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们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川剧博物馆。重庆市川剧院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与学生、家长们。重庆市川剧院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9月1日20时30分讯(记者 林楠)今(1)日,重庆市川剧院迎来重庆市直辖后的首批新生,30名学员及家长们在川剧院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川剧博物馆、川剧院练功房等场所。送孩子学川剧,家长们喜忧参半,有的家长对孩子学川剧十分看好,而有的家长则透露出隐隐的担忧:如果既耽误了文化课又没学成川剧,孩子将来该何去何从?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解答了家长们的疑虑。
家长的“喜”:国家重视川剧人才培养 我们很看好
8岁的成都女孩褚涵卿在妈妈的陪同下参加了入学仪式。小涵卿在和父母观看了一次川剧表演后便爱上了这门传统戏剧艺术,“学川剧她是自己的兴趣,从小她就对川剧漂亮的扮相、服饰和动作着迷,”涵卿妈妈告诉记者:“我们的传统艺术就是需要下一代来传承,既然孩子自己都喜欢,我作为母亲当然是一万个支持。”为了照顾好女儿,她还放弃了在成都的工作和生活圈子来到重庆,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专门陪读。
9岁重庆女孩成思颖的妈妈则认为,川剧院招生对孩子来说是个机会。“以前从来没想过让孩子学川剧,无意间听说了招生消息,了解到国家对传统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周围的亲朋商量,大家都很支持,于是我才做了这个决定。”她觉得,只要孩子肯好好学,应该能有个不错的前途。
在30个新生中,中西(西班牙)混血的8岁男孩林肯显得有些特别,长相帅气的他不但会英文,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林肯的妈妈林莎是重庆人,爸爸Mario是西班牙人,他们两位都是从事现代音乐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林莎对儿子学川剧的前途表示很看好,她认为传统艺术对孩子自身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虽然我们两口子都是做现代音乐的,但儿子喜欢上了川剧,我想这是缘分,况且,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家长的“忧”:既耽误了文化课又没学好川剧 孩子该何去何从
10岁的陈倚帆是个长相甜美、学多才多艺的小姑娘,也是老师心目中考名牌大学的好苗子。“我一直在犹豫到底该不该来,直到昨天报名的时候都内心都是挣扎的,怕自己做错了决定。”妈妈金霞告诉记者,本该去小学五年级报道的小倚帆爱上了川剧,这让她一度陷入苦恼。“她的班主任昨天都还在打电话跟我说可惜,我也不知道这个决定到底对不对,真怕五年学完以后,她的文化课也落下了,川剧也没学出来,以后该怎么办?”讲到这里,金女士不仅抹起了眼泪。
与金女士有着相同担忧的还有白孟迪的母亲。“周围的亲朋大部分都是支持的,但大家总会担心孩子念的是艺术院校,文化课会跟不上。如果最后时间也误了,学习也误了,还学不出个名堂那就是两头落空了。”另外,她还对学校是否真正实施免费教学产生了疑问,“我们缴交了2650元费用,据说是班费、生活费这些,学校是否会按章程上所说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情况提供免费食宿呢?”
解答:按比例开展文化课专业课同步教学 实施优生优待奖励机制
对家长们的担忧,院长沈铁梅给出“定心丸”。
沈铁梅介绍说,重庆市川剧院与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将对此次新生进行联合教学,实施文化课、专业课同步教学。川剧基本功十分重要,所以在第一学年中,学校将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比例为3:7,主要开设语文、政治、历史三门文化课。从第二学年开始,学校将加大文化课比重,比例调至4:6,并增设地理、英语等课程。“文化课都是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老师教授,家长不必担心孩子的文化教育。”
除此之外,在教学费用方面,川剧院工作人员也给出明确的回答。“学费的确是全免的,现在收取的费用主要是用在孩子们的生活方面。而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对每学期考核中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其实这也相当于将这部分费用返还。这是一种奖励机制,用来激励孩子们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