!
问责
五号机要员,如果你有机会到赵老师生前的家乡——秋垭乡铁佛寺村去实地了解,看看赵老师生前的学校、家庭,再评评赵老师为什么不去治病,再评评他是不是一个吝啬的人。
我代表赵老师先谢谢你。准确的地此我也不太清楚。我问问学校的老师同学看看。
如果家庭情况确实困难,就应该向政府申请低保才好...
赵老师家在秋垭乡与巴中市巴州区龙背乡交界处,大约在秋垭乡场镇前4公里左右的地方就可以问到他家的住址
这就是国家教育制度的悲哀~。。。。。。。
看看深圳这些老师哪个不开着小车来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