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296|评论: 26

[摄影·美图] 舟戈摄影:康定塔公,一朵溜溜的云哟……

[复制链接]

2014年度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8-2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塔公二 (封面1).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塔公二 (封面2).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1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2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3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4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5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6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7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8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9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10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11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2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3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14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15塔公二.JPG

2014年度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怒完了,请大家浏览,谢谢。

发表于 2014-8-27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论康定情歌中的口语
     康定情歌中的口语“溜溜的”在这首歌中不经意看,就是一串助词口语,其实不然,它有很深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赞美夸奖褒扬的意思,涵盖很广。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下面简略道来:
     李家大姐会当家,张家大哥人才好,康定的城,如果没有“溜溜的”就显得苍白平凡,嵌入其中,味道就不一样了,这还不是四川话“巴适”能包含完的。“溜溜的”在原西康省天全县一带简直就是民俗口语,就像阿得,阿得得这样的赞叹词一样,应用相当的广泛;它涵盖有用语言文字都不能尽情阐述得清清楚楚的意思。
    吃面下喉咙,滑溜溜的一下就吞进去了,这说明啥,说明食道通畅,肚子饿极了,来不及咬嚼就下肚了。这溜溜的涵盖的意思还比较简单。又比如:这座山雕,太他妈的溜溜的了,这个涵盖的故事,对座山雕这个凶狠狡猾,残暴的土匪头子就故事太多了;这个溜溜的就代表和肯定了这么多的故事。
    又比如:4,20芦山大地震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抗震救灾自愿者们,一个二个的太“溜溜的”了,这个溜溜的,涵盖的意思又是另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多么深厚的赞美感叹和正能量啊!所以,溜溜的就成了一个中性词,很多地方都能用;我也就不一一举例了。
    为什么原西康省天全一带能形成溜溜得这样的口语呢,先说说天全这个地方,他在二郎山的这面和四川的各县接壤,翻过二郎山就是康定所辖的地界泸定县;这是他的地缘所定。上古时候,这里是徙民,史书上徙阳的这个地方就是。天全大二,天全人玩耍的纸牌,四川叫长牌,只有乐山地区盛行其事,故迁徙的徙,估计就是乐山人迁徙到这里的多,溯水而上嘛!这里是藏汉犬牙交错零星散居的地方,历史上经汉政府钦定册封的高杨两大姓土司管辖,清朝政府时才终止。
     因为这地缘优势,藏民族本身就是一个语言简单,其话语涵盖就很深很广的民族,这也是藏汉沟通交流多年后形成的印象了;事实也是如此。所以康定溜溜的城说明:溜溜的他本身就是二郎山这边的人对康定的感觉,只不过是汉语化了的可以派生多意义的绝佳助语,赞美褒奖贬责批评抨击都可如意使用而已。

发表于 2014-8-2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揭秘西康民歌的由来

刘文辉将军说:烟经是本军的命脉!一九四六年初,笔者父亲时任刘文辉将军的24军137师朱食呼团郝延庄营第六连上尉连长,{是24军军中闻名的精锐优秀连队}在铲烟事变后调任军部,经常在雅安至康定一线执行任务,说穿了具体任务就是武装运送鸦片,为了防止沿途土匪抢劫,全连到达康定住宿时,将用油纸裹好的烟土,匀分给每个战士,第二天早上出发时将烟土捆入每个战士随身背负的军用被子里行军。当晚住二郎山下的泸定冷蹟,第二天住天全,第三天回雅安24军军部将烟土交给雅安城防司令刘济民后就算圆满完成任务。


全连战斗人员因为经常在这条线上来回奔走行军执行命令,所以熟知这一代的民歌,基本上人人都会哼上几句,这种民间固定的小调格式,只是演唱者可随时加进随心所欲的感受事物的随景歌词,即可调侃玩笑,也可针对某事某人叙唱,也就是老调装新词而已。就像京川剧中的曲牌一样,如西皮流水,西皮二簧,快板。散板,只要晓得词牌,操琴者的二胡玄子自然就按照规矩演奏起来,给演唱的人们伴奏助兴了!


连上有一位上士班长,二十四、五了,姓张名德彪,一米七的个头,长得来英英俊俊,嗓子也是天生的好,每次一到泸定冷蹟的驻地,他总是非常活跃,都要挑起水桶来回帮煮饭的李大伯挑满两大缸子水,李大伯非常喜欢张德彪这个小伙子,有点稀奇好吃的食物都要给他留点,一来二去,两人成了忘年之交。李大伯的笑话一肚子,张德彪的脑袋瓜子也精灵,经常把李大伯的新龙门阵化为歌词,就用这民歌调子演唱,全连的劳累和辛苦往往在他的歌声里调笑消散。


李大伯的大女儿李晓芳,当地人称玉观音,聪明能干,许多达官贵人都想为自家儿子说亲,都被这李晓芳一口回绝,那些人虽然没达到目的,但也不敢为难这一直为部队服务的李大伯一家,姻缘的事情也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张德彪在和李家的自然接触中很快就抓住李晓芳的芳心,李晓芳经常盼望这支连队的音讯,往往魂不守舍,连队走了盼连队早点回来,连队来了巴不得天天下雨常住不走,终于有一天两人偷吃了禁果,那纸是包不住火的,李大伯只好把他女儿和张德彪二人的事向连长明说,希望连长成全这桩美好的姻缘。


连长在向营长请示了过后,批准了这桩好事,为了表示对李大伯与连队的军民鱼水之情,连长又专门找到了在西康省电台分管音乐播放的副台长,南京音乐专科学校的高才生陈伯伦先生商量,连长反复照这种民间调子演唱,先生专心记谱揣摩,并多次随连队同行采风,深入沿途乡镇记谱,加进天全民俗口语元素成分,二郎山前后的风情调式,固定了一直传唱至今的康定情歌曲谱。因为是为李大伯的女儿女婿祝贺而作,所以这“张家的大哥,李家的大姐”自然就成了歌曲中的主题人物!


陈伯伦先生的父亲陈耀枢在四川西昌县【今凉山州西昌市】任县长,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家庭的伯伦耳濡目染父亲的勤政爱民,关心民间疾苦,尊尚文明礼仪及民族风俗习惯,立志向父亲学习,为西康教育建设作出自己的一点成绩,完成父亲忙于政务而不能从事自己喜爱的音乐爱好。在考入南京音专学习的四年里,伯伦先生奠定了他从事音乐教育的深厚基石,丰满了他的音乐思维翅膀,带着他在音专的同学张燕琼女士,后来和他厮守一身的伴侣,同志、妻子,放弃留校任教继续深造的绝好机会,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西康,双双从教音乐,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默默地交给西康这片土地。


在伯伦夫妻的的共同努力中,连长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当兵的口语直白表诉,结合雅安到康定这段神奇的多民族融汇过度点的民间直白口语修饰提炼,把当兵梦中都想爱的对象姑娘——月亮,月亮弯弯,也就是农村姑娘,也是西康省会康定城的月亮!战士的激情,化作跑马的云哟,罩在康定的城,一支流动的刚健雄劲的男性标识,在歌曲中化作很简单很直白的爱的精华表达。李大伯的女儿李晓芳和战士张德彪的碰撞就是夜晚的月亮弯弯和跑马云哟的结合,也是对最原始人类自今不变的爱的最高形式的赞颂。


在西康和平解放的日子里,连队随刘文辉将军起义后,连长在解放军62军政治部的外勤第三科任上尉科员,张德彪则随军整编参加自愿军入朝参战,牺牲在异国的土地上。陈伯伦先生随政起义一直在教育事业上教书育人,为西康省培育了不少音乐人才,他自己的嗓子是十分甜润洪亮的,笔者也是他的学生,他笑起来的时候,他唱歌的时候,两嘴角上翘,真的是“月亮,弯弯”,连长和先生在文革前后,一个是历史反革命,一个是右派分子,后来都恢复了名誉,但都心有余悸,对此事从不提起。笔者今也违背了父辈的约定,揭开这一段离奇曲折的尘封往事,康定情歌不是哪一个人的作品,他是西康雅安到康定之间的众人的共同共创。是几百年的风雨烟尘的自然磨砺生成!


西康民歌传唱至今不知不觉已经六十五个年头了,围绕歌曲的作曲作词一直以来是众说纷纭,所以有个别人说是40年代中期,就读于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校的福建学生吴文季在从军的康定人中收集到此歌,然后将此歌转交给他的老师伍正谦。伍正谦十分喜爱,又请作曲系的江定仙老师配乐伴奏以便演唱。江定仙配好伴奏后,将原名《跑马溜溜的山上》改名为《康定情歌》,后来伍正谦在学校的一次音乐会上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后来,江定仙又将此歌推荐给了当时走红的歌唱家喻宜萱,喻宜萱同年在南京举办的个人演唱会上公开演唱了此歌,以后便将此歌作为自己的保留节目,从南京唱到了大西北,从国内唱到了国外,使《康定情歌》传遍了世界。


笔者经多年的采访,和从多方的素材说明,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现在八十岁上下的当年康定师专读书的多个老人都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们第一次听到的西康民歌也就是在1946年底到1947年之间,并且这些老人还向笔者演唱了原汁原味的西康民歌老版本,歌词也各有各的风格和韵味,西康省的时候一直叫《西康民歌》那个时侯的出版物就是很好的证明。康定情歌的说法应该是文革后期以后的逐渐认可的说法!没有长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没有像伯伦先生这样与西康有着独特深厚情感和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他绝不会作出将这种土得掉渣的民间小调予以打造而浪费自己的时间。


所以,笔者认为,伯伦先生夫妻和笔者父亲及全连官兵都不能说是原作者,最多只能集体算一个改编者。只不过与原来的这首西康民歌相比,抛弃了原来的太口白粗俗的流气,统一了各地唱法不一的略有出入的曲调和歌词。让这首从雅安到康定沿途民间一直流传的民歌去掉往日的匪气和粗话,变得健康起来,起到了移风易俗的正确引导效果。



一曲优美的《西康民歌》,即今天叫作《康定情歌》的歌曲,醉了你、醉了我、醉了他……醉了世界,更给多少人带来了无限的浪漫遐想!这一首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传统民歌,抒发了青年男女最直白的热烈慕爱,向往能实现组成自由幸福生活的情感表露。她旋律流畅、优美、深挚,今天早已成为世界十大情歌之一,并入选联合国一百首世界民歌。她那“世间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的爱哟,世间溜溜的男子任你溜溜的求哟”十分准确地表现了汉族对康巴男女之间爱情的看法和想当然,她不但征服了国人,也征服了开放的西方人,歌曲无国界,经典之作更无民族界限,这就是《西康民歌》的魅力,歌曲中唱到的康定也因此而被誉为“情歌故乡”。


“溜溜的”,这是天全的标准口语,随着西康情歌的举世闻名,它也不知不觉地成了康定情歌的不可缺少的主要元素了。月亮弯弯,康定溜溜的城哟,于是,康定的月亮也成了西康人民的向往,月亮是什么?是阴,是女性姑娘,是康定城里的姑娘。也是西康省会的康定城里的达瓦姑娘。跑马山上的一朵云是什么,那是男性激情的阳刚图腾,这就是真实的经过妙语修饰的原始直白精华。
  离开了民歌的诞生地,要想闭门造车地创作诞生地民歌的韵味,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行为,不会有任何人成功的。也会闹出许多笑话的!就像先后在国内音乐领域有所建树的一些人士想把这情歌贪为己有一样,水落石出,真相始终是要出现的。更不是那个天才在西康逛了一转就产出了现在才红得发烫的作品,也不是那个歌唱家一夜就唱红了的,正因为情歌来自民间,这个最广大的演唱大众基础,在西康人的血脉里潜移默化了好几百年的酝酿,到该发芽的时候自然发芽。在当时缺少统一健康歌曲及文化的人口较少的西康地区当有了这首歌后,你说不火那才是怪事!


附西康民歌歌词于下:


1,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 康定溜溜的城哟

2,李家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张家溜溜的大哥看上溜溜的她哟 月亮弯弯 看上溜溜的她哟

3,一来溜溜的看上人才溜溜的好哟二来溜溜的看上会当溜溜的家哟月亮弯弯会当溜溜的家哟

4,世间溜溜的男子人才溜溜的好哟世间溜溜的女子任我溜溜的求哟月亮弯弯 任我溜溜的求哟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