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山散记
一年一度的南江红叶节,在那缤纷灿烂叶片映衬下,把人心境撩拨着痒酥酥的。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光雾山米仓山景区一大景点——香炉山,又特别迷人。
据资料介绍:香炉山,为国家森林公园牟阳故城景区的最高峰,海拔2330米,系川陕两省的界山之一,距南江县大坝林场部19公里。
汽车逶迤爬行在之字形的岭坡间,丛丛枫叶,烧红了苍翠的岩峰,几声鸟鸣伴随着飞翔的山崖,一泓清泉素湍流澈,更加凭添了这里的古朴、原始、荒凉和苍美。
沿着不太宽的山路,汽车似负重的老人,一路喘着粗气,可我意象中一听到“香炉山”名字,便想起了李白吟诵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境来,思绪激荡,便回想老屋里那供奉着祖先灵位前的冒着袅袅青烟的香炉,更想象着取名字的人也是一位慈善可敬的长者。
汽车在山峰的尽头嘎然停下,随车的同事欢呼雀跃起来,伸开双臂,兴奋得呐喊吆喝,想与大自然拥抱,这山,那沟,激荡着回声,又延伸辐射开去,经久不绝,形成天然的回音壁。
四道龙脊山脉由主峰延展开去,山峰险峰高峙,众山环抱,低沉处,沟壑纵横,云雾起兮,缭绕奔涌,山岚嶂气,气脉贯通,冉冉升腾,仰视山峦,酷似一座巨型香炉,更奇绝的是香炉上,一层一层还铭刻着乳白色的横纹,更似香炉鼎的铭文图饰,故名香炉山。
香炉山地势险峻而奇雄,沿着新近开辟的水泥石板铺设的山道,凉风匀匀,一步一景,步步皆神奇,何谓神奇,它凝聚着山的精神和灵气,雄冠秦巴,仙风仙禾,聆听入脑际,极目秦川舒。这里生态环境优美,山奇石奇岩奇,树珍藤奇,虬枝翠蔓,攀附岩龛,掌故传说神秘诡奇,天然形成一方一尘不染的净境。是你陶冶性情,净化心境的绝妙境地,直看登厮山耶,宠辱皆忘,大事小事,风事俗事,一扫干净,而凭空充盈你脑海的竟有对此境向往和推崇。
春天,沐浴金光,枯木吐芽,朵朵山茶花,竟相开放,杜鹃争芳吐艳,香气袭人;夏天,山峦涌动绿浪,山涛、林涛、风涛交相映衬,迷人眼帘,天籁之音,振耳发聩;秋天,红叶连天,天蓝雾白,空溟沉碧,激荡情怀;冬季,冰雕玉啄,雾淞冰挂,玉树琼花,山披银装。
伫立峰顶,饱览日出,纵观云海,凝眸神驰,要是到了雨后初霁,别有情韵。曙光初照,这里泼染着,横洒着一抹天地间奇瑰的壮丽,东方天边抹上一层金黄红润的色彩,随着天幕在雾霭飞腾翻滚奔流中徐徐拉开,上天也给了这里极大的钟爱,瑰瑰色涂抹在天地之间,向阳山峰更加鲜红透亮,红日冉冉升起,霞光四射,茫茫云海,层次分明,山风浩荡,又形成势不可挡的雾海奔腾之势,一览众山小,唯有香炉山奇峰耸立在一片茫茫云海中,奇峰独秀雾海上,形成天然仙岛,而瑰丽的色彩点染着香炉山,又使香炉山更加壮丽。香炉山便展现出泰山观日出的奇景,又有峨眉金顶佛光初照的神韵,在人们视野和幻觉中呈现出奇丽境致。真是:
“香炉山峰耸层峦,雾海茫茫展奇观,疑是秦巴赴瑶池,荡气回肠成神仙。”
香炉山峰,地理结构成向斜排列。风化雨蚀,形貌奇绝,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断裂横陈,孤峰突兀,纵横排列,错落有致,因此它又拥有巴山小峨眉的美称。由于山高坡陡,雨水甘露,土质瘦薄,植被仅靠天雨水、雾霭给养,山风劲吹,形成了这里植物天然的生存环境。乔木,灌丛,藤蔓历经千百年甚至亿万斯年的风霜雨雪,磨砺雕琢,风骨铮铮,令人叹为观止。山石岩上古木枯,怪石诡石长满了成林的万年古树,树根,裸露扎根于岩石缝隙里,触手硬如钢,枯树荣枝,干若虬龙盘绕,形态妍然,实不同类。千奇百怪,展现在人的视觉里,有的伏于苍岭石壁,与孤峰、奇石,龛壁交相呼应而又融为一体,山石因树而生奇,树因石奇而显怪,峭壁之上,古相古松、古杜鹃,苍劲清矍,峰峦洞天,曲径通幽,展伸着一个神奇世界的绝妙境界,站在山峰腑览一切,景象又似一盆盆天然盆景,惹人怜爱,堪称香炉山一大奇观。
沐浴汉风唐韵,天上人间,不知是何年,游人穿行其间,小心翼翼怕惊醒了这里生物的梦魇,大自然奉献给人类宝贵的自然景观,人类反哺自然,回归自然,青云得路,荡然生层云,在极顶的栅栏,一对西安来的恋人,伸臂凝视远方,脚下是千丈悬崖,他们在这里举行婚礼仪式,俊美的新郎新娘,让这里的山,这里的珍稀植物,这里的奇石,这里的珍禽,见证着他们的忠贞爱情,惹得一对对恋人,好不羡慕!而我却感受到人生的真谛,那就是天、地、人和谐统一,博大境界,真、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让人神思驰骋。
香炉山,是天然的大自然盆景,是神仙神工,精心刻琢,还是大巴山的百慕大?诗芬克斯?
香炉气象胜峨嵋,这是笔者游畅时的感叹。在这里,还可以观赏绝壁千丈的舍身崖,天书累码的经卷岩,树木连枝的连理峰,龙啸虎呤的龙啸台,神龟揽月,天门洞“猫眼”,鹰咀岩,象鼻岩等景观,林林总总,美不胜收。
在香炉山绵延的峰群中,有一截高达数百米的断层,刀劈斧削,壁立千仞,这就是舍身崖,人临崖畔,心惊胆颤,俯视脚下,雾海升腾,山风浩浩,云海雾海,交相辉映,疑是到了篷莱仙岛。
在舍身崖对面的边缘,有一道悬崖,岩体层理清晰可辩,水平线条分明,恰似一部厚达百米以上的巨著,传说许多年前,到香炉山修身的一位高僧,将一摞经书放在山上晾晒,当他叩头拜祭神佛,转身之际,经书竟变成了板岩成叠的山岩,从此,人们将这山岩叫做“经卷岩”。
从这里向北,那一行行川陕界山,山脊相连,两座相距不过10米的孤峰,相依相偎,形如情侣,因此人们取名为“连理枝”,寄托着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愿望。
在香炉山主峰一带,有状如蘑菇的蘑菇峰,峰顶硕大,上生荆棘,状如菇冠,峰脚纤细,形如菇脚。菇脚处有一石孔洞开,穹门盈丈,如同天门,便名为天门洞。另有一座岩峰凸出,酷似“山鹰”飞翔,叫做鹰咀岩……
游人穿过象鼻岩,过天门洞,踏过人工架设的“送仙云梯”,来到“升仙台”,便可纵情极目了,饱览香炉山众峰倩影,寄情于这里的大观了。
香炉山,景点众多,让你看不完,数不清,道不明,你可以尽情地去品尝,用心,用情,更要用灵性。
走近香炉山,你觉得它是一座神山,凝聚神圣、高洁而又超凡脱俗,它在远方,却又时刻蕴藏在你的心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