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得奖了!”北京时间昨日傍晚7点整,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传来消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也由此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击败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匈牙利作家彼得·纳达斯和爱尔兰文学家威廉·特雷弗等热门对手。华西都市报特约记者也第一时间赶赴莫言家乡山东省高密市。 据悉,颁奖典礼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莫言将能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约合750万人民币)的奖金。莫言当晚接受诺奖组委会采访时表示,会和家人包饺子庆祝。12月10日,他将赴瑞典领奖。 记者来到莫言北京的家采访获悉:莫言还为四川创作了一部长达20多万字反映四川生活的电视剧手稿,此前一直未拍,但因昨晚莫言突然获了诺贝尔大奖。此手稿立即从十多年前,一夜升值一百万。 人朴素 骑自行车买菜 昨天晚上7点,诺贝尔文学奖一公布,华西都市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莫言在北京的家。 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莫言相处了18年的守门人顾敏,18年前从四川盐亭县来到北京。在莫言所在的小院,负责安全和收发文件。每天和莫言朝夕相处。“我在这边的收发室工作,现在跟莫言住在一幢楼里。基本每天都会帮他收稿费、送文件。莫言很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每次送文件这些,他都亲自签收,还总跟我说:‘谢谢你,四川老弟’中秋节他还给我送来月饼。”顾敏说,莫言并没有豪华汽车。“他出去买菜、开会,不管天气怎样,都是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去的。” 爱四川 喜欢吃麻婆豆腐 成都作家杨景民是与莫言相交30年的老明友。昨晚,得知获诺贝尔大奖,特意托朋友为莫言送去了鲜花大花蓝。 杨景民说,莫言相当喜欢四川,多次到四川各地文学采风。每次他都陪同莫言到四川各地感受生活。1992年,莫言 一家人专程来到四川观光。他们一家人参观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一路采风,莫言大声感叹:“四川真是好人、好山、好水、好风景!天府之国的人间天堂,今后,我要多来四川找灵感。”从此,莫言经常来四川采风、观光、写作品,到成都小住七、八天,甚至半个月。而他到成都,最喜欢品盖碗茶,吃四川菜。而川菜中,莫言又最喜欢吃回锅肉、麻婆豆腐、钟水饺。 既有四川人缘 又有文学缘分 杨景民透露,莫言与四川不仅有人缘,还有文学缘。几年前,四川一家出版社出版合作书稿,请莫言写总序。稿费极低。莫言说:“我极喜欢四川。一分钱不给也要写!”七天后,数千字的序寄到了成都。 昨晚,华西都市报记者得到一个消息:十多年前,莫言曾与四川一个书商合作创作了一部长达20多万字反映四川生活的电视剧剧本手稿。但因各种原因,此剧一直没有拍。昨晚莫言突然获了诺贝尔大奖,原价20万的手稿一夜升到120万。 今日凌晨,北京一书商和电视投资人,公开向莫言表示:要用120万,买走莫言创作的一部长达20多万字反映四川生活的电视剧剧本手稿。但莫言不卖。 一言千金 诺奖奖金750万人民币,不缴税 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的不仅是巨大的荣誉,还将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按照中国央行昨日公布的汇率,这笔钱兑换成人民币为750万元,而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莫言本次诺奖所得的奖金将可以获得免税,这意味着这笔巨款可以一分不少地转入他账户。 受经济危机影响,今年诺贝尔基金会宣布奖金将由以往1000万瑞典克朗缩水至800万瑞典克朗(约114万美元)。诺贝尔基金会首席执行官拉尔斯·海肯斯滕去年接受媒体专访时说:“诺贝尔基金会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富有。”据悉,诺奖最初各奖项的奖金约为3万多美元,20世纪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美元,近年来已超过100万美元。去年诺贝尔奖金约合150万美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的免税条件: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将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虽然诺奖奖金在很多国家里都是免税的,但是一些国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并没有莫言这么幸运。以色列的《所得税条例》明确规定,诺奖奖金收入计入个人所得,按50%的最高税率纳税。但因是从国外获得的奖金,可以获得一些优惠,但仍然要按25%的比率缴纳。在美国,自从1986年美国国会修改了税法以来,美国政府平等对待各种收入,不管来源,奖金和其他收入一样要缴税,诺贝尔奖金也不例外。除了上缴国家,还要向州缴税,算下来,要把一半的奖金交出去。 据媒体报道,200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福格尔,获得45万美元的奖金,缴完税后,只剩下27万美元,带着家人朋友去领奖,旅行费用又花了5万美元,最后算下来,拿到手的只有20万美元左右,这些钱,他又都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中。 《蛙》,遭疯抢“莫言书”一纸难求 成都多家书店已售罄,各大网络书城也多缺货 连日来,莫言成为坊间热议人物,随着昨晚这位山东作家获得诺奖,“莫言现象”也引爆一场图书销售大战。昨晚,新华文轩负责人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将于今日开始专门印制莫言图书海报,加快莫言小说的采购和上架进度,以满足读者的购买需求。据了解,当晚成都西西弗书店也加班加点搭起了莫言小说的专题展台。记者调查发现近期莫言的作品在各大网络书城也受到热捧,甚至被一抢而空。 成都各书店:莫言作品已卖完记者昨日走访了多家大小书店,都被告知莫言的作品已经卖完,尤其是《蛙》成为了众多消费者询问和购买的焦点。新华文轩方面表示,莫言的小说一直都是书店的畅销书,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肯定会带动其系列作品的热销,因此会在文轩旗下的几大书城设立特别专柜,单独销售和展示莫言小说。 当当网、卓越网:《蛙》已缺货在当当网,众多地区的《蛙》已经缺货,而在卓越网,多个链接书城也显示缺货,有少量书店还提示“只剩×本,赶快购买”的标识。除此以外,不少网站也开始对网络阅读《蛙》进行收费,有业内人士表示,莫言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蛙》从2009年出版至今共印刷20万册,近日基本上多家书店的库存已被抢购一空。 出版商:或引发下一轮版权争抢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近日表示,该社将出版莫言作品系列。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史翔副总经理表示,将出版22本老作品和1本新的话剧剧本。有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或引发莫言小说下一轮出版时的版权争抢。 电影商:抢着改编版税收入可观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史翔介绍,“已经有很多电影商在找莫言老师,有的电影商直接找到了我们,可见莫言的小说还是很有可能涉足电影业的。”此外,随之而来的还有作者的版税、商业活动代言等相关的收入。 App Store:电子书引发疯狂下载此外,苹果手机App Store上也推出《莫言小说精选》,据了解,莫言已经出版的几乎所有小说都有PDF电子版,而昨晚传来莫言获奖消息后,他的小说电子书也引发网友的疯狂下载。 淘宝网:边卖边涨价,还只能预售 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确认莫言得奖后,莫言及其作品立即被摆在了各店铺重点推荐位置,一家名为“至诚经典@ Book”的店铺,截至记者发稿时,莫言的代表作《蛙》已经卖了1000多本,其中近千本是在昨日19:00-24:00期间卖掉的。 而这本标价20元的小说,在昨日19:00-24:00的几小时内,卖家数次涨价,买家拍下的价格从19元、20元、25.65元、26.60元……一路飙升,“促销价格”已超过书的原来标价。 尽管如此,莫言小说仍旧一时“洛阳纸贵”,卖家“至诚经典图书专营店:b”提醒华西都市报记者,莫言的《蛙》现货已经售完,现在是预售的!没有现货,到货即发,如果急需,请慎拍! 在其他卖家那里,依然出现供不应求热况。 对话莫言 莫言:拿诺奖,我没觉得兴奋 昨晚,莫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1+1》的专访。 不兴奋“得和不得无所谓” 白岩松:您显得不是特别兴奋。莫言:本来就没觉得特别兴奋。白岩松:为什么呢?莫言:我觉得最近这半个多月来,围绕这件事吵来吵去,我觉得挺麻木的了。得和不得也无所谓了。 白岩松:没想到您回到了高密,这是不是你故意在躲呢? 莫言:因为一个月前我就回来了,我每年这个时候都回来。集中精力一段时间,写点东西。然后这个季节挺好,秋收的季节,也借这个机会,到乡下去给我老父亲,给我的乡亲们一块儿生活一段时间。接接地气吧,调整一下乡村生活,更多的了解一下当下的农民的心理状态。去年、前年连续几年都是这个时候回来。 良心话“中国好作家很多” 白岩松:比这个奖更早到来的是记者。会不会已经开始有点烦了? 莫言:有很多的记者来了,他们呆了好几天了,其实想这么晚了,要休息了,后来高密市文化局的一些朋友过来说很多记者等着,然后我就从家里过来。过来以后和他们简单地聊了两句。对他们的辛苦,对他们忠于他们的职业精神表示敬佩和感谢。 白岩松:您今年57岁,这个诺贝尔奖来得不算早也不算晚,会不会打乱你原来的一些设想?接下来的一些创作计划。 莫言:我想可能接下来的时间里,马上要接受一些采访啊,可能一些社会活动比较多吧。我想很快就会过去,关键是一种心态,是吧。自己不要把这个当成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它就是一个奖,你得了一个奖,并不著名,就是中国最好的作家。因为我心里很清楚,中国作家有很多,写得很好的作家也是成群结队。具备了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有很多,我想我是很幸运得了这个奖。头脑要清楚,绝对不要静悄悄的,要站稳脚跟,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是吧?据央视《新闻1+1》 莫,还有戏 盘点莫言作品改编的4部影视剧 除了被大家熟悉的《红高粱》外,莫言还有不少作品被搬上了大银幕,这也使莫言由一名作家跨界到了影视界“编剧”,张艺谋、霍建起等实力派导演与个性作者莫言的强强联手,也让莫言及其作品为更多的影视迷所熟悉。 《红高粱》 (改编自莫言同名中篇小说《红高粱》) 观看指数:★★★★★ 影片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影片一制作好便入围柏林影展,最后拿下柏林影展最高奖金熊奖。而后,影片在国内公映,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当时一张电影票价几毛钱的情况下,该片票价居然炒到5-10元。 张艺谋曾说过,他在电影《红高粱》上的成功要感谢莫言提供给他一部好的小说。 莫言说:关于巩俐,我曾怀疑张艺谋看走了眼 改编我的作品爱怎么改怎么改,我对张艺谋没有任何要求,我说我不是鲁迅,也不是茅盾,改编他们的作品要忠于原著,改编莫言的作品爱怎么改怎么改。 当时国家有规定,小说的电影改编费是800元钱。我一开头不想参加改编,但张艺谋希望我参加编剧,因为牵扯到一些民俗啊之类的东西。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巩俐的印象一般。她当时在高密县招待所的大院里挑着木桶来回转圈,身上穿着不伦不类的服装,脸上凝着忧虑重重的表情。我感觉离我心目中的“奶奶”鲜艳夺目的带刺玫瑰形象相差太大。我怀疑张艺谋看走了眼,担心这部戏将砸在她手里。事实证明,我的判断错了。 《暖》 (改编自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 观看指数:★★★★☆ 该片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导演霍建起说,小说本身提供了很好的故事基础,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及道具:秋千架、小桥、茅草地、哑巴、瘸了一条腿却仍然追求幸福的女人;城市中的“我”与农村里的“暖”;一步步揭示了人性的善和恶,丑陋及美丽,让我们感到命运的无奈,却又不肯低头的抗争,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莫言说: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就跟原著没多大关系了 关于这次改编,我依然坚持着十多年前《红高粱》改编时的原则:我认为小说一旦改编成影视剧就跟原著没多大关系了,电影是导演、演员们集体劳动的结晶,小说只是给导演提供了思维的材料,也许小说中的某个情节、语言激发了导演的创作灵感。 《幸福时光》 (改编自莫言中篇小说《师傅愈来愈幽默》) 观看指数:★★★★ 《幸福时光》是一部讲述中国人内心的感情戏,是导演张艺谋的首部贺岁作品。片中老赵的幽默、盲女的纯真、徒弟小傅等人的善良,使影片充满着温情,也是该片最大的特色。该片在开拍时,“幸福少女选秀”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新一代“谋”女郎董洁也从这部电影开始为观众所熟悉。 《我们的荆轲》 (莫言亲任编剧的话剧作品) 观看指数:★★★★ 这是莫言首度结缘话剧的作品,由他亲任编剧,任鸣执导,青年演员宋轶、王斑主演的北京人艺年度原创大戏。 莫言说:侠客精神无原则,我对荆轲做了新解读 我对荆轲做了一种新的解读,使这个人物有着更加鲜明的性格,更高的人格追求,而这些都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逐步加深的。比如我们一想到侠客精神,就能够想到一诺千金、舍生取义等。但实际上在今天看来侠客是没有太多原则性的,往往是为了一种感恩、义气做一些事情,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此这部作品要超越这些东西,丰富荆轲这个人物。 戏,成就诺 《红高粱》为夺诺奖埋下26年伏笔 1976年,21岁的莫言参军后,当过班长、保密员、教员、干事等职,其中也做过图书管理员。1981年,怀揣文学梦的莫言开始创作,陆续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岛上的风》、《雨中的河》、《透明的红萝卜》等作品,真正让莫言大红大紫的是1986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三期上的《红高粱》,被读者推选为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 有关《红高粱》,值得述及的还有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新颖之处。莫言曾较深地受到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拉美作家马尔克斯的影响,从他们那里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他在《红高粱》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 此外,莫言在这部小说中还显示出了驾驭语言的卓越才能,他运用大量充满了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的层面上形成了一种瑰丽神奇的特点。 1987年,张艺谋导演,姜文、巩俐主演的电影《红高粱》拍摄完成,旋即在中国引发观影浪潮,该片总共得到400多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这在当年是个天文数字。可以这么说,早在26年前,一部《红高粱》已经为莫言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埋下了重重的一记伏笔。 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 “他非常有可能成为2012年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状元!” 据中国作家富豪榜创始人吴怀尧介绍,作为国内实力派作家,莫言曾经荣登2006年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当时的数据是来自以往10年来的统计,莫言以345万元的版税收入位列榜单第20名。当年的富豪作家‘状元’是以1400万位列榜首的余秋雨。之后直到2011年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连续6届,莫言均无缘富豪榜榜单。” 预测 有望问鼎中国作家富豪榜 这次得奖,对莫言的作品的市场销量影响会多大呢?吴怀尧作出预估说,“将会带来爆炸性的影响。非常有可能成为2012年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状元!”吴怀尧给出的理由如下:“首先,中国读者对诺贝尔文学奖非常熟悉、关心,甚至可以说有‘诺奖’情结,这是别的奖项无法比拟的。第二,毕竟,是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人。加之,莫言本来也比较有名。第三,这次媒体及网友的集体高度关注,为他本人及作品都作了非常大的宣传和推广。” 作协贺辞 欣闻莫言先生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表示热烈祝贺! 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据新华社 作家之言 麦家是他忠实读者莫言好比中国文坛许海峰 昨晚八点多,著名作家麦家发微博表示,“一个小时前还是天知道,现在我也知道啦,莫言得诺奖了,恭喜恭喜!当一个人斩获这么大的奖时,荣誉已不再属于他个人,而是他代表的语言、民族和国家!祝贺莫言,祝贺中国!” 早在名单公布前一天晚上,华西都市报记者就采访了麦家,记者问及他个人对莫言获诺奖的预测,麦家说:“在我看来,莫言是当代中国文坛中最有才华、最有贡献的作家。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界有一个火热的爆发期,莫言发表了大量的优秀中、短篇小说,为这股“文学热”贡献了非常大的力量,堪称主角人物。当年他的作品,出来一篇,我们追着读一篇,算是他的忠实读者。莫言获奖对中国文学是幸事,至少可激发更多人关注文学,哪怕是短暂的。中国文学已快被娱乐逼死了。” 麦家还说,“我们中国人向来是很在乎得到世界承认、认可的东西。如果有一个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坛上拿了一个公认的大奖,我觉得就像在奥运会上拿了金牌一样,你看拿到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许海峰,大家记了这么多年。”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阿来为莫言“连喝三杯”希望国人意识到文学价值 “我已经接了无数个媒体的电话。我正在给几个朋友喝酒,得到这个消息,我马上连喝三杯!莫言得诺奖,我真的很开心。其实,莫言得奖,我丝毫不意外,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这倒不是说我预料得准,而是我们都是从事同一个行业,对国内文坛的顶尖严肃文学的价值,是非常清楚的。” 阿来还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不管能否实现,但我真的期待,莫言得奖,能改善国人对国内当代文学的看法,真正意识到我们的文学价值和分量。”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 好友之言 魏明伦:莫言前几天答应为我写匾 “巴蜀鬼才”魏明伦在得知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后,非常激动:“作为朋友,我衷心为他祝贺。其实10月7号那天我们还通了电话,我请他和陈忠实为我的文学馆写匾,他也欣然答应了。” 魏明伦与莫言在相识之前就相互仰慕已久,两位文坛大家虽然平时见面不多,交情却很好。2010年是魏明伦从艺60周年纪念,莫言专门为他写了一幅六尺的诗词。“莫言的诗写得好,字也漂亮,那幅横卷我非常喜欢。”说到高兴处,魏明伦还为华西都市报记者念了其中的两句:“‘莫言举世无谈者,一见如故两幽魂’。这个幽魂啊,是说我们俩都是鬼才!”“莫言诗好、字好,这也是我后来想到让他帮我写匾的原因。”魏明伦说,“莫言的文学作品我也很欣赏,这次得奖为他感到开心。” 打破欧洲作家垄断局面 一场引发国人强烈关注的“诺贝尔狂欢”在昨晚7点正式进入高潮。 当晚,诺贝尔奖评委会将本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莫言,评委们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的魔幻现实主义,他作品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同时,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在读书版面报道了这则消息。报道说,在过去10年,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之一,他们用来打破批评家所诟病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把持的局面。 诺奖委员会:“他狂喜并惶恐” 昨晚,华西都市报记者也在诺贝尔文学奖官网上听到一段莫言接受诺贝尔组委会的访问音频。莫言在电话里说:“我从小喜欢读书,文学的方式最自由、最有力,我希望通过写作改变命运,我还推荐青年们阅读《生死疲劳》和《红高粱》等书。我一定会去瑞典领奖。” 据央视报道,诺贝尔奖委员会成员、文学奖宣布者彼得·英格伦说,在宣布结果之前,他就已经电话通知了莫言。英格伦对莫言反应的描述是“狂喜而又 惶 恐 ”(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在获奖结果公布后不久,齐鲁网撰文报道称,莫言正在高密老家看电视,他和家人包饺子庆祝获诺贝尔奖。在颁奖现场的中央电视台记者李晶思介绍,当时宣布结果的时候瑞典文学院现场已摆出莫言的作品。 低调现身家乡接受采访 自从成为诺奖热门开始,莫言的电话就一直处于“关机”或“无人接听”状态。随着公布奖项时间的临近,自10日上午开始,陆续有各路媒体前往莫言老家山东高密夏庄镇平安庄村采访。 昨晚9:00左右,一直躲避记者的莫言出现在高密凤都国际酒店贵宾接待厅,身穿浅色西服,面带微笑,接受来自国内外记者的采访,总共持续了约半个小时。 诺奖,中国人等得太久了 喜讯铺天盖地传来,微博上,莫言二字成了热门词汇,各种刷屏祝贺不断,莫言本人的微博,粉丝更是祝福声涌上。莫言发表于8月29日的一条微博,其评论数量也从此前的几百条,迅速增长到数万条。人民网发表评论说:“这一天,中国作家等得太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