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生活论坛
›
中国川剧
›
存档 2
›
【今日荐读】振兴川剧 让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熠熠生辉 ...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895
|
评论:
6
[交流共享]
【今日荐读】振兴川剧 让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熠熠生辉 (遂宁日报)
【今日荐读】振兴川剧 让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熠熠生辉 (遂宁日报)
[复制链接]
abcdefg杨荥
abcdefg杨荥
当前离线
积分
21166
发表于 2014-8-30 00:20
|
|
阅读模式
振兴川剧 让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熠熠生辉
2014年08月29日 10:39
来源: 遂宁日报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4-08/29/1112281222_14092799509681n.jpg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4-08/29/1112281222_14092799510151n.jpg
http://www.sc.xinhuanet.com/content/2014-08/29/1112281222_14092799510311n.jpg
核心提示
近日,在绵阳举行的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川剧演员决赛舞台上,面对全省10个院团、62个剧目、63名演员的剧烈竞争,我市选送的《诉冤》《问病逼宫》《击鼓占金山》《挂画》《扈家庄》等5个剧目、5名演员全部进入决赛,并分别荣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在各市州中名列前茅。
从2005年至今的10年间,市川剧团的脚步不仅远达亚非、欧美10余个国家和地区,铿锵锣鼓敲响了遂宁的知名度、美誉度,而且培养出了一大批青年演员,创作了大量精品剧目——
川剧艺术成“星星之火”
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的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与梨园戏、昆曲、上党梆子齐名,是中国四大古老剧种之一。25日,市川剧团团长刘德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娓娓地讲述起了川剧艺术曾经的辉煌。
川剧是四川戏剧的一大主要剧种。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
川剧帮腔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隽永,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这些艺术特点,让川剧在很长一段时间深爱世人喜爱。川剧名戏《白蛇传·金山寺》更是在国内外广泛流传。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川剧的艺术环境、氛围非常好,当时川剧市场非常红火,喜爱川剧的观众也很多,我们经常应邀到各地演出,有时候搞一场表演,观众买票还需要走走后门。同时,市上的领导对川剧团也很重视,从外地引进了不少优秀的川剧表演艺术家,其中还包括获得过中国戏曲‘梅花奖’的蒋淑梅老师。”刘德君介绍说。
此后,随着文化消费多元化的冲击,川剧艺术事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据统计,1980年,全省剧团总数为244个,到1984年减到216个,平均每年减少7个剧团;川剧从业人数1980年为20169人,1984年减少到15274人,平均每年减少1万余人。而目前,全省剧团仅存22个。
在全省现存的川剧院团中,除成都市川剧研究院、遂宁市川剧团、南充市川剧团目前还能坚持长年周六在剧场售票演出川剧外,其余市、县川剧团不是因缺打击乐,就是没有管弦乐,或演员行当不齐等原因,早已没有组织日常售票演出了。
“川剧团在锐减,从业人员在锐减,演员的年龄在增大,很多行当断档,川剧演出已成‘星星之火’。”刘德君有些苦涩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院团也采取了“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策略,即向其它川剧团临时聘用一些演员的办法来解决重点剧目的打造。这虽然解决了一时所需,可一旦演员离开,即人走戏亡。这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院团的长期生存发展。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创造一台优秀剧目,需要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演员与演员之间,演员与乐队之间,演员与灯光、音响之间均需长期的磨合才能形成默契,而没有默契的团队很难有高水平的剧目,更不可能表成院团自身的艺术风格。故,此举不可取。”刘德君说。
遂宁川剧的市场之路
在文化消费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川剧艺术事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遂宁川剧如何突围?这是遂宁川剧人面临的重大难题。
“打造精品,向市场要生存!”遂宁市川剧团很快地制定了遂宁川剧的发展思路。即实施精品战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不断提升在新形势下的生存能力。
2003年至2006年,剧团连续4年在成都武侯祠大戏楼演出,也是第一个进入成都旅游演出市场的地市级演出团体,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刘德君对记者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始终坚持把创作和演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演出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特别注重创作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剧团在加工保留原有剧目的同时,又排练了《水漫金山》《盗仙草》《变脸·吐火》《滚灯》等一批观赏性强、市场前景看好的优秀剧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剧团的效益和知名度在一天天提高。”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市川剧团的市场化道路越走越宽广,不仅在国内可以看他们的演出,大洋彼岸也留下了他们的演出足迹:
2005年6月初,市川剧团参加了由马来西亚国家旅游局主办的第20届国际旅游展演出。优秀青年演员唐国超表演的川剧绝技《变脸》得到了主办单位及中外游客的高度称赞。马来西亚文报《南洋商报》以“参观国际旅游展,观众大饱眼口报”为题,对他精湛的演技作了报道;
2009年1月,遂宁川剧团多年倾情打造的精品《功夫茶艺》入选央视“曲苑杂坛”郎酒正月正元宵文艺晚会演出,并在央视一、二、三套滚动播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同年4月,应韩国(株)三国志LAND的邀请,遂宁川剧团组织部分团员到韩国济州岛进行了首演,并得到了观众一致好评。韩国国家电视台、济州岛电视台等媒体对演出盛况作了报道。在济州岛演出数月来,观众数量呈逐日上升趋势,日平均演出两场,有时甚至四场,是韩国旅游演出市场中较为火爆的一个演出点;
同年9月22日至10月7日,受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指派,遂宁市川剧团与市春苗杂技团联袂组团赴圭亚拉、苏里南、特多进行了文化交流演出。此次三国之行共演出12场,观众达3万余人次,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1年2月,应泰国政府之邀,遂宁市川剧团与全国其它艺术团队参加了2011年泰国春节盛典即中泰建交36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在泰国进行的9场文化交流演出中,观众人数达到了近4万人次。临别泰国前,普吉市市长专程到机场为我市艺术家送行……
遂宁川剧在青少年中传承
“近年来,我们为振兴川剧出台了不少举措,但由于表演难度大,观众面窄,川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后继无人之危。要让川剧这一国粹得到更好的传承,必须要从青少年抓起。”此话,刘德君说得掷地有声。
为让川剧后继有人,1994年、2010年,市川剧团分别深入农村选“苗子”。如今,当年选的苗子已成了市川剧团的骨干。
刘德君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很多地方的川剧团也经常到学校演出,这只是做了工作的一个方面。“我认为,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川剧、热爱川剧,就既要让他们多看川剧节目,还要编辑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川剧教材,并将其纳入学校教学内容,使学生体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演出实践的全过程。这方面工作我市作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宝贵经验,可资借鉴。”
据其介绍,2002年和2010年,市川剧团与船山区长乐街小学和遂宁四中达成共识,先后分别成立了遂宁市少儿业余川剧艺术学校和遂宁市青少年业余川剧艺术学校。市川剧团为两所学校编印了《川剧知识读本》,每周一、三、五利用下午托管课时间,剧团派演员到学校传授川剧基本知识,训练戏曲基本功,并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排练节目。
2006年、2007年,市川剧团为长乐街小学学生排练的《梨园长乐》和《川剧娃娃》,连续两年在全国少儿艺术展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2012年5月,他们为遂宁四中青少年业余川剧艺术学校排练的川剧表演唱《红梅赞》《数鸡》《拷红》《人间好》等节目,被央视戏曲频道《快乐戏园》栏目组拍摄成《快乐戏园·暑期快乐遂宁行》专题片多次播出;为该校倾力打造的川剧绝技绝活《盛世霓裳》,在“校园时代”第七届全国青少年才艺电视展演中一举夺得金奖,演出实况录像已于2013年春节期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
“截至目前,船山区长乐街小学、遂宁四中两所学校先后有毛敏、王林、杨莎莎、方榆、米仁果等分别考进了四川省川剧艺术学校和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其中杨莎莎、方榆两名学员毕业后已回到遂宁市川剧团工作。由此可见,川剧进校园既丰富了学校素质教育内容,又达到了培养川剧观众、扩大川剧影响、发现川剧苗子、传承川剧艺术的目的。”刘德君说。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梨园春
梨园春
当前离线
积分
18939
发表于 2014-8-30 05:09
|
:):):):):):)
高家庄主
高家庄主
当前离线
积分
18990
发表于 2014-8-30 05:57
|
米瓮
米瓮
当前离线
积分
10436
发表于 2014-8-30 09:10
|
:):):):):):)
川剧游子
川剧游子
当前离线
积分
6990
发表于 2014-8-30 14:55
|
:):):):):):):):):)
渝津塘戏迷
渝津塘戏迷
当前离线
积分
5028
发表于 2014-8-30 22:08
|
:):):):):):)
富慧鑫
富慧鑫
当前离线
积分
10755
发表于 2014-8-31 16:46
|
返回列表
浏览过的版块
南充论坛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7年川剧奖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