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317|评论: 10

甘肃跳楼事件:现代版的人血馒头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6-26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肃跳楼事件:现代版的人血馒头



                     方强、强道逻辑


       百多年前,一名年轻的绍兴青年,远涉东洋学医,寻求救国梦。有天偶然看了一部电影,片中一名日本兵残忍地杀害一个中国人,围观的同胞看客几百人,不仅不解救,还满带笑意,全是那么冷漠与麻木不仁,这幕深深击中了他心灵深处。他认为国人之疾不在腠理,而在灵魂,遂弃医从文。这名青年就是如今课本中,当局刻意逃避并删除其文章的鲁迅,他的文字如匕首似投枪,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写出了人血馒头这样刺痛麻木心灵的文字。

       百多年后,甘肃庆阳,一名被禽兽般的班主任猥亵的高中生少女跳楼,围观的同胞看客依然甚众,他们在楼下拍照,并在社交圈中直播,不时发出欢呼和鼓掌声,甚至还怂恿和讽刺小女孩不敢跳,被看客讥讽的少女,最终纵身跳下了高楼,也跳出了这冷漠的非人间。我猜想,这名可怜的少女,至死都无法理解这世界为何如此凉薄,她还涉世未深,未能深昧这非人间的悲凉,就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许在生命的最后,她想终于解脱了罢。

       时间永是流逝。跨越百年的时间,这熟悉的一幕依然上演,这种麻木不仁和冷漠,依然流淌在国人的骨髓里,现代化的文明,无法驱赶野蛮人骨髓深处的原始与愚昧,剪掉了辫子的中国人,内心的辫子却永远在生长。看到这条新闻后,内心是无法言语的,想到了亚辛斯基的名言:不要恐惧你的敌人,他们顶多杀死你,不要恐惧你的朋友,他们顶多出卖你,但如果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在他们的讥讽与冷漠之下,这世界才会让你内心产生凛冽的寒意,抽离你最后一丝对世界的留恋。

       写文章前,看到新闻说当局已拘留很多看客。作为法律人,我想特别说说这个环节,我认为初衷虽好,但这是不恰当的。这些看客无论多么可恨,无论面目多么可憎,但这确实只是道德问题,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因为你无法用法律去规制无法量化的道德问题。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工具,不是万能的,比如说不能干涉道德领域。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法律就会肆虐起来,以后法律只要认为谁道德不端,就可以拿来制裁你,这就是思想罪的起源。所以我希望我的读者,可以大肆谴责这些麻木看客,但不要跟风去呼吁当局制裁那些无耻的家伙。记住,这只是个道德问题。

       在这个魔幻现实主义国度,经过几千年的文明绑架与统治驯服,历经上千年封建礼教的洗礼,以及近现代的多场浩劫,逐渐形成了趋炎附势、胆小怕事、自私自利、麻木不仁、冷漠处世的人性底色,这些早已成为人们尊奉的明哲保身处世哲学,造就了人们冷漠麻木的看客心态。这里崇尚少管他人闲事,特别是莫谈国事,那些“关心他事”的人的悲惨结局,足以让很多人计算到付出的成本,这里从小教育我们绝对别相信陌生人,从小教育我们警惕陌生人,所以无法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悲悯与同情心。

       这块土地的人们,每个人内心都活得很孤独,精神上的离子化状态,使很多人无法相信爱与恩典,无法产生悲悯和同情心,使之割断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这正是心理上冷漠的源头。我从事的职业,属于阅尽人性底色的工作。这些年工作过程中,感觉最深悲哀是,这土地上人与人间很难建立起基本信任。譬如:有的当事人想你帮他时,可丧失尊严地求你。一旦事情办完,可以转身就翻脸。只要当局丢给他一个馒头,甚至可以毫不犹豫地构陷你。在我代理的很多案子中,很多犯罪者在犯罪后,亲戚们所做第一件事,就是与他划清界限。我偶尔也会出于初心,免费去帮助一下那些困顿的人。但我发现,大多数人只要认为是免费,就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然,这种人性的大面积冷漠,其实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因为一个个人权益不能完全保障的社会,不关心公共事务总是比较保险。于是我们的社会有个特别的风景。那些老年人总是告诫年轻人明哲保身,他们往往行事谨慎,因为所有曾经行为不羁的家伙曾经为此受益。而很多年轻人经过关心公共事务的危险历练后,就会变乖了,我们很多人叫学聪明了。因此,冷漠也就成为这土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处世真理。

       冷漠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体现,如同乌龟进化出龟壳。所以,我会谴责跳楼事件中的那些冷漠者,但是我不赞成法律去制裁那些家伙,因为他们也是道德堕落的受害者,这种对悲剧围观的狂欢心态,事实上是社会公众在长久对公共事务关注被压制的精神压抑之下,所产生的畸形心理怪胎。所以,我们经常在很多许多悲剧事件发生后,会出现对悲剧的狂欢。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是用馒头去沾悲剧者的血治病,而跳楼悲剧里那些麻木的看客,是用他人的悲剧治疗自己的精神压抑。这两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同一回事。

       我的很多文章都强调悲悯心,这些年来,我发现很多人对人的理解很狭隘,他们对人的理解是:自己认识的人才是人。这就是丧失悲悯心的根本源头,我们常说每个人都不是一片孤岛,其意是说,这社会任何人的悲剧,从社会性能上来说,理论上都可以落到自己头上,你今天可以对跳楼的少女进行讥讽式的悲剧狂欢,那么意味着日后落难也会遭受同样的待遇,如果拥有对同类的悲悯心,那么就很难产生这种对悲剧的狂欢状态。

       在这个悲剧中,在楼下众多麻木看客的欢呼声中,楼顶上那位未能拉住女孩的消防员痛苦失声。大概这是该事件唯一看到人性美的地方。在这个凉薄的世界,总还是有一些温暖的心灵,有一些些微茫的希望,照亮我们前行的路。在一个精神贫瘠的地方,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走向世界,而是回归人类,真正的文明,是内心的丰富产生的心灵美,对同类有痛彻心扉的悲悯心。但愿这样的悲剧少一些,希望那些麻木的看客,在物质富裕的当下,别把灵魂给丢了。


      谢歌说事转帖微评:从强奸未遂的始作俑者班主任、到推卸责任的学校、视其为异类的同学、冷酷无情的执法者、以及大厦底下与直播中丑陋的围观人群,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间接让李依依走上绝路的凶手!比起悲剧更悲剧的,是对悲剧的无动于衷。比无动于衷更悲剧的,是对此兴高采烈。阿兰·德波顿在《新闻的骚动》中写道:“查阅新闻就像把一枚海贝贴在耳边,任由全人类的咆哮将自己淹没。”
      这个社会,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不缺思想者。向本文的作者“强道逻辑”致敬!!!看透这个世界,然后去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药》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悉悉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但是没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7的“八”字。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

“得了么?”

“得了。”

两个人一齐走进灶下,商量了一会;华大妈便出去了,不多时,拿着一片老荷叶回来,摊在桌上。老栓也打开灯笼罩,用荷叶重新包了那红的馒头。小栓也吃完饭,他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一面整顿了灶火,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

“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睡一会罢,——便好了”。

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钉的夹被。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赸11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她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痴痴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已死,作古于鲁迅那个时代,从此而后之百年再无鲁迅,哪怕穿越而来,也会嗟叹物是人非。避开树人之笔,就连他的脚也没有可立之地,哪里还能迈的动?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80626_044835.JPG

“侠客岛”的相关评论为何发布后又删掉了?不解。

发表于 2018-6-26 07: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社会想吃人血馒头的人已经没有了良心,犯罪的人更可耻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甘肃19岁女孩跳楼,冷血市民为何鼓掌加油?

                      洞见
月20日15时左右,在甘肃西峰市一酒店门口,一伙看热闹的群众,正在看着楼上一个19岁的女孩,这女孩站在酒店窗户外的窗台上,正欲跳楼,消防车也在楼下,令人震惊的是,当时竟有数百名群众驻足观望,并不时发出欢呼和鼓掌声。而这些冷血市民没有想办法去救这个女孩,却在发各种评论朋友圈在爆。直至傍晚七点多,女孩终于跳了下去,一个年轻的生命也就此消失…
据坠楼女孩家属发布在网上的资料,女孩名为李某奕,今年19岁,曾就读于庆阳市第六中学,在受到班主任的骚扰后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之后多次尝试自杀……直至6月20日。

面对一个即将逝去的同胞生命,围观者不是表现出焦急和同情,反而是纵容其轻生。作为一个常人,对于人类生命在瞬间的逝去会表现出巨大的伤痛,甚至失态。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面对生命在“眼前”逝去却无动于衷的“围观者”会被贴上“冷漠”、“无情”标签,会被舆论谴责的缘故。

更何况,李某奕的情况有所不同。她“跳楼”的行为开始于20日15点,最终跳下的时间是19:30,其间达4个半小时之长。除了当地公安、消防在紧急施救外,很多“围观者”变成了冷漠的看客,说出了“她怎么还不跳啊?”“死不了的”等不可理喻的话语。有视频显示,李某奕跳下后还有围观女子脸上满是笑容。

两年前,李某奕还是一名高三学生,正准备着高考读大学,如果不出意外,凭借她出众的外貌和智慧,或可有一个前景可期的人生。但是,因为在一次生病期间遭遇班主任罗某厚的猥亵,她的人生因此“反转”。尽管如此,面对不堪遭遇,她先想到的是找学校心理老师救助。可心理老师不当的干预,让她感觉班主任“丑陋、罪恶”。此后,李某奕无心上学,在2016年即尝试过两次自杀。点这里:反腐女神赵红霞出狱,真照曝光实在太美艳了!

近年来,每次看到跳楼围观的新闻,耳边总是回荡着“想跳就跳”、“赶紧跳吧”、“怎么还不跳”、“再来一次”、“有本事跳、没本事死”、“加油”……轻生,当然不可取,但是鼓励别人轻生,更不可取。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就是说,对于受苦受难的人,如果没有同情心,是就不能称为人。如今起哄的看客不仅见死不救,他们的行为甚至直接促成了轻生者做出跳的选择。要知道通常自杀者,常常是碰到极度悲伤的事情,难以承受意外的沉重打击才做出了错误的选但。但作为心智正常的旁观者,应当帮助自杀者度过难关,放弃轻生念头,珍惜生命。

不仅是围观跳楼者冷漠无情,如今见到有人失足落水时,人们冷漠旁观;街边行乞,当下还有几人相信那是山穷水尽的背井离乡;见到见义勇为者被歹徒报复殴打时,人们惟恐躲之不及……人心之冷漠,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怎么了?全社会的人心为何会冰冷到如此的地步?”

当这起看似不大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出来后,网友是一边倒地瞧不起那些围观李某奕跳楼的人,认为他们是无情的、冷漠的、麻木的。有网友甚至表示,“如果我的朋友圈有这种看客,马上绝交”。这或许是我们可欣慰的一面,因为至少还有很多人认为李某奕跳楼事件的“围观者”是丑陋的。

一百多年前,一群围观砍头场面的看客深深地刺痛了鲁迅先生的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余,先生毅然弃医从文,誓以手中之笔改造国民性。时至今日,这种看客现象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看看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新闻标题吧:“女孩公厕内被拾荒男子强奸,40余人围观无人制止”;“五龄童失足落入冰冷臭水塘,围观者上百无人施救”;还有“男子天桥上欲轻生,围观者催其快跳不要浪费时间”这样的报道。因此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围观”的社会,任凭一个老人躺在马路窒息而死,还是一位妙龄姑娘在出租车上被歹徒强奸,我只管“围观”。

更可怕的是,今天的中国看客们不仅见死不救,不少“看客”还热衷于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刺激,在他人的伤疤上再洒上一把盐。比如以欣赏别人的自杀表演,娱乐自己的心情。看到别人自杀,他们的心觉得快慰,甚至为自杀者终于跳楼而死,心里大声叫好。可能自杀者仅想用这个方式,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不管他们的目的是什么,至少他们是无路可走才出此下策。可能他们根本就不想死。只是这些无聊起哄的看客们,在他们的身后推了一把。

当所有人都只做看客时,于是,需要救助的老人慢慢的死去,围观的看客无动于衷;于是,需救助的落水者慢慢的溺死,周围是一群冷漠的看客;于是,跳楼者跳下,起哄者一片掌声。当我们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当成娱乐的对象,用别人的生命来成就我们的一点点快乐,人性已经冷漠到失去痛感的地步,人性已经沉沦到没有悲悯的程度。谁能保证自己不能变成弱势者?谁能保证自己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那么我们面对无人相助的局面时,还能这么冷漠?这么无动于衷?

对此有人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养了一大笼猴子,并宰猴待客。当客人光临时,他就会穿着白大褂领着客人挑选猴子。笼子里的猴子们摸出了规律,知道白大褂一出现,便会有一个同伴将一去不复返,于是猴子们非常紧张,都拼命地往后躲。当客人选中一只猴子时,其他猴子就使劲把它往外推。被推出去的猴子,明显感觉自己死到临头,因此完全不做任何反抗,一动不动地任人宰割。其余的猴子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眼看着这只猴子被杀掉。这样一幕场景不断重复上演,最终猴子全部被宰杀净尽了。

当你看到别人被强拆时冷漠,看到少女被强奸时围观,看到溺水者不去施救,看到交通事故不去抢救或助人时,有没有想过,你也许就是笼子中那一大群猴子中的一只?

辛斯基先生有句箴言:“不要恐惧你的敌人,他们顶多杀死你;不要恐惧你的朋友,他们顶多出卖你;但要知道有一群漠不关心的人们,只有在他们不作声的默许下,这个世界才会有杀戮和背叛。”

发表于 2018-6-26 10:4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真的是发人深省。看看这病态的道德观!

发表于 2018-6-2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下面那些看客要死的时候,我们也去笑也去说该死,看看他们又作何感想,都是一群畜生,这个社会怎么变成这样了,人家都被逼得跳楼了,正值青春年华,有辉煌的前途,人又漂亮,还没来得及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40年带来的丰富成果,就被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逼上绝路。这是社会的病态,确实应该下猛药了。

发表于 2018-6-2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盲目尊大 妄自菲薄 从洋媚外 好逸恶劳 欺软怕硬 无中生有 莫须有。。。。等等,太多词汇标签一时想不起来了。什么‘丑陋的中国人’‘什么人血馒头啊’直到现在,有什么改变么?我想应该是变本加厉了!崖山之后,咱们的中国在哪呢?

发表于 2018-6-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还有啥办法,找回中国,教育。可看看现在的教育现状,借用一句古词“难!难!难!”

发表于 2018-7-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杀人于无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