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麻花——吃遍达州风味小吃
麻花,是一种充满中国元素的特色小吃,把两三股像麻绳条状的面用手搓拧在一起,用油炸熟即可。麻花色彩金黄醒目,大致分咸甜二种,爽脆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耐存放。既可休闲品味,又可佐酒伴茶,或与面条汤类煮食,或与小南瓜及粉条炒菜吃,还可丢入火锅中成为菜品,是理想的休闲小食品。历来文人墨客多有赞誉,宋代苏东坡有一首赞美麻花的诗,《寒具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麻花,中国各地均有,其形其味大同小异,但我对达州麻花情有独钟。 我对达州麻花的偏爱,来自于一个成都同学的缘份。这位原在达州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下海的浪潮让他勇敢地辞职下海经商。几经广东,海南的折腾,终在成都有了自己的房产中介公司。前些年中国房地产不断地攀升涨价,成就了他今天阔了的优越地位。每我去成都找他“打秋风”,他都会在大排档餐馆办招待,还老生常谈说,自己在成都各方面的关系如何,如何吃得开,自己最近又换了一辆小车,有媳妇一样年龄的美女要追他。 只是,我每去成都,他都会在电话中再三叮嘱,一定要购20把达州麻花带来,咸甜各10把。他说,小时候常在自己的家门口附近一个炸麻花的摊位逗留,吮着手指,涎着口水,望着师傅炸麻花由白变黄。因家中贫穷,难以尝吃,常发下誓愿,长大了有钱时,一定要将麻花吃个够!他还说,经商这些年,走南闯北多年,中国各地小吃品尝得不少,就没有我们达州的麻花味道好!达州麻花特别脆、爽、香,咀嚼时还有音乐似的脆响。也许,这是我成都同学游子的乡愁,或者阔了后的回味吧。 受此感染,我也喜欢吃达州麻花了。滨河游园喝茶时,卖麻花的小摊贩知我爱吃,会主动来到我的面前招揽生意。有时喝茶的朋友多,我会给每人买一把,一元一把的麻花,不会心疼,这叫沿山打打猎,见者一份。 麻花有一个起源的说法:很久以前,中国大地毒蝎横行,人们为了诅咒,每年阴历二月二,家家户户把和好的面拉成长条,扭作毒蝎尾状,油炸后吃掉,称之为"咬蝎尾",久而久之,这种"蝎尾"就演变成今天的麻花。 制作方法:用料为面粉、花生油、盐、水。将面粉放盆中倒入油,将面粉和油用手搓均,搓透后加水揉成面团盖湿布饧20分钟。将饧好的面团拿出再次揉均、搓成长条切出小剂子、盖湿布再饧10分钟。饧好后均匀的搓成细长条、两头向不同方向搓上劲、合并两头捏紧。再重复一次、做成麻花生坯。锅内放油烧至2成热时下入麻花生坯,后经炸熟即成。 麻花有大有小,大麻花以天津最有名。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又称十八街麻花。该麻花经反复探索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有时,达州城或可见一辆改装后的小汽(货)车,透明的玻璃内满是天津大麻花,汽车边跑边经营。 今年春节,达州市将举办2015年首届新春大庙会,于腊月29开庙,正月初一到十五天天有活动。这里,特别提醒麻花经营者,达州新春大庙会蕴含着无限商机。达州麻花应在现有的制作基础上挖掘整理,在食品的包装上改革创新,形成品牌效应,届时,达州麻花或将成为新春大庙会的抢头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