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成都市驿都大道3666号炜岸城交房三年以来,40-41栋米拉和洋房住户一直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共享炜岸城小区绿化。近日,双方互通的铁门却被洋房某些业主锁死关上了,米拉业主进入小区绿化的通道就此隔断。为此,双方已经连续三天晚上就开门还是封门,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为何打开了三年的铁门突然就被关闭了?还要从近日龙泉驿区规划局下发给炜岸城开发商的整改通知书说起。1月25日,经40-41栋住户投诉,成都市龙泉驿区规划管理局核实,位于40-41栋和洋房之间的铁质围墙系开发商违规修建,并责令四川炜岸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月3日前予以拆除。整改通知书下达后,40-41栋一些情绪激动的住户对该围墙擅自喷上了“拆”字。一石激起千层浪,洋房业主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不顾40-41栋住户的反对,索性将门用7把大锁锁上了。就此,双方的矛盾激化,相互争吵谩骂在寒冷冬夜持续到凌晨。
在这期间,双方业主均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情况和自身诉求。让人疑惑的是,为何一道小小的铁门的问题,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拖了三天都没能协调开发商物业解决?或许,从业主给街道办一个向姓的领导短信截图可窥见一斑。该截图来自1月31日双方冲突之后,街道办向姓领导答应第二天进行处理,从截图里面可以看见从下午3点开始,就有业主开始联系该领导,但多次联系无果。晚上双方冲突时,不知道这位向姓领导下午陪“领导”的会开完没,不知道双方在深夜寒冬中的相互谩骂和争吵他听见了没。
另外,让笔者疑惑的是,冲突现场聚集的警务人员却没一个能从中进行调解,在现场站桩式的隔开双方,任由双方对骂至凌晨。如此景象,让人不禁要问,如果出警仅仅是为了维稳的需要,那这个成本是不是也太高了点?人民警察的形象和作用是不是也太单一了点?
最后,本应该承担主体责任的开发商和保利物业,在系列冲突中却扮演着隔岸观火,充耳不闻的角色。任由自己的业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产生冲突。政府职能部门又为何对开发商和保利物业“打酱油”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的原因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以小见大,成都市龙泉驿区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处置此类事件的能力让人质疑。代表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公职人员素质确实有待提高。笔者认为,这7把锁不仅仅是锁住了双方业主的通道,更锁住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之门。
明天就是成都市龙泉驿区规划区限期拆除违建的最后期限了,愿开发商、物业和相关职能部门能拿出行动来,恢复炜岸城往日宁静,让双方业主过个和谐好年。
===========================
编辑备注:龙泉公话中心https://img.mala.cn/common/c8/common_2_verify_icon.gif于2月9日发表了龙泉驿区规划管理局、大面街道办事处关于此贴的回复,内容见2、3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