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316|评论: 12

九寨有个天堂口——九寨沟大学生创业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8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寨沟县彭丰村青年周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九寨沟人。近年来,随着九寨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周强的家庭收入也逐渐增加,自家拥有面积数百平方米的宾馆。
一次去云南旅游的经历深深的影响了周强,看到云南丽江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周强感到自己的家乡九寨沟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除了九寨沟神话般的美景,沟外的旅游配套和丽江存在一定差距。由此,周强就有了想要在家门口发展旅游的想法。
周强召集了自己的中学时代的好友:北师大毕业,有三年企业管理经验,正在北京创业开公司的甘露;成都理工毕业,在外企做了两年销售,现在在观光公司市场拓展部上班的郭鹏;还有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表弟陈国平。一起筹划了彭丰村花椒地整体改造的项目,并命名为“天堂口”,意为天堂的门口。
DSC_1794_副本.jpg
         “天堂口”项目将彭丰村花椒地1楼及2楼共计70间店铺统一租赁5年,并先行支付老百姓房租,统一包装之后再对外进行招商。这样的操作有如下几个原因:
1.九寨沟本地百姓的店面多为独立向外出租,合同多为1年1签,这种方式让外来经商的人不敢在店面装修上投入过多的资金,所以沟口地区的商铺形象普遍比较差。
2.当地百姓在选择租客的时候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租金的高低,对区域的业态配置和商家的经营水平完全没有把控。要想在彭丰做出一个有特色的街区,就必须把店铺先租下来,取得租赁的主导权。
3.出于对投资的稳定性的考虑,要想打造出有特色的街区,公共景观设施和灯光系统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投入,而这些投入本身是不产生任何价值的,一年两年的时间根本收不回投资成本。
DSC_1791_副本.jpg
周强个人抵押房产从银行贷款800余万,贷款利率九寨沟县建行8.4%,成都农商银行9.2% 。周强、陈国平、甘露、郭鹏4人自筹资金200万元。共计1000余万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
周强、郭鹏、甘露三人已在工商局注册公司,名为:九寨沟县小石头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现正在核名阶段,近期将发证。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元。
DSC_1785_副本.jpg
从项目策划到实施,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这半年多经历了许多的摸索,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收获:
1.统一租赁,先付租金,将百姓的风险降到最小,是确保类似项目能得以推进的大前提。项目开始之初,周强团队也曾尝试通过成立商业运营公司,收取运营管理费用的方式进行花椒地的统一运营改造。但并未被房东们采纳,原因很简单,这样的操作模式,房租是由房东直接向商户收取的,那么店铺能不能租出去,租多少价格,所有的压力都在房东身上。同时老百姓还要承担运营公司的管理费用,实难被当地百姓接受。同时,管理费或者扣点模式在九寨沟地区未有先例,要想收到相对高额的管理费用几乎不可能,那么巨额的景观、基础设施、灯光投入将难以承担。
2.青年创业,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周强团队创业的过程当中,也遇到了很多让他们手足无措的难题。但是钱已经投了,已经没有退路可走,只有硬着头皮上,最终还是将遇到的问题都一一化解。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还结识了不同行业的朋友,学会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团队的实力得到了提升。
3.项目的带动作用在初期就有一些展现,项目本身只租赁了1楼店铺和部分2楼店铺,并未包含花椒地区域内的所有场所和商家。但是随着项目的推进,景观设施、灯光、绿化的逐渐完善,未包含在项目内的商家也纷纷对自己经营的商户进行改造,或是重新设计装修、或是添置装饰品、或是更换广告牌。这样的带动作用使得花椒地原有的商家的整体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的升级。
夜景.jpg
现在的天堂口,红红火火。我们将在本帖后面,陆续介绍天堂口大学生们的创业故事,不仅是小石头公司,还有入住的大学生商家,我们将在本帖看到80后、90后们浪漫而纯真的追求和才华横溢的创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8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7-8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寨沟大学生创业故事之
做一棵执着梦想的树——“橄榄树工作室”的故事
从香港到九寨
2010年,来自香港的女孩刘晓莉(Lily)在参与中港交流活动的途中来到九寨沟。作为一名生于繁华长于喧闹的香港女孩,Lily被九寨沟的自然美景和独有的藏族人文风貌深深震撼。然而,带给她最大触动的,还是她当年偶然入住的“阿克才让”客栈。
那是一间由三名8090后年轻人打造的藏式风情客栈,而Lily 恰好是第一批入住“阿克才让”客栈的游人。与Lily同行的住客们来自世界各地,大家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然而在九寨沟,大家都变得单纯热情,几天的相处如同亲人一般,令Lily分外感动。
按照正常香港女生的轨迹,Lily的人生似乎是被划定好的轨迹:从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毕业之后,找一份稳定的建筑师工作,安稳地生活。然而来到九寨,她发现这三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却敢于追逐梦想,自自主创业。他们的精神感染了Lily,让她也萌生了来九寨创业的念头。Lily说,他们最令她感动的一句话是:“我们不相信用真心做生意会做不成。”
2011-2013的三年间,Lily用自己积攒的钱购买机票,屡屡返回九寨沟这片梦想之地,与三位年轻人的友谊也越来越深。他们当中的余海涛更成为了后来九寨沟橄榄树原创纪念品店的合作者之一。
两个女孩的橄榄树
“橄榄树工作室”的是由刘晓莉和王瑶共同创立的。二人均为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90后女生。2013年,她们在校园中结识,她们彼此分享着旅行和摄影的共同爱好,决定创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将她们眼中美好的一切分享出去。
两个女孩都迷恋着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作品,她们便以三毛填词的《橄榄树》歌名做名字,创立了“橄榄树工作室”。
DSC_1772_副本.jpg
         2013417日,“橄榄树工作室”在香港正式开启。其后,“橄榄树”发起了一系列校内外摄影活动,通过社交网络传播自己的创作理念。2013421日雅安地震消息传来,“橄榄树”决定走上香港旺角街头,以拍照募捐的形式为灾区送去来自香港的温暖。香港离雅安有多远?拥挤人潮中,一支蜡烛,一句祝福,足以让温暖传递万里。祝福雅安,祝福所有心怀温暖的人。这句橄榄树的口号被多处转载,旺角街头留下动人的一幕又一幕。橄榄树这组旺角途人温暖四川的摄影作品后被多家传媒和网站转载,更被带入雅安灾区中学及政府展览,变做最真实的鼓励。
         20135月,两个女孩循着Lily几年来的脚步,将“橄榄树”带到了九寨沟。起初,她们主要承接客栈宣传品的拍摄和制作。渐渐地,她们发现了九寨沟旅游纪念品市场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精致美观的旅行纪念品这一现状。因此,她们决定努力填补这块市场空白。
    DSC_1769_副本.jpg
起初,“橄榄树”本着“原创”和“高质量”两大原则,利用自己拍摄的九寨沟风景图片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的明信片,并自己制作明信片展架,摆放在各青年旅舍及酒店代卖。由于Lily是个彻头彻尾的“外地人”,起初,她背着印好的明信片拜访一家家酒店、客栈,铺货时遇到过种种困难,也被甚至被拒绝过。那是她也曾怀疑过“橄榄树”的作品是否真的不能够被市场认同。然而不久之后,在九寨沟邮政局寄出的明信片中,“橄榄树明信片”已经可以占到一半。这给予Lily极大的信心,更坚持了在九寨做“橄榄树旅游纪念品”品牌店的信念。
橄榄树在九寨生根发芽
2014年初,同样在九寨沟创业的年轻人余海涛加入橄榄树,开启了橄榄树实体店的筹备工作。
要撑起一家店面,仅仅依靠几套明信片是远远不够的,在海涛的帮助下,Lily开始研发“橄榄树”独家设计制作的旅游食品,并投入生产。同时他们一同在九寨沟找到三间合适的铺面,筹备开起“橄榄树”自己的店。
20144月到6月,刘晓莉、余海涛和王瑶三人亲力亲为,三家铺面陆续开张,主要经营原创明信片、旅游食品及其他独创九寨旅行纪念品。“橄榄树纪念品店”从店面装修、气氛、服务到产品,均将带有浓浓的「橄榄树」气息,让游客在消费的同时可以享受充足的人文关怀与艺术气息,在九寨获得有独一无二的文化体验。
“橄榄树纪念品店”在得到游客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政府等多方帮助。这也使得“橄榄树工作室”在九寨沟真正地生根发芽。
          DSC_1783_副本.jpg
做一棵执着梦想的树
橄榄树工作室”扎根九寨并生长起来的消息,吸引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来到九寨,加入“橄榄树”,一同种植梦想。现在,“橄榄树”成员已经由最初的两个人发展为有二十余人的创作、运营团队。当中不乏由法国、香港艺术专业毕业的归国大学生。“橄榄树”在聚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来到九寨扎根的同时,也致力于为九寨沟本土年轻人创造更多有成长空间的就业机会。
IMG_20140626_144255-1.jpg
橄榄树带着一颗有梦想的心植根九寨,并已经在九寨丰厚的土壤滋养下生根发芽。“做一棵执着梦想的树”是“橄榄树”的信条,相信,这也会成为更多来九寨创业的青年人们共同的信念。
相信,“橄榄树”的故事还在继续,这样的故事还会越来越多。我们将一直坚持着在九寨这篇土地上带着梦想生长,如同一棵树,沐浴九寨的阳光。

发表于 2014-7-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表扬,这些有冲劲的年轻人。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7-8 18:24
哈哈哈哈哈哈骗子

发表于 2014-7-8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寨沟大学生创业故事之创业自述

选择自己最想做的
蓝色天堂  肖夕阳
选择自己想做的,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激情和动力;选择自己想做的,是众多年轻人想要选择的生活方式,而有多少年轻人真正选择了自己想做?有一句调侃的话这样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是的,有多少外部因素影响了我们无法完成自己的梦想,我法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我就是做那个要坚持完成自己梦想的人。
我,一个敢梦敢想敢行动的90后大男孩。大学期间,我就曾经历过多次创业失败,但从来没有动摇过我追求梦想或停止前进的脚步。相反,在挫败中更练就了我越挫越勇的强大韧劲。挫败对于我而言,反而成了一种助推我在创业路上快速成长的营养品。
大学期间,我先后做过餐厅服务生、传单派送、电脑城业务员等数不清的工作。世界一直在淘汰各种人,但是永远不会淘汰的是愿意去改变的人,想要改变口袋就得先改变脑袋,所以我4年为别人打工的生涯在这里就结束了,我要为自己打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的阿坝藏族小伙,我一直向往着九寨,一直以九寨为骄傲,同时也一直在这片深深的爱着土上不断坚持着。所以“蓝色天堂”就这样诞生了。“蓝色天堂”酒吧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我梦想的起点,也是我家的港湾。
记得有一次我的父亲唱着“父亲”这首歌泪流满面,坚强的父亲在我们面前从未落过一次泪,我知道那是他思念爷爷了。年幼的我瞬间明白家人陪伴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所以我的创业离不开我的家人!是的,你可以说我少不了父母的庇护,还不够独立。但在我的心里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蓝色天堂”的主题就是给旅途中的游客归家的感觉。
我的创业之路从家人的不支持、资金的短缺、经验的不足到现在我成功的扛起了“老板”头衔。其过程就不一一阐述了,相信和众多创业者的创业之路一样不易,总结起来能够成功的开启我的创业之路源于我一直不断的改变和对梦想的坚持。
我相信,未来的我、未来的我的家、未来的“蓝色天堂”以及未来的所有青年创业者都将会越来越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7-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精神值得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位大学生天堂口创业故事
周强:在“天堂口”项目筹备时期,有一位姓张的大爷坚持不愿意将自己的店面出租给周强,称自己刚刚花了10来万装修的客房,这下你们全拆了,如果生意做不起来,谁来负责任?为了说服张大爷,周强拿着一个计算器、一本策划方案,每天拜访张大爷。给他讲道理,给他算账,给他分析市场。张大爷听不进去,他就找张大爷的老婆聊,找张大爷的儿子聊。最终,让张大爷在租赁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云珠酒吧,周强和现在的妻子云珠2011年开始谈恋爱,两人一起开了一家藏式风格的酒吧,命名为“云珠酒吧”。2013年5月20日,两人结婚时,还在这家酒吧举行了结婚仪式。这家酒吧见证了他们俩的整个爱情历程,但是,在2014年初,为了筹集“天堂口”项目资金,也为了能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的这个项目的工作当中,周强将酒吧转让了出去。拿到了钱,周强才告诉云珠,当时云珠就流泪了,还跟周强大吵了一架。当然,最终,云珠还是选择了支持周强的事业。
甘露:2013年12月房租合同签下来之后,快速做出设计方
案是第一件大事,但是有名的设计单位的设计费用又太高。为了尽快找到合适的设计单位,甘露每天夜里从网络上寻找、筛选、联络设计公司,第二天一早从都江堰坐车到成都,挨个与设计公司面谈,陈述团队的设计要求。晚上20点50分,搭乘成都至都江堰的末班车回到自己在都江堰的家中,因为在成都一晚的住宿费要100来元,而往返成都和都江堰只需要30元。就这样,经过半个月,终于将设计公司确定了下来。
甘露在来到九寨沟创业之前,自己在北京经营了一家公司,
老婆辞了工作在家带孩子。周强的计划打动了甘露,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甘露决心关掉了自己在北京的公司,来到九寨沟创业。创业前期很艰难,收入也不高。甘露的妻子为了支持甘露创业,把自己的母亲也叫来九寨沟帮自己带小孩,而自己就在“天堂口”开起了一家餐饮店,赚钱补贴家用。而此时的她,肚子里还有一个6个月大的小孩。
郭鹏:设计公司确定后,经验丰富的郭鹏知道,确定的这家
设计公司既然水平不错,价格又不高,手上的单子一定不少,设计稿一天不出,施工就一天开始不了。而付给房东的房租,从2014年1月1日起已经开始消耗了。对团队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时间拖的太久,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郭鹏变成了那个设计小组的“三陪”,每天他们一上班,郭鹏就跟着去上班。为了设计进度,他跟设计小组长吵过架,也请设计小组吃过宵夜,软磨硬泡,终于在大年29那天,拿到了设计稿。
郭鹏和老婆何倩是2013年底才结的婚,郭鹏要在九寨沟创业,而何倩在成都一家国企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支持郭鹏创业,何倩毅然决然将自己在国企的工作辞掉,在“天堂口”开起了一家烤肉店。幸运的是,这家店开起来后生意红火,不仅在经济上大大缓解了她们一家的压力,还对“天堂口”项目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陈国平:一次,对当地情况相对熟悉的陈国平,开着皮卡车带大家去山上的老寨子淘废弃的老旧物品,用作街区的装饰。老寨子搬迁后,到老寨子的路年久失修,路况很差,在一个上坡的地方,车子在一个泥坑里打滑了。几人下车推了半天,也无济于事,这里平时也没有路过的行人和车辆,一下子也找不到多余的人帮忙。眼看天就要黑了,常在山里跑的陈国平叫大家去拾干草、树枝,垫在轮胎下面,几个人再合力推,终于将车子推出泥潭。
团队:2014年3月份,施工工作开始开展,由于时间压力很大,招商工作和宣传工作也要同时进行。这段时间,他们几个人分工合作,每天早上8点开早会布置当天的工作,晚上10点开总结会,讨论当天的工作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有时候遇到一些难处理的事情,几个人一直讨论到凌晨两三点。一天工作太过劳累,几个人开完会直接靠在沙发上就睡了,第二天一早,又直接投入到工作中去。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寨沟天堂口商家创业故事:

1. 厕所串串香
店主泽旺格桑和李响是九寨沟当地90后青年,两人一直有创业的想法,后来发现成都地区很流行一种冷锅串串,但是整个九寨沟都没有一家,于是决定合伙在九寨沟开一家。
两人第一次创业,创业的方方面面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数,一次在成都采购餐厅桌椅,两人并不知道餐厅桌椅的行情,在成都一家大型的家具卖场,他们遇到了以为很热情的老板,给他们讲了很多关于餐厅家具购置的经验。最后,老板还帮他们免费把家具送到了制定的货运部。等到了九寨沟,装上餐桌,他们发现同样在美食街的一家商家跟他们买的桌椅一模一样,但是价格却只是他们的一半,两人这才知道被骗了。两人很是生气,想去找那个老板算账,但是,东西是他们自愿买的,老板又没强迫他们买,想想也只有当是花钱买教训了。
本来就资金不充裕的他们,这又白白损失了将近2000元,心里很是难受。不过,从这次教训以后,每次他们要采购的时候,都会货比三家,还会在网络上查询相关产品的价格,没有再犯同样的错误,也算得上是一种成长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7-25 11:51
天堂口的确是离景区近而又最繁华的地方,九寨沟卓玛青年旅舍

发表于 2014-8-2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树幽花 发表于 2014-7-10 09:15
四位大学生天堂口创业故事 周强:在“天堂口”项目筹备时期,有一位姓张的大爷坚持不愿意将自己的店面出租 ...

楼主有没有周强的电话,告诉我下我想找他租个商铺。谢谢。13666293241 有的话麻烦联系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0-23 09:37
只想说没有几个是本地大学生,为什么全是外来人口,在别人的地盘上挣钱就应该守本分还到处破坏环境污染,只希望外来人口爱惜这里不要污染环境,乱到垃圾!!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