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王巴糕子 的帖子
"王八羔子"网友,说话还是要重依据哈,我也听说了一些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哟:
听说1,他们超长线平时根本没有多少旅客,但线路又要保住,平时都是"悠着"在跑哈,好不容易到了春运,盼个"以丰补欠,拉扯起来弥补损失",你却又"不明事理"的眼红,"没根没据"地乱嚷嚷。不应该哈!
听说2,今年春运巴中到海口、北京线旅客较“火暴”,3月几号了,每天都有3、4车人,但没有加班车愿意去,因为2月27号春运结束,票价降了,跑不好要亏损,搞得车站焦头烂额,天天为能不积压旅客发愁。为什么会亏呢?按一个跑了一趟海口加班的经营者计算:票价按475元(实际546元,除去3.42%的税和9.5%的站务费后),按载客46人(不含驾驶员),单边总收入21850元,加班车回程返空无收入(正式班线车回程有一些收入),往返成本是,加油7500多,过路费5600多,三个驾驶员工资2700元,(在海安)旅客和车辆转渡船费3000多元,运管罚款1500元(在海安过渡船转客时,运管要求罚款500元,其余为他们两个公务车每车加油1000元,最后讲成罚款1500元,否则扣车),算到结果还不包括修理费、生活费、车辆折旧,这还有得算吗?
听说3,今年春运结束后,山西省运管局向四川省运管局来函,投诉我市春运期间在山西省外借的40多台车,整个春运跑的是“血本无归”,最后一调查,这40多台车不属于巴中的运输企业所借,而是自己跟农村“黑站点”达成的“借车协议”,因为农村“黑站点”仅给他们结算每票300多元,这样回程返空,能不“血本无归”吗?照此看来,在高油价、高过路费的情况下,几年前的低票价客运车辆还能跑吗?
听说4,我听一位在山东青岛当包工头的朋友讲,他们那里建筑大工工钱达到400元一天,两夫妻打工一年,除去消费(并不是很节约的那种消费),最差也要拿回家10万元。
我想,大家还是要“将心比心”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