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60|评论: 9

[交流共享] 【梨园大家】川剧《邙山畋猎》主演:邓先树 (中国戏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0 23:38 | |阅读模式
【梨园大家】
              川剧《邙山畋猎》主演:邓先树
                                                         据(中国戏剧)


                       






    邓先树,男,成都市人,艺名青莲。出生在一个雕塑工人家里,幼小时受父亲的各种古代和近代人物形象的感染,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幼小时就喜欢看戏,舞台上多姿多采的艺术形象吸引着他,使他产生了想学川剧的念头。不久,父亲病逝,家中生活困难,母亲就将他送到当时的名旦白牡丹(陈素卿)门下学习唱戏。后又拜托阳友鹤介绍他到周慕莲门下学艺,并正式收为徒弟。在周老师的严格训练下,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优美的身段,先后学习了《八郎回营》《花仙剑》《情探》等戏。


    邓先树表演细腻,唱腔婉转自如,大胆创新,他常演剧目还有《拾玉镯》《折书》《打神》等,他矢志于川剧艺术唱腔改革,在传统的川剧唱腔精华的基础上,善于继承,乐于借鉴,精于变通,勇于创新,还先后在四川省川剧学校、省舞蹈学校、省戏曲导演进修班以及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戏曲学校进修班讲课,受到高度赞扬。解放后在雅安川剧团任副团长,1960年调到剧院任导演,为青年演员导演了《碧波红莲》《和亲记》《金沙江畔》等剧目,还排练了大批传统折戏,为培养川剧接班人作出重大贡献。曾任省政协委员、中国剧协会员。


                                                                                                                                 文章来源: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从《邙山》看邓先树的角色塑造

                                                                                            梨园八卦阁   


    诚然讲,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对川剧并不是很熟悉。我所看过有数的几出川剧录像,也多为净丑两行所演剧目。如曹国清的《拷陶》、《大审严世藩》;周裕祥的《江油关》;周企何的《迎贤店》等。这几位老前辈的表演的确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而邓先树的《邙山》是我从头到尾看完的第一折以旦角为主的川剧剧目。看完之后的感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震撼!

   《邙山》一剧取自列国。周襄王宠隗妃,携至邙山围猎。襄王二弟叔带保驾。隗妃久居深宫,常有“老梅红杏”只叹。遂借围猎之机,计赚襄王,下山射猎,借机与二王叔带调笑。此剧中,邓先树饰隗妃,以六旬老翁扮演思春少妇。眉梢眼角之间依然有说不尽的万种风情,将一个美而不媚,荡而不淫,娇而不俗,辣而不泼的少妇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此剧前半场,以隗妃同周襄王在山上观猎为主。邓先树所饰隗妃,于山头见叔带英姿,遂告襄王欲下山射猎,并要求要一个“皇家一脉,沾亲带故”的保驾人。这八个字念完后,紧接一句“要他……”随着口中念,眼望叔带,手指叔带。把观者的目光都带到了叔带的身上,而隗妃似乎有感觉到自己的丈夫在身边,不能如此。随即又以手空点口中接念“……他们”。而所谓“他们”在舞台上,也只是叔带一人。所以无论如何,这个保驾人也都是叔带。这手、眼、口三者的变换,把一个少妇既想让心上人保驾,又惧丈夫在侧,不敢直言,推口“他们”的娇羞之态尽都展现在观者面前。随着故事情节往后发展,隗妃下场扎靠重上。继而整冠、整绣鞋。整绣鞋之时,隗妃与侍女小冬望向正在看隗妃裙下双脚的叔带,相视一笑,而叔带也含羞转身,邓先树此身段之美,实在是难以用文字来形容。此后,隗妃又以弓、箭与叔带开玩笑,邓先树把个如同倦鸟出笼的隗妃那种娇、美、辣、荡的性格演绎的惟妙惟肖。射猎之后,隗妃上马,叔带念“送皇嫂。”隗妃以马鞭打叔带金冠一下,又以所带雉尾挑逗叔带,继而下场。

    以上是我个人感觉这出戏中比较精彩的几个看点。而邓先树对于隗妃的演绎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眼镜,眼神中的羞、娇、辣、柔实在是沁人心魄。同时,邓先树那灵巧多变的身段在川剧男旦中也实属难得。邓先树是川剧前辈艺术大师周慕莲先生的弟子,又曾受到阳友鹤等人的教诲。在川剧旦角的表演上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仅此一剧便可看出那种清新脱俗、淡雅凝练的表演风格。

    《邙山》一剧属川剧高腔体系。而我从一个外行的眼光来看,高腔又是比较难唱的。高腔是巴蜀竹枝、秧歌、劳动号子、山歌、渔歌、樵歌、民歌、小调等为基础,继承、借鉴和发展宋元南戏的艺术形式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剧种。演唱之时,以鼓板伴奏,并无丝弦乐器。演唱全凭演员的嗓音定调,加以帮腔。保持了较为原始的民间演唱风格,这种腔体看似演唱比较随便,实则处处有规有矩。难得的是,邓先树已花甲之年录制《邙山》之时,嗓音虽稍显老态,缺少刚劲之美。然而行腔极为细腻婉转,清丽动听,唱到娇柔之处沁人心脾,美不胜收。也正符合隗妃这一人物性格。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看到的这出戏的录像,从画质上看疑似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静场录像。可能与《中国川剧传统经典》这套光盘中所选用的大部分折子戏为同时代录像。但是并未由官方出版。我所看到的录像,为网友私人收藏,在此表示感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1-30 23:44 |
这才是真正男旦,不必那些京剧男旦大师差。

发表于 2014-12-1 07:17 |
:):):):):)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2-1 07:43 |
好文!学习了受益匪浅,顶!
    谢上传!!!!17

发表于 2014-12-1 09:28 |
:):):)

发表于 2014-12-1 09:31 |


        经典的《北邙山》。可惜最后一段音频不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2-1 20:41 |
邓先树老师演得太好了,陈华正好师兄也,

发表于 2014-12-2 06:17 |
184952g1fpnn6ittv1v44i.jpg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12-2 07:42 |
101449mpr1317p5r73dn14.gif 145432oc5yw45758n7n7ay.gif

发表于 2015-1-9 21:03 |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