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42|评论: 36

石滩乡(石板滩)(欢迎地方政府以及网友跟图)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2-16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乡情简介
  1951年7月成立乡人民政府,乡政府驻地石板滩,1958年9月更名为石板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1年11月将石板人民公社更名为石滩人民公社,1984年 3月更名为石滩乡人民政府。石滩位于南江县城东南方向,距南江71公里,距巴中48公里,东径106°50′——107°00′,北纬32°10′——32°00′,东接大河镇,西临燕山乡,北连关门、高塔乡,南靠高桥、平岗乡,幅员面积5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00亩,森林面积27600亩。全乡辖碾子咀、母家坪、宋家坪、王光山、档头岭、石河寨、雪花寺、赵家河、铺垭庙9个行政村,40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含雪花寺街道),总户数3653户,农业户数3530户,总人口14120人,农业人口13690人。
  石滩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为东部董家梁海拔1224米,最低点为南部陈家河海拔480米,属低中山地形地貌,被河流溪沟切割成长条状小台梁,上段为砂石陡坡,下段为泥岩缓坡。境内有关门、明江河,下(两)关(路)公路沿明江河纵贯全境。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寒少雨,平均气温19摄氏度,最高气温36摄氏度,最低气温摄氏1度,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1650小时,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275天。至2004年全乡退耕还林2830亩,森林覆盖率达56%,环境清新,空气质量优。
   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近年来,全乡紧紧围绕发展“绿色、民营、旅游”三大经济,经营“石头、水头、山头”三大资源,建设“工业强县、畜牧大县、旅游名县”,实施“城乡互动、项目带动、城市拉动、开放促动、法德联动、人才推动”六大战略,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按照“建特色产业基地,创山区致富典型”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规模抓黄羊、银花,统筹抓劳务的格局。在王光山村建成了银花GAP核心基地320亩,带动全乡规范栽植银花3260亩,全乡银花播面达到6500亩,年产银花160吨。在全县率先建起了金银花专业合作社,2003年12月29日,国家质监总局、省委书记、人大主任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等省、市、县主要领导在该基地视察时给予高度赞杨,这是解放50多年来省主要领导首次来石滩视察工作,2004年4月,石滩乡人民政府被巴中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农业标准化先进单位”。南江黄羊实行圈牧结合,年饲养量达15600只。全乡务工4400人次,年务工收入达2000万元,劳务产业已成为支撑石滩经济的主要来源。全乡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薯类等粮经作物。水稻、玉米亩产达550公斤。2004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3760万元,人均粮食600公斤,人均纯收入1530元。
  石滩山明水秀,物阜天宝,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的积淀让她更加绚丽多姿。明江、关门河交汇将石滩版土一分为三,三块版土上都有重点基础设施和文明古迹。1977年以来,石滩进驻了近20人组成的县委农村工作队,展开了第一轮农田水利大会战,历经8年,投劳313万个,国家投入40万元,村社集体筹资6万元,群众投资9.3万元,吃粮132万公斤,分别建成了容水161、163和24万立方的杨家沟、唐家咀和火地沟三大重点水利工程及配套渠系36公里,由于当时不通公路,人力背沙到20公里的杨家沟水库工地,奉献几代人,实属奇迹!石河寨村成为原达县地区治山治水、“先治坡、后治窝”的一面红旗,两任村支书先后出席了全国第一、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并与时任党中央主席华国锋合影。碾子咀、母家坪、宋家坪、王光山村联建杨家沟小(一)型水库,灌溉农田3600亩;档头岭、石河寨、雪花寺、赵家河村联建唐家咀小(一)型水库,集发电、浇灌于一体,装机容量750KW,年发电量110万KWh,灌溉农田230亩;铺垭庙村与大河佛石坝村联建火地沟小(二)型水库,灌溉农田1800亩,关门河水穿越龙头山800M隧洞直下明江发电,高龙坎电站装机容量达2X1250KW ,移动、联通机站相继建成,网络覆盖全乡。
  全乡拥有山平塘178口,主、支石渠总长53公里,库、塘、池年总蓄水量达430万立方米,水资源极为丰富。
  除人造景致外,还有一些自然景观令人神往。碾子咀村独柏树距今500多年,传说是巴中阴灵山的一道风水,因此焚香还愿络绎不绝,乞求平安;母家坪村有一棵直径为90CM、高30M青松长在石缝中,天长日久,树根将巨石一分为二,名破松,常有白鹭成群结队在树上栖身,与武映山洞天候鸟遥相呼应;宋家坪村歧山寺古代石庙独具匠心,12根石柱高8M矗立在狮儿寨,解放前美蒋特务利用荒郊野外、人烟稀少的特殊地理位置冒充和尚在此“诵经”潜伏多年,解放时被群众发现后潜逃;雪花寺村海拔1024M的麻石寨居然天生一股泉水,成为远近闻名的“神水”,旁边建有一座古庙,古色古香的庙宇间一幅“善心呈祥,雪花高飞雪花寺;慈悲感化,神水长流神水沟”楹联顿生情趣,一座有住户86户320人长1100M年客流量12万人次的村级集镇直抵高塔乡界,错落有致砖混平房成为石滩的一道靓丽的风景。雪花寺每缝观音“生日”、“得道”、“登台”三个日子,由民间自发组织连唱大戏三天延续至今,煞是热闹;铺垭庙村宛若一艘巨轮,古人将龙头山比作船头,把大元山、小元山比作船桅,石笋比作篙杆,呼之欲出,但被杞人从龙头山腰至铺垭庙修建一条石级路(铁链子)将船“拴住”,至今“困在”明江。近年移动、联通相继建了两座高塔,它象征着两束风帆,铺垭庙乘改革东风培植了一个特色经济村:“石笋坝的庭院仲家塬的筛,大元山的烤烟当酸菜,方斗岩的打工仔缠万贯,邵家渠的背兜榨断街”。
  全乡有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一所,有初中教学班 8个,在校学生 520人,村小学8 所,小学教学班42个,在校学生1420人,全乡在校学生1940人,有教职工71人。中考连续8年名列全县前茅。石滩崇尚教育求知,现具有专、本科学历126人,副教授以上的6人。乡卫生院有病床22张,B超1台,卫生人员4人,乡村医疗点 16个,有乡村医生 21人,村卫生点覆盖率100%。计划生育基础工作扎实,计划生育率达94%。信用社、粮管所、畜牧站、林业站、邮政所等乡级单位有序运转,加强了乡政府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中心地位。
   三、资源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石滩土地肥沃,以红砂壤为主,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洋芋、红薯、油菜、烟叶、等粮经作物以及李、杏、桔、梨、核桃、银花等经济水果。荒地荒坡48000亩,适宜发展南江黄羊、牛等草食动物。玉米、油菜等桔杆资源丰富,发展生猪得天独厚。有丰富的中草药和野生可食用菌。石滩属于农业乡,年可提供优质大米1300吨。
  到2004年,全乡已有100%的村通公路,总计里程158公里,1984年修通了两座铁索桥,解决了三岸人民通行,2000年石滩街道建成了水泥路面,下关油路经过石滩11公里,2004年第二期农网改造基本完工,全乡户户通电,村村通程控电话和无线电话,程控电话470门,无线电话680部,有2 个村通光纤电视共140户,90%的户自行安装了“小锅盖”,光纤电视村村通己纳入“十一五”规划。
   四、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稳定粮食生产,巩固畜牧、银花、劳务支柱地位,发展茶叶、核桃、农产品加工后续产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石滩“十一五”建设规划,加强水利、交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多方投入,解决石滩集镇自来水和明江河平桥问题,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做大做强石滩畜牧、银花、劳务产业规模,依托石滩、雪花寺集镇建设,大力发展个私经济。2005年全乡经济总收入增长8%,人均纯收入增长13%。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2-18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干妹儿就是石滩的呢,好啊

发表于 2008-12-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8][em08][em08][em08][em08]

发表于 2008-12-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你比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石滩人还了解我的老家,在这里表示感谢。我的老家石滩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灵,是我终身都忘不了的地方。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8-12-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石板滩的哦……但街上好多年都没有去过了,啥时候想回去一趟!

发表于 2008-12-1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不说咋家乡好?石板滩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曾记得高中毕业时学友给我留的毕业赠言是:

    石板滩,石板滩,

    石板滩上英雄遍,

    今朝朋辈回滩上,

    中流击水风流传。

发表于 2008-12-19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石滩的,我爱雪花寺!!!

发表于 2008-12-19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铺垭庙!更爱方斗岩!

发表于 2008-12-2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板滩的网友还不少呢。

发表于 2008-12-20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楼的网友,我记得是方墩岩,不是方斗岩。不知是不是我记错了。

发表于 2008-12-20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楼的八月雪老乡你好:铺垭庙村的五社和七社之间那座山名叫龙头山(山顶属关门乡白垭村管辖),龙头山边上那道岩名曰方斗岩.我们从小就看到五村后边山上的岩洞里有"方斗岩"三个黑色的大字.我想那可能是先人们因那座山形似一个倒扣着的斗(量具)而取名的吧.老乡说的"放墩"岩也有那个意思,也挺形象的啊!

发表于 2008-12-20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以为这个地名在九村,不要意思,说错了。

发表于 2008-12-2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雪老乡你好:你没有搞错."方斗岩"这个地名是在石滩乡九村,特指五社有座红碑那边岳家老屋那一带.

   谢谢你也晓得我的老家!

发表于 2008-12-2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斗岩,龙头山;铺垭庙,高龙坎;好家乡,大发展;感谢党,正扬帆;齐努力,艳阳天。

发表于 2008-12-2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才。

发表于 2008-12-23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姓岳哦,。我们就是石板滩的,我们好象就是9队的。

发表于 2008-12-23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板滩,石板滩,

    石板滩上英雄遍,

    今朝朋辈回滩上,

    中流击水风流传。

发表于 2008-12-2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1][em03][em03]

石滩朋友:

很高兴认识大家

发表于 2008-12-2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滩腊梅飞迷芳

      佳节会友在此网

      流风舞艳话落叶

      归根守丘赞家乡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