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32|评论: 24

《谢歌说事》第6期纪念30年前的7.12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7-1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坛友网友:
    欢迎关注《谢歌说事》第6期,今天是2014年7月1日星期二,我是《谢歌说事》主持人”惯看秋月春风“,我在广安向您及您的家人问好。
   对于已经过去的发生在30年的那一场中越战争的记忆已经渐行渐远,7月12号就快到啦,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年我是一名军人,每到4.28收复老山和7.12这两个特别的日子,我都会忆起我的指导员、著名的战斗英雄杨国跃。今天,特别和大家分享一段往事,也是对那一场战争的纪念和对战友们的缅怀。
   7.12素描:1984年7月12日,以35206部队8连3排代理排长李海欣为首的15勇士,就是在这一天,他们在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小高地上,顶住了敌人上千发炮弹的轰击,打退了越军一个加强营的6次进攻,激战十余小时,毙敌104名,牢固地守住了高地。
    战后,人们把15勇士坚守的142高地,称誉为“李海欣高地”。
    1984年7月12日凌晨,越军以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黑夜的掩护下,向142高地摸了过来。4时10分,担任值班警戒的战士周忠烈,听见前沿不远处有行走的沙沙声和枪托的轻微撞击声,周忠烈按预先约定的暗号,迅速拉了三下通往排长李海欣处的绳子。与此同时,在高地另一侧担任警戒的重机枪班长彭明林也向排长报告,前沿可能有敌情。
    李海欣果断下达了“进入战斗位置,准备战斗”的命令。同时将敌情上报连指,请求炮火对偷袭的越军实施拦阻射击。
    在敌距我堑壕10余米时,李海欣排长下达了开火命令,战士们手中的机枪,冲锋枪喷出了火舌,成排成排的手榴弹砸向敌人,预设的防步兵地雷响了,紧跟着是定向地雷(6月17日晚,代理排长李海欣率领14名同志接防142高地,接防不久,李海欣排长就亲自在阵地周围布设了15颗定向地雷和一些防步兵地雷)。在142高地的呼叫下,呼啸而至的炮弹在敌群中开了花。偷袭的越军突然受到如此猛烈的打击,丢下大批死尸和伤兵,狼狈溃退。
    越军偷袭不成便转入强攻,第二次进攻开始了。一百多越军在强大的炮火和临近制高点各种火器的掩护下(142高地位置前突,东,西,南三面接敌,距越军前沿仅二百米远),乘着爆炸的烟雾,越军分兵三路,冲了上来。冲在前面的敌人,一个劲地往我堑壕里扔炸药包。
    战士周忠烈提着机枪,迅速跃进到堑壕的拐弯处,这时敌人已经冲到了离堑壕十几米远的地方了。周忠烈占据有利地形,刚把机枪架好。两名越军突然从右侧向他扑来,他迅速抓起一支冲锋枪,一个腰枪射击,当即将两名越军击毙。这时大批敌人已经逼近,周忠烈灵活的用机枪和冲锋枪交替射击,不时改变射击阵位,打得敌人始终不能靠近堑壕半步。
    这时,一发炮弹在离他几米处爆炸,飞溅的弹片击伤了他的左臂,他被震昏过去。一会儿,激烈的枪炮声又一次把他震醒,他猛地翻身坐了起来,端起机枪继续向敌人射击。
    周忠烈听到左侧阵地上枪声响得很激烈,便让和自己一同战斗的张庆龙去支援,自己独自坚守着五十多米长的堑壕。
    十五勇士各自坚守着十至五十米宽的地段,当他们集中火力打击阵地南侧之敌时,二十多个敌人乘着炸药包爆炸的烟雾从阵地东北侧窜了上来,突入堑壕。九班长杨国跃带着本班的四名战士扑了过去,先敌开火,当场毙敌十名,其余越军狼狈溃退。
    这一股敌人刚被击溃,又有一个排的越军从西南侧突入142高地,李海欣率领蒋志华等四个同志杀了过去。李海欣一阵扫射,冲在前面的八名越军相继被击毙。其余的敌人,丢下同伴的尸首,扭头逃了回去。
    正在这时,敌人的两发高射机枪弹飞来击穿了李海欣的右胸,碗口大的两个伤口,血如泉涌。战士张庆龙见排长负了重伤,急忙跑过来为他包扎。李海欣见敌人又扑上来了,便对张说:“不要管我,快去消灭敌人。”说完便推开张庆龙,忍着剧痛,踉踉跄跄地扑向两米开外的定向地雷压火点,使劲按下了电钮。一声巨响,数名越军倒毙在142高地西南侧。
    这时,李海欣浑身被殷红的血浸透了,几乎成了一个血人。由于失血过多,他身不由己地坐了下去。九班长杨国跃再次跑过来为他包扎。他按着杨国跃的手,断断续续的说:“我不行了,你把我手上的这块上海表……拿去交给党支部,作为我的最后一次……党费。排里由七班长冯培志负责,这个高地……就交给你。告诉……同志们,就是……只剩……一个人,也要守……守住阵地,决不能……给祖国……丢脸!”说完,李海欣以惊人的毅力探起身子,望了望高地东南侧蠕动的成群的敌人,李海欣挣脱了杨国跃的手,艰难的用双手抠着泥土,向堑壕左侧爬去,1米,2米,3米……随着他身体的移动,一条血路在延伸,延伸,一直延伸到了另一颗定向地雷的压火点。他那被自己鲜血染红了的粘满南疆泥土的手,颤抖着按到了电钮上,接着,他的整个身体压到了压火钮上。定向地雷爆炸的同时,敌人扔来的一个炸药包在李海欣头部不远的地方爆炸了,他倒在了血泊中……
    “为排长报仇,坚决守住阵地!”杨国跃大吼着,含着眼泪,端起冲锋枪猛烈地扫射着扑上来的敌人。
    “为排长报仇啊!”枪声,吼声,爆炸声淹没了142高地。越军被震撼了,又一次被击溃了。
    十多分钟后,越军的一个加强排借着炮火的掩护,再次向142高地扑来。
    这时142高地失去了统一的指挥,剩下的十四个同志,来自三个不同的单位,彼此间还不大熟悉,有的相识还不到半个月,而且其中两个重伤,六人轻伤。更严重的是,越军的进攻在不断的升级,高地上的电话线断了,指挥机被炸毁了(代理排长李海欣随身携带),和上级失去了联系,已经得不到我方兵力和炮火的支援了。排长牺牲后,杨国跃继续指挥战斗。他和身负重伤的重机枪班班长,阵地上唯一的共产党员彭明林迅速商讨对策,调整了战斗部署,决定派通讯员唐友国突围到连指挥所,报告142高地的情况。  唐友国是1984年1月入伍的新战士。此时,他和其他战友们一样,独自防守着十多米宽的地段,击毙了四名越军。接到突围回连指挥所报告情况的任务后,他毫不畏惧,端着冲锋枪跃出了战壕。就在这一瞬间,三名越军迎面扑来,唐友国一闪身,先敌开火,撂倒了两个敌人,就在他的枪口指向另一名越军时,敌人扣动了扳机,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脑,19岁的小战士唐友国牺牲在突围的路上。
    和上级取得联系的尝试失败了,142高地的战斗还在继续。经过十几分钟的激战,敌人的第三次进攻被打退了。
    第四次进攻开始了,越军动用了预备队和特工连。越军特工身穿伪装服,腰里插着一色的多用匕首,端着折叠式冲锋枪,打着点射,向142高地冲来。冲在前面的越军特工还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喊道:“中国兵,快投降,缴枪不杀。”
   “TMD,该投降的是你们!”战士们一边骂一边扫射会讲汉语的越军特工。
    正面越军特工进攻受阻后,就分出一部迂回到高地东北侧。妄图通过正面的火力佯攻,而实施偷袭。
    坚守在142高地东北侧的是战士李国文和刘家富。
    李国文,1981年1月入伍后,一直搞军农生产,没受过军事训练,今年6月下旬才调到这个部队,上高地仅仅12天。今天是他第一次参加战斗,没想到就碰上了这场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撕杀。李国文紧紧握着冲锋枪,守着一箱拧开盖的手榴弹,毫无畏惧。激战中,一发炮弹在他右侧不远处爆炸了,飞溅的弹片击伤了他的头部和腹部,李国文忍着伤痛,又击毙了三名冲上来的越军。敌人又向他投来一个炸药包,他的头部被炸得血肉模糊,倒在自己的射击位置上。牺牲时,李国文的双眼仍瞪着前方,右手还紧握着被炸断的半截冲锋枪。
    刘家富见李国文倒下后,迅速从左侧跑过来援救。突然同迎面扑上来的四名越军遭遇,刘家富一梭子扫过去,四名越军全部倒地毙命。
    李国文牺牲后,142高地东北侧的火力明显减弱了。越军乘机又嚎叫着冲了上来。刘家富一个人在五十多米宽的防御地段上阻击敌人。他端着冲锋枪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猛烈地向冲上来的越军扫射着。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腿。他倒在一个弹坑里,敌人乘势冲了上来,刘家富忍着剧痛举枪射击,将最前面的两名越军击毙。这时,他枪里的子弹打光了,敌人怪叫着向他扑来。刘家富将身边仅有的两颗手榴弹握在手里,当四名越军扑到他身边,准备生俘他时,刘家富猛地拉响了手榴弹,一声巨响,刘家富壮烈牺牲了。离他最近的五名越军也一同同归于尽了。
    这时,杨国跃带着邻近的战友冲了过来,把密集的子弹扫向敌人,把成排的手榴弹砸向敌人。越军动摇了,退却了,在极短的时间内越军有秩序的退却变成了溃逃。
    敌人的第四次进攻刚被打退,又纠集了一个加强排的兵力,第五次向142高地冲了上来。
    此时的142高地,除了一条坑道外,其他工事早已荡然无存。战士们在这片焦土上几乎找不到任何隐蔽物,只能利用炮弹坑为依托,继续顽强抵抗。
    激战还在继续,142高地上的伤亡还在增加,弹药在减少,和连指挥所的电话线被炮火炸断了,指挥机在李海欣排长牺牲时被敌人的炸药包炸毁了。142高地上的守军已经争取不到我军炮火和兵力上的支援了,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势必要被敌人分割包围,全部吃掉。杨国跃渐渐地冷静下来和彭明林商量后,果断下达命令:“撤进坑道,继续战斗。”大家向敌人投出一排手榴弹后,背起重伤员,交替掩护向坑道里撤退。
    接到撤入坑道的命令后,周忠烈用机枪扫倒冲上前的两名越军,侧过身子,准备后撤。这时,敌人射来的一颗子弹击穿了他的胸膛,他一头扑倒在地,晕厥过去。一会儿,敌人的嚎叫声使他又一次清醒过来。他回头看了看正在往坑道里后撤的战友,毅然挣扎起身子,拖着机枪,迎着冲上来的越军爬上前去,把剩下的子弹全部倾泻到了敌群中,掩护战友们安全地退入了坑道。敌人见他只身一人,而且身负重伤,打光了子弹。一个个纷纷扔掉身上的装具,一拥而上,想抓活的。在敌人扑到他身上的一瞬间,身负重伤的周忠烈拉响了手榴弹……
    越军依仗人多,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暂时攻占了142高地的表面阵地。坚守在坑道里的十勇士很清楚,这条坑道是142高地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失去坑道,就意味着完全失去了142高地,这是死也不能允许的!  敌人喊话,他们就开枪;敌人靠近,他们就投弹。并且作了最坏的打算:万一敌人用炸药把坑道炸塌,万一敌人用火焰喷射器向坑道里喷火,他们就---决不给党,给祖国丢脸。
    下午三点钟,勇士们已经在坑道里坚守了九个小时了。这时,高地上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炮弹爆炸声和激烈的枪声。杨国跃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的部队开始反击了,增援的同志上来了,夺回表面阵地的时刻来到了。轻伤员在前,重伤员在后,互相搀扶着冲出去!”
    “冲呀!”三次负伤,刚刚从昏迷中苏醒的重伤员胡友文,一跃而起,第一个冲了出去。他一梭子撂倒了封锁洞口的两名越军机枪手,为战友们冲开了道路。
    “杀呀!为牺牲的同志们报仇!”蒋志华和夏锦忠,张庆龙,彭明林,董朝贵,陈光满,马平华,段春和等负了伤的同志跟着杨国跃一起杀了出去。
    这时,七班长冯培志正带着增援的同志从山下杀上来。142高地上的越军腹背受敌,乱成一团,丢下同伴的尸首,争相逃命而去。
    增援上来的战友们欢呼着冲上去,流着热泪和十勇士紧紧拥抱在一起。
    142高地表面阵地收复了!
    透过逐渐飘散的硝烟,战友们在一个炮弹坑里找到了周忠烈。他扑伏着,怀里紧紧抱着那挺被炸断的,子弹打尽的班用机枪,一只手已经炸飞了,身躯后面,拖着一条六,七米长的血迹。在他的周围倒着三具越军尸体。在他的枪口前方,横七竖八地躺着二十四具越军的尸体。
http_imgload.jpg
下面是一篇某报记者采访指导员杨国跃的记录,以下是指导员的自述:
    我1982年入伍,1983年临战训练当班长,我们班一个四川新兵跑了,后来找了回来,连长批评我无能,我就要求不当班长,自愿当了战士,连里怕我也跑了,派人看着我。
    头一仗我打好了,立了三等功,九班长牺牲,连里还叫我去当九班长,我只好服从。
    防御战我们班守142高地,才五个人,连里又加强了一个重机班,也是五个人,由代理排长李海欣领着。在142守了几十天,后来又从边防团调了4个人来我们班,这就是后来的“15勇士”!边防团的4个人来了就赶上“7.12”,有的人是死后才从名册上知道姓啥叫啥的。7月11日晚上级就有通报,叫不要睡觉,等着。快天亮时,敌人真来了。这一战打得好,首先是情报立功。半夜三点过,雾像小雨,看不出去,但听到下面喘气和草动的声音,估计人很多。我们很害怕。包括排长在内,都没打过大的仗,都说来了就打,死了算,也没个周密方案。敌人来近了,黑糊糊的大片影子,在半坡趴下了,接着就是一阵炮,把我们阵地炸成一锅烟。炮一停,敌人呼啦冲到我们阵地前,被我们冲锋枪手榴弹撩到了一大片。正打得起劲,后面几十个敌人突进了我们堑壕,排长叫我带4个人,回过头去对付他们。我们一家伙干倒它十几个,其余的退下去了。但另一面又上来了一大群,幸好排长在这一面先安好了定向地雷,一按,炸得敌人鬼哭狼嚎。排长刚挺起身子,两发高射机枪击中了他的右胸,血流不止。张庆龙忙跑去给他包扎,他推开小张,抓起冲锋枪朝敌人猛打,边打边喊:小张,别管我,快去消灭敌人!敌人还是疯狂地扑上来了,李海欣排长忍着剧痛,向另一颗定向地雷压火点爬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人留下几具尸体,其余的连滚带爬退了下去。这时,我才得知排长负了重伤,连忙跑去。我解开他的衣扣一看,子弹进口不大,两处出口碗大,呼呼喷血,我给他包扎了,但血止不住。他背靠战壕坐定,对我说:九班长,我不行了,阵地交给你了,剩一个人也不能退……后来我去迎击又快拱上来的敌人,排长两手抠土,在阵地上爬了好长一截路,将第三颗地雷引爆。在这同时,敌人扔上来一块炸药在他近旁爆炸,他壮烈牺牲了!他残缺的躯体上,犹可见一只手紧紧抓住电池,一只手拉着电线。排长李海欣是河南临颖县人,1962年生,1980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排长牺牲后,只有我来指挥了。当时我认定了,反正是回不去也活不成了,争取多干倒几个敌人再死,人到那时也就不怕了。
    敌人一阵炮击一阵进攻,被打下一股又来一股。我们仅有的一部指挥机炸坏了,重机枪炸飞了,战壕炸平了。几百米平方的一个山头成了个烟团团。我懂啥指挥?就是叫大家拉大距离,二三十米一个人,不管伤到哪,有一口气就打。说实在的,这也不叫指挥,叫拼命。大家也是这心思!豁出来了!加上在这里守了几十天,挨炮的经验足足的,会听会躲,不不,后来耳朵听不见了,全凭感觉,一会跳一会滚一会翻跟头……敌人也傻,在那样的密雾浓烟下一窝蜂似的往上冲,找死不是吗?
    为了和连里联系上,我叫通讯员唐友国突出去。他刚离开阵地,乱石堆里跳起3个敌人,他先敌开火,打倒了俩,自己也中弹倒下了。他才17岁,新兵,我真不该叫他去。我们班的机枪手、苗族战士周忠烈见小唐倒下,想把他救回来。他冲过去,扫倒了几个敌人后,胸部中弹倒在弹坑里,敌人见他曲蜷着身子,一动不动,扑上来想抓住他,周忠烈猛地拉响了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像周忠烈这样的英雄,我们阵地上还有个刘家富,他负伤了,不能动了,子弹也打光了,他见五、六个越军已经进了堑壕,蔫梭梭地走过来,他把自己埋住了,等几个敌人过去,另几个在他跟前四处张望时,他手里的手榴弹拉响了……
    到打下敌人5次进攻后,我们15个人已有5人牺牲,其余10人9人负伤,5人是重伤。我也负伤,敌人一发炮弹在我近旁3公尺处爆炸,我当时被炸昏,气浪剐掉了我的半边裤子,幸好我的腿只受着一点轻伤,肉皮火辣辣地疼。到现在我的一只耳朵听力减弱,还常流脓。到敌人第六次进攻时,我们10人撤进了阵地上一条坑道。这坑道是越军留下的,有15米长,之字形。越军占领表面阵地后,起初不知道我们藏在这坑道里,是我军观察到142阵地上都是敌人后,以为我们都死了,就往这儿进行猛烈炮击。越军躲炮,退着往坑道里来,被我们打得吱哇乱叫,这才猛醒过来,端起枪,喊着:中国兵,不要打,我们也优待俘虏……话没喊完,被我们送上“西天”好几个。我守在洞口,听见阵地上炮弹呼呼地来,轰轰地炸,都准确地落在敌群中,虽然坑道里也感到地动山摇,但心情格外痛快,顾不得想洞顶随时可能塌下来。炮声刚停,我就听到了激烈的枪声,估计是我们反击开始了!我,唯一没负伤的蒋志华,轻伤的张庆龙和夏锦忠一起首先冲出了坑道,接着是重伤员胡友文等也冲了出来。我们顺着阵地转了一圈,到处是成堆的越军尸体,一个活的也没有。我们自己把阵地夺回来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排七班和9连1排的同志们上来了。他们对我们喊:“浓松空依”---越语:缴枪不杀!我连忙回答:别打,是我们!……同志们紧紧把我们抱住,都哭了。我们哭得更凶。(团长张又侠对笔者说:我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过于7月12日,那天最痛快的几件事---一是师长通知:炮弹运上来了,放开手打!二是142高地,还有我们的人!……)
    这天,我们在阵地坚守了十多个小时,打退了敌人1个加强营的6次进攻。9连一排带来了电台,团长命令我们10个人立即撤下去。当晚回到连指挥所,我没有裤子,蚊子很多,叮着我的伤口咬,我连赶蚊子的劲都没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一条腿肿了,满是血,血上一层黑乎乎的蚊虫。营长派人来接我,又把我送到前指的医院。团长来看我,见我伤不重,说:包扎一下,换换衣衫,准备上北京!
    我跟团长坐飞机到北京,参加了八一招待会。以后几次见到杨尚昆副主席。他还给我们敬酒,说:前线回来的英雄们,你们的功绩将载入我军史册,祝你们在部队建设中继续成长再立新功!听说我是不久前参加“李海欣高地”战斗的,杨副主席还专门向我举杯:为“李海欣高地”的英雄们,干杯!
    杨副主席还找我们座谈,问我们的战斗情况,对部队建设的意见,家里有什么困难。大家说的都是战斗情况,我也就不好说别的。其实我们家乡情况特殊,是夹皮沟,一直没富起来……
    上面文字源自:《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南疆集团军在1979---1987》丁隆炎执笔.
    谢歌感言:如果你有时间去到云南麻栗坡烈士陵园,从正大门进去的第一个墓碑就是李海欣的墓碑,那个烈士陵园至今有957名当年牺牲的勇士。35206部队即14军40师119团因1984年4月28日和7月12日的战斗荣获"老山作战一等功臣团的光荣称号.那一年团长是张又侠(现为总装备部长、上将)86年我到部队由当时的连长杨英(现在云南大理)挑去特务连警卫排三班,88年我成为杨国跃指导员的部下,他非常低调的一个人,嫂子也是云南人,长的很一般属于典型的农村妇女型,他们有一个男孩子很小,他们一家都很朴实.现在想起来我那个时候在训练的时候都好几次不怎么听他的话呢,指导员文化较低,我和老班长蔡天强(现在云南红河州建设局)常常写一些新闻报道什么的,指导员觉得我们有文化所以很关照我们的.我退伍以后才从解放军报上了解到他转到啦云南的临沧人武部当部长,后来2009年他专业啦,现在不知道他转到什么地方啦.“7.12”大反扑的日子就要到啦,我这个当年的老兵说不出内心的思念,我只好在这里默默的祝福他,我的好战友.你还好吗?
    今天的《谢歌说事》播报完毕,欢迎拨打社区热线,提供栏目话题和新闻线索,也请您在帖子后面良性互动跟帖。主持人”惯看秋月春风“祝您愉快!再见!
栏目提示:由于本栏目每天一期显得工作量过大,而且在话题选择和编排上难免有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坛友谅解,话题也不完全就代表本栏目观点,而仅仅是一种探索与参考,双休停播。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予以建议与合作。
栏目主题:百姓生活、吃喝玩乐、情感故事、文学影视、行游天下、你扯我谈、
风声、雨声、浪涛声、声声入耳,你事、我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栏目宗旨:和谐、交流、繁荣、共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7-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转摘的??
发表于 2014-7-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勇敢的战士!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7-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战争场面描写非常生动,向解放军战士、指战员致敬!

发表于 2014-7-1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英雄致敬!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南疆集团军在1979---1987》,本文里面也已经注明,杨国跃是楼主指导员。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转告我的战友们啦,谢谢。:lol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hen7077 发表于 2014-7-1 11:18
楼主辛苦了!战争场面描写非常生动,向解放军战士、指战员致敬!

谢谢版主鼓励,楼主代表战友们表示感谢。:handshake

发表于 2014-7-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兵致敬!

发表于 2014-7-1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7-1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谢歌说事

2019年优秀网友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7-1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革命先烈致敬!
发表于 2014-7-1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楼主重新申请的号  把名字给正了   支持!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小兵的笔 发表于 2014-7-1 15:31
我发现楼主重新申请的号  把名字给正了   支持!

嗯,谢谢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沐歌 发表于 2014-7-1 15:30
向革命先烈致敬!

感谢关注:handshake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7-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谢歌说事》主持人“惯看秋月春风”
——————————————————
我说就改成:我是《谢歌说事》主持人谢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mingshen7077 发表于 2014-7-1 18:36
我是《谢歌说事》主持人“惯看秋月春风”
——————————————————
我说就改成:我是《谢歌 ...

建议好,:handshake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啦坛友,感谢关注

发表于 2014-7-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歌说事 发表于 2014-7-1 11:29
见《一百双眼睛里的战争:南疆集团军在1979---1987》,本文里面也已经注明,杨国跃是楼主指导员。

楼主开设这样一个栏目很有新意,也很不容易,很难得的。鄙人想给您提一点小小的(仅仅是小小的)建议:考虑到这个论坛是麻辣社区论坛,有点与众不同,喜欢到这个论坛来的网友其实大多是冲着它的麻辣味来的,因此,建议您在今后的《谢歌说事》选题时,尽量选择有麻辣味一点的事来说,这样,可能会更受欢迎的,这样,这个栏目才可能因大受欢迎而长期办下去的。否则,就有可能(只是有可能)会夭折了。同时,建议最好(或尽量)选择咱们广安或与广安有关的事来说,这样,网友们就更感兴趣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