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访水库
最先认识水库,是在我的少年时代,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是蒲江华女士,当时老师刚刚从师范毕业,短发齐肩,不止漂亮,还非常有爱。带着一个班四十多个孩子,从学校沿着水渠步行去水库。
水渠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那年月没有预置水管,在两坐山峰之间,先辈们用手工把坚硬的青石中间,挖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圆孔,再将数不清的青石连接成水管,从一座山的山顶,引向另一座山的山顶。遇到较深的峡谷,便从空中架起渡槽,没有机械吊臂,汽车运输,全靠人力肩扛背挑。其中最险最难的当属红棺渡槽。因其险峻高耸,当年拍战斗电影时曾以此为场景。 水库的水流就这样通过四通八达的水渠、冲管、渡槽,一路越过高高底底的山峰,跨过深深浅浅的沟谷,在层峦叠嶂间曲屈蜿蜒几十里,泽被着数万亩水土,哺育着菩船双流两乡的人民。
这一次,一位年轻的老师,带着一群更加年轻的孩子来造访,却不是因为价值,不是因为实用,而是单纯的因为美丽。小伙伴们如刚飞出笼子的鸟儿,又像才解去鞍辔的马驹,这一天没有作业,没有游记,没有师生,只有美丽和快乐。
一湖碧水,就这样静静的在青山与蓝天之间。湖畔几株垂柳吐绿,柳下系着一条乌篷渡船,船上老者,白发银须,却满脸红光。
清清透透的水,明明净净的天,支支岔岔的湖泊,层层叠叠的山峰,舟行湖中,古老的船歌和沧桑的摇橹声,也掩不住一船的欢声笑语和满湖的明媚春光。
老师站立在船头上,红白相间的宽大蝙蝠衫在风中微微飘动,白得像百合花,红得像映山红.......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拍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