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10|评论: 15

[乡镇风采] 菩船井坝水库--那些零碎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些天有些关于井坝水库的帖子,楼主作为吃着水库水的孩纸,有些有关水库的零碎的记忆。

       在楼主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所在的这块地方,天旱有水,天涝无灾。四季庄稼,都是满满的收成。
       每年清明前后,收水插秧的时节,沟渠里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水流注入田间。春天正是鱼儿产卵的季节,随着水流注入田间的,还有数不精的鱼卵。鱼卵在稻田里孵化,闻着稻花香成长。田边沟涧,路边草丛,只要雨后,便可随手捡拾到鲜活的鱼儿。稻收时节,开田放水,一起收获的不只有金灿灿的稻谷,还有活蹦乱跳 的稻花鱼。这一切,得益于离我们并不远的高山之巅的一池碧水--井坝水库。
       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月,人们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在高山间的沟沟坎坎间,垒土成堤,蓄水成库。让靠天吃饭的旱坡梁,变成了四季丰硕的鱼米乡。

      122855e2u0eqfhfsqvuq1e.jpg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拍摄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初访水库
      最先认识水库,是在我的少年时代,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是蒲江华女士,当时老师刚刚从师范毕业,短发齐肩,不止漂亮,还非常有爱。带着一个班四十多个孩子,从学校沿着水渠步行去水库。
      水渠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那年月没有预置水管,在两坐山峰之间,先辈们用手工把坚硬的青石中间,挖出一个个大小相等的圆孔,再将数不清的青石连接成水管,从一座山的山顶,引向另一座山的山顶。遇到较深的峡谷,便从空中架起渡槽,没有机械吊臂,汽车运输,全靠人力肩扛背挑。其中最险最难的当属红棺渡槽。因其险峻高耸,当年拍战斗电影时曾以此为场景。 水库的水流就这样通过四通八达的水渠、冲管、渡槽,一路越过高高底底的山峰,跨过深深浅浅的沟谷,在层峦叠嶂间曲屈蜿蜒几十里,泽被着数万亩水土,哺育着菩船双流两乡的人民。
       这一次,一位年轻的老师,带着一群更加年轻的孩子来造访,却不是因为价值,不是因为实用,而是单纯的因为美丽。小伙伴们如刚飞出笼子的鸟儿,又像才解去鞍辔的马驹,这一天没有作业,没有游记,没有师生,只有美丽和快乐。
       一湖碧水,就这样静静的在青山与蓝天之间。湖畔几株垂柳吐绿,柳下系着一条乌篷渡船,船上老者,白发银须,却满脸红光。
       清清透透的水,明明净净的天,支支岔岔的湖泊,层层叠叠的山峰,舟行湖中,古老的船歌和沧桑的摇橹声,也掩不住一船的欢声笑语和满湖的明媚春光。
       老师站立在船头上,红白相间的宽大蝙蝠衫在风中微微飘动,白得像百合花,红得像映山红.......
195404t0b89a88qtsfn0jn.jpg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拍摄者)

发表于 2014-9-26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水库在哪里哇?
发表于 2014-9-26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文笔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冷哥哥 发表于 2014-9-26 11:31
这个水库在哪里哇?

水库在菩船乡境内,现在属于双流乡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学生作文,零碎记忆拼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水渠修整
     进入八十年代,水库水渠经过几十年的冲涮浸泡,沟渠渐渐堵塞,渡槽常常塌垮,冲管也时时漏水,水流只能流到附近的几个村子,更远的村庄无法到达。时任书记的喻新德先生组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维修。喻先生是我童年记忆里标准的党的干部的形象,清瘦,精神,略显花白的头发,根根向后梳着大背头,书法俊秀,声若洪钟。不同于现在,那个年代的干部,不需要包装,也没什么宣传,本身就具有一种清廉正直的正能量。因为乡里有人租了会议室放录相,我常常敲开喻先生的门,蹭录相门票。彼时,一个7岁小朋友可以轻易敲开乡书记的房门。常常看到他在乡政府四合院宿舍窗边,一瓶柳浪春,一个酒杯,守着个火炉,看着满院的飘雪,自饮自斟。。。。
    喻先生组织几百个青壮劳力,挥舞着锄头铁锹,沿着青石的冲管旁,从山坡到粮田,挖开一米多深的沟槽,从远方的城市里运来粗大的水泥预置管,再用扁担和麻绳抬进去埋下。同时疏通了沟渠,修葺了渡槽。
    犹记得那年冬天,在寒风凛冽的靀子桠口,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得益于这次修整,使得从80年代到21世纪,全国水利灌溉设施欠帐的30年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仍然安享一个又一个的丰收年景。 090626lv1bq3u29k1klll9.jpg
225653gcebedr72npnyvcb.jpg
(图片来自网友水库采风照片,感谢拍摄者)

2017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9-26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9-27 21:43
我老家的渠道已严重损毁,根本放不去水了,为什么就有人过问,就让老一辈辛若修下来的水利工程毁于一旦吗?深思!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朋友临帖: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19.4.252.x 发表于 2014-9-27 21:43
我老家的渠道已严重损毁,根本放不去水了,为什么就有人过问,就让老一辈辛若修下来的水利工程毁于一旦吗? ...

不止朋友的老家,90年代开始,全国都是以工业为龙头,以地产为支柱,以城市为核心。广大农村都以劳务输出为主要的创收方式。水利设施和农耕基础建设严重欠帐和滞后。时致今日,仍然如此。一声长叹。。。。。
发表于 2014-9-28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天正是鱼儿产卵的季节,随着水流注入田间的,还有数不精的鱼卵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9-2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坝马上也要着手打造休闲景区,那时候会更美的

发表于 2014-9-2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拍摄者)

发表于 2014-9-29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那里人?

发表于 2014-9-3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在变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