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1799年),25岁登基,风华正茂,继承大业,年号乾隆,是为“天道昌隆”。
他手握皇权63年,掌握着全国人民的生死,却在心底暗藏文艺清新;在深夜阑珊的灯火下,笔耕不辍著诗万篇。
虽然以上内容仅供娱乐,但据不完全统计,乾隆皇帝对诗歌的热爱确实到了一定境界,霸道如他,在瓷器、画作上都留下了自己的诗句,一生写诗4万多首,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乾隆皇帝酷喜弄墨,但奈何诗赋天份实在有限……洋洋几万首,最为街巷百姓们津津乐道的,竟然是———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
然后“皇阿玛”就呵呵了,“顿足沉吟、苦思而不得下一句”,纪晓岚随口就说了句“飞入芦花都不见”,于是乾隆大喜,称为绝妙。
你是一个文艺的皇帝
日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透露,该院已经启动乾隆御制诗文稿的整理和研究工作,新发现了两箱乾隆皇帝的2.8万首御笔诗,正在清理,这批诗作即将面世。
据单院长介绍,清理文物的工作人员在库房里发现了两个箱子,上面写着“乾隆诗稿”,于是马上进行了“开箱评测”,先上图。
箱子很大,包装很完整,花纹精美。
工作人员小心地打开箱子,发现里面是一叠叠用黄纸包好的东西,打开黄纸后,里面是用黄色封条封好的诗页。
长方的白色纸页上用蝇头小楷写着诗句。
箱子里的诗稿既有御笔稿(朱笔),也有大臣誊写稿(墨笔)。
打开其中一封诗稿,发现了好几个不认识的字……
随后,故宫专家们对这批新发现的诗稿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他们肯定在心里默默地许下诺言:“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两箱子诗稿,都是你写的!”
单院长表示,这次发现的诗稿数量非常大,共约2.8万首诗,基本包含了乾隆皇帝一生的诗文作品,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与考古价值。
史传乾隆皇帝喜欢吟诗作赋,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作。但因没人见过这么多诗作,学界一直存在争议,还有人猜测乾隆的诗是大臣代笔。而此次故宫发现乾隆新诗作2.8万首,加上过去库房里的1.7万多首,共有4万多首。
这意味着在乾隆88年的人生中,每天都要写约1.3首诗——如果去掉不会写字的奶娃娃时代应该会更高。
《全唐诗》共有2000多位作者,也不过4万多首诗,乾隆以一己之力,力压群雄,成为了“据说是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以及“全世界古往今来写诗最多的人”。
没有把诗歌创作当做文学创作
——每天写写纪实诗
感觉皇上萌萌哒
单霁翔介绍称,从诗的内容上看,乾隆写的是纪实诗,记当天或某个时期的事件以及国家大事,几乎每一句后面都有一个“注”(即这句诗的意思),所以篇幅比较长。他表示,这批文物整理完成后将尽快展出,“故宫馆藏文物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正在进行系统地整理和归类。”
乾隆《回鸾至德州行宫作诗》匾额
金庸先生就以辛辣的语言讽刺了乾隆的诗文,斥之曰连秀才都不如,认为乾隆的墨宝玷污了当世之作,玷污了各大名胜古迹。金庸在小说《书剑恩仇录》里写道:
“他(指乾隆)最爱卖弄才学,这次南来,到处吟诗题字,唐突胜景,作践山水。”
尽管如此,专家们还是认为,乾隆的诗作内容能弥补当时历史记录的不足,“乾隆把什么都写到诗里头了,他的所见所感所想,也是他留下的认知、思考和创作。”
请用雄浑厚重的声音朗读以下诗句
《夜雨》
夜雨打船窗,恰值清梦醒。
入耳适宜听,披衾不览冷。
即南已增润,忆北牵怀永。
须臾声渐稀,无眠以耿耿。
如果乾隆也有朋友圈
霸道乾隆爱题诗,故宫专家称,故宫很多文物上都有他的诗作:
“瓷器、画作上都有,乾隆‘家天下’的思想让他觉得这些都是自己的,这些诗作数量很多,质量不高。”
故宫专家举了个例子,乾隆写这些诗作就像今天我们发微信朋友圈,放到现在,皇阿玛一定是个刷屏狂魔——“我觉得他并没有把诗歌创作当做文学创作,当然,他是皇帝,他说好也没人说不好。”
皇阿玛今天写了诗,感觉自己文艺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