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175|评论: 77

[原创]营山人就这样自在的活着,快乐极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咱们营山人

     古人说,营山城就像一条船,东西长,南北窄,因地势西高东低,船便有倾覆的危险。会风水的人看了,说难怪营山的文运不昌,都是因为这地形在做怪。于是建起了回龙塔,也就是现在所说白塔。这高耸的白塔,犹如不稳定的船有了桅杆,于是邑内求学之风盛行,便有了“科弟仕宦,甲于蜀都”的美誉。现代人提起白塔,当然记不得这些掌故,但如果对营山稍有了解的人,倒也知道“白塔倒影”这个词语,清朝时的“营山十景”,“白塔倒影”便是其中之一。像如今论坛里的人爱到现在的西月湖去喝一喝茶,那时的文人墨客们去登一登白塔,吹吹风,谈天说地,怕也是很寻常的。

     有意无意地,现在的营山人喜欢以白塔作名片,毕竟,县内像样一点的古迹,实在就剩这一处了,于是各种宣传资料上,都印着白塔的影像。就这一点,古人应该比较欣慰了。

     营山人的方位意识很强,街也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西干道,说的是最西边出城的要道,西街,当然就是西边的那条街道,正东街同理,小东街说的是与正东街平行的小巷子,县城北面有一条河,干脆取名北门河,河上的桥便叫北门桥,类似的比如北坝横街、外西街、大南街、南门市场、东门市场等等,简单好记,方位意识极强。偶尔出门,打的去一个极不起眼的地名或单位,的哥不知怎么走,往往问:“走哪边?”乘客手一指,的哥脑子里一转悠,便“突突突”地开去了。当然,营山县城一些地名,也不单单只依着方位,粮店桥,原来这里是粮库;磨子街,以前是专门卖石磨的;流二桥住的大多是穷人,秩序不好,地痞流氓多,这种人营山称之为“二流子”,这名字大概就是这样来的。

     据说,营山得名之由来,是与地形有关,好事之人登山而望,见群峰起伏,状若营垒,于是便有了“营山”之名。看起来,营山人的想像力很丰富的。在这一点上,现代人是绝不亚于古人的。太蓬山是营山的名胜,唐宋时期是真的很有名,有人把它与峨嵋山相提并论,但终因地处偏僻,渐渐风光不再起来。然而,这座山终究寄托着营山人的一些神仙愿望,于是,关于杨贵妃的传说便在这里流传开来,贵妃墓、贵妃题字、贵妃池都一一发掘出来。太蓬山上有一处人工挖掘的小池塘,池塘旁边是贵妃塑像,端庄秀雅,丰满逼真,的确是按照营山人的想像塑出来的,至少我这个地道的营山人一看就喜欢。今年夏去看的时候,旁边一人感叹:“哎哟,贵妃这腰呀,我一把还真抱不住。”听的人都笑了,管他啥文化不文化,内涵不内涵,营山人只要快乐就好。与太蓬山不远的木垭镇,盛产咂酒,沾了光,咂酒品牌为“贵妃咂酒”,包装上又题的是太平天国后期领袖石达开的诗:“万粒明珠一瓮收,帝王见此也低头。双手抱定擎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凡喝过咂酒的人见到这首诗,怕是要笑出声来,然而营山人的想像力,却由此可见一斑。你想想,古代有贵妃醉酒,近代有英雄举杯,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真的是绝妙的配合。

     只是这酒总是红不起来,至少难以在县城各大酒店看到,个中原因,仍然与营山人性格有关。营山人怕麻烦,咂酒的喝法有些繁琐,先要兑滚烫的开水,又要加糖,还要用小竹管轻轻地吸,总之,咂酒的喝法,举手投足,眉眼之间都得透着那么一股贵妃之气,而吸得黄河水倒流的喝法,实在太夸张了,根本就行不通,所以,营山人不喜欢喝这个,因为难以尽兴。县城里各大餐馆,平时还是周末,总是满满的。吃与喝,仿佛是营山人永恒的主题。住在县城里的中年人,十个有九个有醉酒的经历。你早上起来,在大街上随便揪住一个问:“昨天晚上你喝酒没有?”保证有人皱着眉、捂着胸、摆着手叫苦:“喝惨了,喝惨了,今天差点儿起不来哟。”不过,你晚上再请他喝酒,他还是会来,胃受不了是真的,但经不住几句酒话,他袖子一挽:“来,喝,我们两兄弟,以后耍好些,喝死老子陪你!”

     倘若,你请朋友吃饭,去那些开张还不到一个月的饭馆,别管档次高不高,也别管味道好不好,顾客一定是满满的。营山人都有好新鲜的毛病,“川江号子”火锅店开张了,要想在那里吃饭,提前两天就得预订。不过现在不需要了,因为大家都去吃过了,觉得也不过如此。以前有一个卖煎饼的,取名“土渣儿”,那个人山人海的阵势,恐怕店老板都始料不及。转路时妻子想尝个鲜,好不容易排上队,走到柜台前,老板无奈地说:卖完了,没料了。然而不到一个月,大概县城里每个人都去尝了一个饼子,那店前便门可罗雀,老板换了一个地方,依然没几个人买。现在,煎饼店已关门好几年了。

     营山人不但喜欢享受,而且很爱玩。县城最大的特色,是茶馆特别多。无论站在县城的哪条街,你选定了一个位置,前后左右任意一个方向走一百步,保准能碰上一个麻将馆,上档次的、不上档次的,总之,一定有人乐此不疲。外面的乡友回来,最不解的就是营山人哪来的那么多钱,打麻将的人怎么那么多?有人说,营山街上的女人时髦,赶得上成都的春熙路,春熙路我也去看过,时尚当然不用说了,最有特色的是男男女女都走得慢,手里拿着一个锅盔什么的,边走边吃。营山人比他们悠闲得多,营山人坐着吃,那些卖特色小吃的,骑一个三轮,装一个喇叭,喊着:“凉粉、苕凉粉”,打麻将的、喝茶的,喊一声:“这里来一碗”,便送到面前了。我们再说吧,营山人过一个春节,消费有多高呢?只说一个细节,正月初一那天,全县城所有大街小巷挨挨挤挤都是卖凉面的,也挨挨挤挤是吃凉面的。人们那劲头,简直让凉面都不凉了。营山人热心,爱看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县城北门桥有杀人犯钻下水道了,那天下午万人空巷,都撵去看热闹,其实根本看不到什么,只站在街边,三四个人闲谈,站得脚软了,呵呵一笑,便走了,没走多远,又听人传言人已抓住了,心里痒痒,匆匆又赶去,去了才知是谣言,如此反反复复,乐此不疲。我新买回一辆自行车,放在底楼楼梯间,正上锁,热心的老大娘急忙提醒:“你要换个大锁哦,你那锁太小,保准被贼娃子偷了。”妻子气不打一处来,回敬:“你家防盗门倒要被贼娃子偷”。后来自行车果然被偷了,妻子坚定地认为:都是邻居老大娘说了不吉利的话。

     营山人就这样自在的活着,快乐极了。当然,如果走进其中一个家庭,你看到的又是另一番世界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2-21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提到的那个“土渣儿”煎饼...

哈哈,都差点快忘了,好怀念着那味道,还是高中时的事了。

发表于 2008-12-21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这应该就是我们营山人。

发表于 2008-12-21 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人就这样自在的活着,快乐极了。当然,如果走进其中一个家庭,你看到的又是另一番世界了。

发表于 2008-12-21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人热心,爱看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县城北门桥有杀人犯钻下水道了,那天下午万人空巷,都撵去看热闹,其实根本看不到什么,只站在街边,三四个人闲谈,站得脚软了,呵呵一笑,便走了,没走多远,又听人传言人已抓住了,心里痒痒,匆匆又赶去,去了才知是谣言,如此反反复复,乐此不疲。
发表于 2008-12-21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人就这样自在的活着,快乐极了。当然,如果走进其中一个家庭,你看到的又是另一番世界了.

引申下 “营山人就这样自在的活着,快乐极了。当然,如果走进其中一个家庭,你看到的又是另一番世界了,如果走进一个人的内心,那当更有一番世界了.”

世间莫不如此。活着就得自己给自己找乐子,除了自己还有谁呢?

发表于 2008-12-21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河啊,你终于忍不住又让我高兴了一盘

这样的文章清河不写谁来写啊

一个字,爽啊

发表于 2008-12-2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一段,非常重要,赞一个先.

涩李子比较会打扮,又时尚.好想看一点她写营山人穿方面的文字哦.

发表于 2008-12-2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写得好!

应该载入“县志”。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08-12-20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年味推荐官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2-2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真形象

发表于 2008-12-2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到营山也感觉到了...

发表于 2008-12-2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1][em04][em03]
发表于 2008-12-2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真形象。

发表于 2008-12-21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实,很容易认大家让同。好!

发表于 2008-12-2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一个悠闲而缺少激情的城市.

发表于 2008-12-2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清河老师,朵儿对您佩服的五体投地.

真不愧"营山第一才子"的称号.

发表于 2008-12-2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对营山了解的更深了

发表于 2008-12-2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面的乡友回来,最不解的就是营山人哪来的那么多钱,打麻将的人怎么那么多?

在屋外要面子,在屋里饿肚子。这活法我真理解不透,记得几年前回家乡时陪表哥去买衣服,直接到老爷车提了一套。七百多元,我问表哥每月工资多少,三百多。我心里纳闷了,两三个月不吃不喝,就为这么一套衣服么?家中老小可曾顾及。

还是在农村里的营山人更贴近于生活些

发表于 2008-12-2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山人,说得好听点是懂得享受生活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