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24|评论: 25

陈毅元帅故里人苏树学出版诗集《蓬安风韵》赤诚礼赞蓬安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08-12-18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横刀立马的战士,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一个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一样品质高洁受人尊敬的长者,一个直把蓬安作故乡的赤子———蓬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苏树学!

 

                   陈毅元帅故里人苏树学出版诗集《蓬安风韵》赤诚礼赞蓬安

 

                                                        

                                                   

 

      近日,原蓬安县委常委、县政协主席、现蓬安县老体协主席苏树学先生的诗集《蓬安风韵》出版面世。

      该诗集由中共蓬安县委书记邹平同志亲自作序。诗集《蓬安风韵》分别从“人杰地灵”、“辉煌成就”、“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等五个不同视角热情讴歌礼赞了千年古县司马相如故里蓬安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厚重的历史人文。该诗集图文并茂,众多诗作清新自然、质朴诚挚,如田园山歌,随景发端,信手拈来,顺口咏出,朴实地表达了诗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蓬安人情风物的深挚感情和无限热爱。

      同时,该诗集配以了大量实景图片,将众多和谐秀美的蓬安美景、入画风情、名优小吃、特色产品、人文景观等进行了形象生动地表达,大大缩短了歌与诗、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淡远了弹性语言与内部张力之间的特殊要求。其中诗集中收录的《保护嘉陵江》、《丰碑铸民心》等多篇诗歌均在全国和省市报刊上先后发表过,并在读者中广为传颂,影响深远。

 

     来自陈毅元帅故里四川乐至的苏树学先生,生于194810月, 1968年参军,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科长、县人武部长、蓬安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第三、四届南充市政协委员等职。

     诗作者在蓬安生活工作了28年,先后带兵守卫这片热土,参与决策发展这片热土,投入实践建设这片热土,对蓬安的山山水水和勤劳纯朴的人民充满了无限深情和热爱。诗作者从县政协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对蓬安这块热土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依旧一如既往,于是就利用闲暇时间将近年来创作的诗歌整理编辑成为了诗集《蓬安风韵》,以此纪事和讴歌、宣传、介绍美丽文明的蓬安,让更多的同志、朋友、客商和外乡乡友加深对蓬安的认识,加深对蓬安昨天的悠久历史和今天的辉煌成就的了解,从而不断促进蓬安作为“充满实力的丘区经济强县,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和发展进程。  邓四平摄影报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2-18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

发表于 2008-12-18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弄一本,多少钱?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帅故里人出版诗集《蓬安风韵》赤诚礼赞蓬安

  新闻来源: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  发布日期:2008-12-18 14:41:35  [文字大小: ] 

                                         四川新闻网南充12月18日电 特约记者邓四平

  近日,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原中共蓬安县委常委、县政协主席苏树学先生的诗集《蓬安风韵》出版面世。该诗集由中共蓬安县委书记邹平同志亲自作序,诗集《蓬安风韵》分别从“人杰地灵”“辉煌成就”“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等五个不同视角热情讴歌礼赞了千年古县司马相如故里蓬安秀美的山水风光和厚重的历史人文,该诗集图文并茂,众多诗作清新自然、质朴诚挚,如田园山歌,随景发端,信手拈来,顺口咏出,朴实地表达了诗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蓬安人情风物的深挚感情和无限热爱。同时,该诗集配以了大量实景图片,将众多和谐秀美的蓬安美景、入画风情、名优小吃、特色产品、人文景观等进行了形象生动地表达,大大缩短了歌与诗、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淡远了弹性语言与内部张力之间的特殊要求。其中诗集中收录的《保护嘉陵江》、《丰碑铸民心》等多篇诗歌均在全国和省市报刊上先后发表过,并在读者中广为传颂,影响深远。

  据悉,来自陈毅元帅故里四川乐至的苏树学先生,生于1948年10月, 1968年参军,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科长、县人武部长、蓬安县委常委、县政法委书记、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第三、四届南充市政协委员等职。诗作者在蓬安生活工作了28年,先后带兵守卫这片热土,参与决策发展这片热土,投入实践建设这片热土,对蓬安的山山水水和勤劳纯朴的人民充满了无限深情和热爱。诗作者从县政协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对蓬安这块热土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依旧一如既往,于是就利用闲暇时间将近年来创作的诗歌整理编辑成为了诗集《蓬安风韵》,以此纪事和讴歌、宣传、介绍美丽文明的蓬安,让更多的同志、朋友、客商和外乡乡友加深对蓬安的认识,加深对蓬安昨天的悠久历史和今天的辉煌成就的了解,从而不断促进蓬安作为“充满实力的丘区经济强县,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和发展进程。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发表于 2008-12-18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爱蓬安才会歌颂蓬安。[em04][em04]

发表于 2008-12-18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苏树学是个很有才华的人!钦佩!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让世界更美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

发表于 2009-1-21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em14][em14][em14][em14]

发表于 2009-1-2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都是打油诗!

发表于 2009-1-31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

发表于 2009-6-20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横刀立马的战士,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一个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一样品质高洁受人尊敬的长者,一个直把蓬安作故乡的赤子———蓬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苏树学!

发表于 2009-6-19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6-1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如故里寻相如

 

                                                                      四川蓬安 邓四平/文图

            

                                     一、司马相如在蓬安

 

      司马相如,字长卿,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享年62岁,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蓬安是天下第一才子巴蜀第一文人司马相如的故里。司马迁在《史记》中虽言其为“成都人也”。但后人研究得知司马相如出生地是四川蓬州(今南充蓬安县),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落籍之地。无数的史料和事实证明:蓬安是汉朝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

     蓬安境内至今仍遗留有司马相如当年生活和生长时的十大故迹:一、相如故宅;二、相如坪;三、洗笔池;四、舞剑台;五、弹琴台;六、慕蔺山;七、卓剑水;八、相如里;九、文君里;十、长卿祠。

 

                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相如故城

 

      中外著名的汉代大文学家、四川文学奠基人、被誉为“辞宗”、“赋圣”的司马相如出生地和成长地,就是今天的四川省蓬安县锦屏镇。锦屏镇三面环江一面靠山,山水相映,风光秀美,集自然、人文于一体,是蓬安独有的一方风水宝地。镇东临江有一巨大江滩,是一块难得的城中湿地。从江东龙角山望去,活脱脱一幅神奇的太极图,宋朝周敦颐对此处风水、风光赞美有加。锦屏镇其西南有一山名曰锦屏山,古镇因此而得名,此山又称“慕蔺山”。
    
梁天监六年(507),南朝梁武帝萧衍得知他们父子所崇拜的文学大师司马相如出生在嘉陵江畔,便析安汉县东南设置新县,以司马相如之名命县,以相如故宅为县治,相如县历经数朝数代,直至明洪武中(1368—1398年),才省入蓬州,存在近900年,至今已逾1500余年,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内蕴丰厚,现保存有完好的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古建筑群。相如县的古街古树仍然保存,不少明清民居也完好无损,古城墙、城门拆毁后原址尚在,数段残垣依稀可见,汉砖汉瓦俯拾皆是,专家们均惊叹不已,故称为“相如故城”。此城已与周子古镇新县城合为一体申报成为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文庙为祭祀孔子的祠庙,又称学宫;武庙为祭祀关羽的祠庙,又称关帝庙,后称关岳庙、忠烈祠;城隍庙则供奉守护城池之水庸神;玉环书院为桐城派文人姚莹知蓬州时所建,意在教学养士和乞风调雨顺。透过粗陋的木头格子窗,似乎可以窥见古人孜孜苦读,奋笔疾书,“悬梁刺股”之情状。故城内大树较多,浓荫遮天蔽日,环境十分清幽,翘檐雕廊,碧瓦飞甍,整个建筑群渗透出厚重的古朴典雅之风,体现了明清时代穿斗木结构建筑的风格。漫步其间,仿佛穿越了数百年时空隧道,恍若隔世,梦回明清一般,令人既有古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恬淡闲适的心情,又不乏“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高雅脱俗之情调。故城外绕城而过的嘉陵江可上达广元,下至重庆,南来北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真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一个神奇灵秀之地!
     城内外的弹琴台、洗笔池、舞剑台、卓剑水、长卿祠、汉司马相如故宅、相如里、文君里等名胜旧迹至今依旧清晰可见,为故城增丽添彩。司马相如幼年成长生活,中年携妻卓文君回归故里的闲适、惬意在此昭然若示。故城西的慕蔺山,讲述着司马相如将幼时所取的“犬子”之名,改为“相如”的动人故事:司马相如少时读战国时蔺相如的故事,敬慕其为人,遂求其父更名为“相如”。现在城内将复建长卿祠、弹琴台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城外在慕蔺山上复建司马相如读书台,塑司马相如肖像。在“相如里、文君里”两个村建设家园式的民俗文化村,见证蓬安历史文化。

      古县衙前的数株古榕树,如今已逾500余年,饱经沧桑的面颊留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盘虬卧龙的枝干参天耸立,遮云蔽日,如老骥伏枥般展露出强劲的生命力,传承着蓬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
      相如故城的建筑群落更令人钟情,它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讲究假山池沼的映衬,俨然苏州园林一般的建筑格调,故城的建筑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建筑手法,殿内正梁上均有精美彩绘图案。司马相如的横溢才华,志存高远让人顶礼膜拜,他与卓文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让世人传为千古佳话,为后人演绎了自由爱情的典范,相如故城据此而更显得血肉丰满,神采飞扬,相如文化更加彰显出厚重而灵动的旺盛生命力。伴随着嘉陵第一桑梓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相如故城已纳入了《蓬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今后这里将开展妙趣横生的古县衙审案,相如抚琴,文君相如舞剑等旅游项目,相如故城将把蓬安的风情和厚重的文化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游人!

 

             三、千古爱情绝唱的纪念———相如里、文君里

 

     “梦寻相如故里,情醉诗画田园”,相如里、文君里则最能生动完美地诠释这句话的深刻涵义。

     相如里、文君里是紧挨相如故城的两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它是后人为了纪念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婚后回故乡探视而命名的。如今的相如里、文君里彰显了相如文君浪漫家园的主题,该景区将建成“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最富田园风情的乡村田园休闲区。相如里、文君里以现有农家田园为基础,突出显示浪漫家园的文化气质;按照“林盘聚落”的田园农家意境进行规划。

    走进如今的相如里、文君里,您仿佛走进了晋朝大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一般,景区内绿树成荫、阡陌交错,农家小院点缀其间,原始古朴,又融合现代旅游因素。景区以竹林、大榕树为造林品种,形成基础绿化格局;景区内3—5户人家为一个聚落,聚落与聚落之间自然分隔,呈集散式分布。建筑样为后唐式民居结构,一般为两层或两层半农家小楼庭院,以石材墙、茅屋顶、台式构造为主要建筑模式,周围竹林茂盛、绿树环绕,房前小河流水潺潺,小道曲曲弯弯,各种农作物随季变幻,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优美恬淡的乡村田园风光。更为神妙的是相如里与文君里自然分隔,相如里在平地上,文君里在台地上,通过相如广场与河漫滩公园、相如故城相连。文君里与相如里的村门呈牌坊形态,颇具汉代风格,体现出深厚的名人文化特色。村前水车咿呀,石碾旋转,牛耕现场作业,村内农具展示,麻布作坊、土陶作坊,形成一座巨大的农耕文化博物馆;酿酒、造纸等传统工艺现场演示,可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夜幕降临,皮影、火弹子、打腰鼓舞和已上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哭嫁歌”等独具特色的川北民俗节目表演更让游客流连忘返;另外还有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供游人品尝。嘉陵江村古代乡村风味浓郁,体现出嘉陵第一桑梓的本义,是你游览观光寻梦探幽放飞心情的绝佳去处。

 

                   四、神奇的太阳岛·月亮岛

 

        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在流过美丽的蓬安县城后,由于江水的冲刷,泥沙的沉积,形成两个巨大的江中岛屿:一个圆圆的,宛如艳阳高照,浮光跃金。一个弯弯的,宛如明月当空,静影沉璧。老百姓分别称它们为太阳岛、月亮岛。太阳岛在上游,总面积约达80万平方米;距太阳岛约两百米的月亮岛面积达50万平方米,两岛之上一年四季绿草如茵,水牛成群,更有白鹭、野鸭、青妆等众多水鸟栖息于此。在这里,生物之间和谐相处,令人叹为观止。水牛吃草,鸟儿在水牛的身边陪伴,在牛背上给牛儿捉虫,和牛儿窃窃私语;水牛洗澡,鸟儿也在牛角上与牛儿相依相偎,不愿离开,人们乘船途径于此,谁也不忍心打扰它们,美丽的太阳岛、月亮岛成了牛儿的天堂,鸟儿的乐园。
     
最奇特的景观的是“百牛渡江”。由于太阳、月亮二岛是江中孤岛,每天清晨,两岸的水牛成群结队涌向岸边,健壮的头牛一声长啸,牛群便如闻军令,纷纷下水,一支队伍从东岸游向的太阳岛,另一支队伍则从西岸游向月亮岛。两边各一百多只牛头在江中若隐若现,它们秩序井然,小牛趴在妈妈的背上,健壮的公牛或在前面带路,或在后面护卫,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时而一字长蛇阵,时而成扇形散开,队形几经变化,两分多钟便游过了二十多米宽的江面。它们高兴地在岛上飞奔,然后尽情享受嫩绿鲜美的水草。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牛群又会自发集合,一起游到对岸的家中休息。老百姓把这种奇观称为“百牛渡江”。
     近年来,随着蓬安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兴起,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大家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的同时,更是争相饱览这一全国罕见的生态奇观———百牛渡江在蓬安!

 

 

                                                                                2009年6月14日星期日16:23记于蓬安都市水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6-21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23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7-3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em57]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