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安全教育平台”引发家长强烈不满
舆论质疑集中在三大方面
近日,四川新闻网麻辣社区、天涯论坛等出现大量批评“成都市安全教育平台”的帖文,引起众多网民共鸣。截至24日,相关帖文累计点击率达10万次。
据悉,相关情况已引发媒体关注。连日来,南方都市报、四川在线、成都全搜索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并被较多媒体转载,影响正在向全国扩散。
21日,针对成都全搜索新闻网的采访,成都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处回应称,“平台不存在外泄学生身份信息的可能、将取消积分制等”。但回应并未获得网民认可,在相关网络平台的跟帖中,众多网民呼吁成都市教育局给予“公开、透明、让家长信服的答复”。
据了解,该平台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要求全市学生都必须在该平台完成安全作业,但要做题先要有积分,积分要靠每天签到、绑定手机邮箱等换取;其次,该平台强制下载名为“爱考拉”的手机软件,其开发和管理工作均由一家名为“爱考拉”的私人公司完成,软件中包含了学生的全部个人信息。
网络质疑集中在三方面:其一,多位教师和家长认为“形式大于内容”,“纯属折磨孩子、老师与家长”;其二,“将大量隐私信息泄露给私人公司,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其三,相关部门和私人公司之间是否存在“严重的利益输送”。
一、平台使用过程繁琐,增加教师和家长负担,引“形式主义”批评
从使用过程来说,很多家长评价“这不是个叫人省心的平台”,“做题还要积分,又是绑手机,又是绑邮箱,挣的积分还不够做一道题”,“只能每天签到挣积分,但孩子哪儿有闲工夫上网签到,简直是折磨家长”。
另外,要完成“成都安全教育平台”上的作业,每题都需要两步,第一步是看视频,即签到;第二步是做作业。其中第二步要求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载“模拟测试”软件。有网民质疑,“如果没有或用不好智能手机的父母怎么办?家里要是只有老人孩子的留守家庭怎么办?农村娃娃怎么办?”
基层小学教师对此也十分不满。成都蒲江某乡村小学老师直言“头发都愁白了”,称“农村学生家庭基本上没智能手机和电脑,我一个班50多个学生全是我一个人做完的”“安全教育确实是大事情,但是这样子完全对学生没用处,反而是折磨教师和学生的工具!”
二、平台和软件可能泄露家长和学生实名身份信息等,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据家长反映,该平台要求下载的手机软件中,包含了“个人详细资料”板块,其中有学生的全部个人信息,身份证号码、学校、班级、性别都一览无余。据了解,该软件是由“北京知学友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是一家私人公司。众多家长强烈不满,质疑“本应妥善掌管在成都市教育局的全市中小学生个人信息,竟堂而皇之地批量转给了以学生为顾客群体的私企”。
有网民称,“用手机安全软件查询这个爱考拉软件,安装到手机里一共29个权限,读手机的通信录、通话记录、短信记录等等,完完全全是个流氓软件”,“存在窃取手机信息的安全隐患”。还有家长称,“自动登录下载这个APP后,每天都收到大量奇奇怪怪的培训机构的各种骚扰电话和短信”,担心学生和家长的个人信息,会通过“爱考拉”流向更多的机构和渠道,引发不可预知的危险。
三、网民认为是“层层压迫”“变相摊派”,质疑其中存在利益输送
很多家长反映,“这个作业对学校和班主任老师都有考核,老师要求为了班级和学校顺利通过相关考核,家长务必协助完成作业”,“说是给孩子规定的作业,其实是给家长规定的”。很多老师也反映,“学校要求必须完成,不然开会就批评”。
而在此事引发网络热议后,更有家长发帖称“关于成都教育局是不是收钱了的议论每天都有”“老师已经在QQ群里警告过我们了,不许再不和谐地讨论这件事,否则后果自负。”
有网民称,“做安全教育是好事,但为什么要强行看广告挣积分,强行登陆实名信息,强行下载私人公司的爱考拉软件?好好一件事情,被教育部门整成了做生意么?”
很多网民质疑“成都教育部门和这家完成作业需要下载的爱考拉公司是不是有利益问题”,“1.教育局强制考核老师,让每个学生必须上他的安全平台网。2.上这个网必须用身份证实名。3.教育局所属的这个网把学生信息提供给了另外一家私人公司。——赤裸裸的暴露了一个非单纯安全教育的链条。”
四川省网络舆情中心
201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