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原创·图文] 蓬安旅游专题报道专帖:2013年,蓬安旅游工作将有新亮点,值得期待,该帖每天更新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2 16: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拍摄的电影《水雨童话》在线欣赏:美女嘉陵江里裸泳版http://v.youku.com/v ...

邓老师:在你的笔下,我看到家乡的美丽是与众不同。在你的笔下,我看到我儿时的家乡。其实我一直都在关注你,关注家乡,希望能看到你更好的文字,让我们漂泊在外的游子一解想家之苦。敬佩你的人格,敬佩你对工作的执着,敬佩你对家乡人民的热情。希望你保重身体,建议你少喝酒。保重。

    感谢邓老师,感谢你的文章,感谢你的镜头。感谢你百折不饶的精神,孜孜不倦的工作。感谢你为家乡的旅游不遗余力的宣传,工作。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call::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未命名1.jpg
http_imgload.jpg
http_imgload (1).jpg
http_imgload (2).jpg
134831au8eva75ti5f7t5r.jpg
http_imgload (4).jpg
http_imgload (5).jpg
http_imgload (6).jpg
http_imgload (7).jpg
http_imgload (8).jpg
http_imgload (9).jpg
http_imgload (10).jpg
http_imgload (11).jpg
http_imgload (12).jpg
http_imgload (13).jpg
http_imgload (14).jpg
http_imgload (15).jpg
http_imgload (16).jpg
http_imgload (17).jpg
http_imgload (18).jpg
135109rm5lm6q1szd66khk.jpg
145926pd27qpdaccsbl12q.jpg
150713uffy4gc2cbfegh4o.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5: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群众代笔   为政府分忧   为古镇添彩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88岁老人陈道远也开张营业了

    2012年12月13日,笔者在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看见,家住古镇景区里的88岁老人陈道远也性质勃勃地开张营业了。老人告诉笔者,如今到蓬安周子古镇的游客越来越多了,在古镇里经营的商家逐日增多,为了增加古镇的文化气息,因此,老人决定利用自家临街的住房开展起了为群众和游客代笔的业务来了。老人告诉笔者,此举一是为增加古镇文化气息,二是为了方便群众和游客,三是为了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既有利于为社会继续发挥余热,又能够做到天天锻炼脑筋,有利于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了,不找政府报销医药费就等于不给和少给政府增添麻烦,一举多得,又何乐而不为呢。(邓四平摄影报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6: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群众代笔   为政府分忧   为古镇添彩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88岁老人陈道远也开 ...

                      炊烟里的周子古镇:让我们梦回久违多年的美好童年旧时光

                      邓四平2012年12月13日摄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3/171307s1lt1ljptft7q1lp.jpg
                                         告别炊烟
                                                               
                                                                      邓四平/文图


       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镇,都已经很少很少看见炊烟升腾了。真没想到,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漫漫岁月的袅袅炊烟,竟会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往事,甚至一种美好的回忆。
  记忆中,那袅袅升腾的炊烟带给我们是美丽而温馨的回忆。山野之间,绿树掩映之中,农家的屋顶上几乎同时飘起了炊烟,烟是乳白色的,很轻盈,很温柔,似翩翩舞起的长袖,如一路狂奔的马尾,又像点头哈腰的芦花。
  不过,在那贫穷而饥饿的岁月里,我们倒并不欣赏它的婀娜多姿,而最关注的是它们的升起和降落。在山坡上,牛背上、池塘里,我们的眼睛总是瞟着家的方向的炊烟。那个时候,炊烟是大家的希望,炊烟飘扬,心中不慌,炊烟不灭,生命不息!
  三十多年前,我家住在永兴公社裁缝铺里,父母每天忙着起早摸黑地缝制衣服,每日三餐煮饭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在了我们兄妹四人身上。一大早天刚麻麻亮,我们便和父母一道起床了,点亮煤油灯,走进厨房,一人负责“转灶”,一人负责烧火。烧火的人坐在灶前的矮条凳上,先挽上一小把稻草点燃,凑进灶膛里,小心冀冀地用火钳拨动,并轻轻地拉动风箱,再不停地往灶膛里撒糠壳,红红的灶火贪婪地舔着锅底,屋外便也炊烟袅袅了。
  “转灶”的人一般是我们兄妹中年纪较大之人,转灶是讲究程序的,看上去仿佛一件复杂的工程一般:洗锅、掺水、淘米、掺米下锅,并不时地揭开大竹锅盖用铁铲搅动,然后又盖上锅盖,很悠闲地站在一旁催促烧火的“烧快点!快点!”负责拉风箱烧火的人,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力气活,烟熏火燎的,呛得人眼泪长流,有时候,火大了,又烤得人汗流浃背,所以拉风箱烧火都巴不得自己能早日成为“转灶”的人,也恨不得立刻就把锅里的水和米马上煮开,便狠命地拉,有时用力过猛,连风箱门也会“啪”地一声拉脱,风箱隔板上扎的鸡毛便会飞出来四处飞散,粘得满脸都是,令人大笑不已。有时,当弟弟妹妹的我们也会偷偷地躲在灶台后堵住风箱后门上的眼,拉风箱气喘吁吁的大哥便会不停地自言自语道:“咦?风箱今天怎么这么重呢?怎么这么重呢?”
  二哥的菜炒得最好,并知道怎样炼猪油,何时才能放盐,勾芡,起锅,而且懂得豆腐不能放醋等等。因此,二哥在家便从不从事烧火的活路,只负责炒菜,真令人羡慕。 尤其是家中来了客人之时,父母便会吩咐二哥将灶上挂的腊肉,割下一小块来洗净了切了炒。最小的我便常爬上风箱去尝盐味,有时二哥只顾自己尝,我们其余三兄妹便会趁锅盖掀开的那一刹那,迅速地伸长筷子去夹,甚至用手去抓。在那时,我们好像从来就没有吃饱过似的,每天一放学,便争先恐后地往家里赶,大老远一看见家中厨房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心中便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温暖!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兄妹四人也都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了,那种厨房里一同生火煮饭炒菜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的情景也早已不再了。现在,我们各家的厨房里早已安上了干干净净的液化气灶具了,轻轻地一扭开关,淡蓝色的天然气火焰便柔柔地燃烧起来了。我们再也不为温饱发愁了!连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洗碗机、抽油烟机、消毒柜、微波炉、电饭煲等等,如今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厨房了!高高的一根烟囱中袅袅升起的炊烟离我们的生活愈来愈远了,每每想起那往昔岁月里曾经陪伴我们共同度过那艰难岁月的炊烟,我便倍加珍惜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炊烟和炊烟般美丽的往事虽然远去了,但走近我们的却是更加令人欣喜的现代化社会和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啊!
  再见吧,炊烟!……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7: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炊烟里的周子古镇:让我们梦回久违多年的美好童年旧时光

                     ...

好刺激好舒服好安逸:
15块钱让你全家大小坐上坦克车体验美国总统猎杀本拉登的感觉

欲租各式自行车骑游蓬安古镇新区请致~电:133,7824,5567  


      一个来~电,送车上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7: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刺激好舒服好安逸:
15块钱让你全家大小坐上坦克车体验美国总统猎杀本拉登的感觉

   游走浪漫爱情圣地蓬安,莲花盛开的古镇,水边绽放的城市:一路青山绿水,一路白云蓝天!

                                    (邓四平摄影)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1704aaiutzwre830peha.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2432r3bps26p5b53bbbq.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264011ggmuuz44phujuj.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013ssnsyr0kfvv955fb.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1363d6dvcfd3fui0pcv.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259jq66n6xztm7bj68l.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622y1hjg6iizgghh1n8.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746v1kd3fg12zg31d6s.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39164zzkhv07kzigqk74.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022zzjnjht3rowj9bzr.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351ajba7yaxbzsfj778.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613hht9jjrqy62zuzoq.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814416dcwow91cp2h5h.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4956x4jsbdd5kjldz4ck.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115c7yxczlnywcydazt.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2196y0oygcpi6jvp61z.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323knxkidsmr11dqqqi.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427uea4z6rj9ra18qai.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614u345bsdo32ut5a5i.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826rgh2pgamkfxlggrg.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05924zavk4mrr3vxr4zly.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10021d8jls1mm212jjl0o.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108/21/210246scy7yn3l1uczcsuo.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7: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游走浪漫爱情圣地蓬安,莲花盛开的古镇,水边绽放的城市:一路青山绿水,一路白云蓝天!

          ...

  一城山水似江南,万丈红尘寻真爱。 嘉陵江畔是故乡,醉美古镇老码头(美女精华帖)  http://www.mala.cn/thread-4745079-1-1.htm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8: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城山水似江南,万丈红尘寻真爱。 嘉陵江畔是故乡,醉美古镇老码头(美女精华帖)  http://www.mala.c ...


  川北农村,婚丧嫁娶,架地笼,蒸扣席,八人一桌,大碗盛肉,大碗喝酒,猜拳行令,热闹至极。宴席之中,打掌盘端菜的相帮弟兄高举掌盘穿梭于客人中间频繁上菜,上菜一次,那吹鼓手们便就唢呐齐鸣,进行“唢呐报菜”。上菜很有顺序和讲究,往往最后一道菜才是俗称“八大块”的腊肉蒸制的盐菜肉。盐菜肉肥而不腻,芳香可口,人人抢食,赞不绝口。
  烹制盐菜肉的原料有两样,一样是盐菜,另一样是腊肉,半肥半瘦的腊肉最好。盐菜又称水盐菜,一进初冬时节,萝卜丰收,将那红的白的萝卜洗净晾干,在菜磴上细细切了,切成条状挂在檐下晾干的叫“萝卜巾儿”。切成颗粒状的,放进篮盘里晾干之后,放进坛子里,拌上盐巴,腌制而成的就是水盐菜。一般要腌制十天半月才成,时间愈久,腌制而成的水盐菜更香更淳。
  接下来,第二步将腊肉取来,半肥半瘦的腊肉最好,洗净,放在锅里用热水稍微煮煮,除去肉中肥腻的油脂,然后才用菜刀将腊肉均匀地切成二指长宽一片一片的肉片,铺进碗底。再在肉片上面铺上紫黑的水盐菜,一般盛上大半碗最为合适。农村吃扣席,往往都是八人一桌,所以铺在碗里的肉片,只能是刚刚八片,既不能多,更不能少,少了就有人搞不成,要逗人笑话,说数数都数不清还是厨师呢。
  接下来第三步就是将盐菜肉碗和其他的蒸菜一起端进蒸笼里蒸了,农村办酒常常是架地笼蒸扣席,往往从头天夜里一直蒸到第二天天明,蒸笼上了气之后才会将大火减小,用小火慢慢焖。直到中午开席,才打开蒸笼取出蒸菜来,厨师就会将那盐菜肉碗上面再扣上一个更大的大土碗,一碗一碗地翻转来,那肉和盐菜就来了个底朝天,原先铺在碗底的肉片便扣在了扣碗的上面,“扣席”之名大致就来源于此啊!那翻转过来的盐菜肉,早已蒸得烂熟,一片一片整整齐齐铺叠在紫黑的水盐菜上面,金黄的肉皮,雪白的肉瓤,仿佛层层波浪随风漾开。那紫黑的水盐菜更是蒸得蓬松酥软,仿佛发酵一般,形成一个圆圆的“蒙古包”,散发出浓郁的咸咸的芳香,那整整齐齐铺叠的腊肉片仿佛草原上放牧的一群可爱的小绵羊。举筷轻轻插进那层层的“波浪”起出一块腊肉片来,那肉片在筷子上晃悠晃悠地打着闪,仿佛就要从腊肉片中间夹断了一般,但却又夹不断。吃进嘴里,那盐菜肉的肉皮很绵软,那雪白的肉瓤很嫩滑,吃起来就像吃软软的豆腐一般,肉瓤下面连着的瘦腊肉更是芳香扑鼻,吃起来,蓬松酥软,入口化渣,味道鲜美得很。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又会迫不及待地把筷子再次伸向盐菜肉碗,想再去夹吃第二块,可是一桌八人,一碗八片,哪里还会再有盐菜肉呢?但是吃席的人们连那铺碗底的盐菜也不会放过,用那做下饭的泡菜,一边吃,一边乐呵呵地说到:“水盐菜萝卜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川北农村,婚丧嫁娶,那八大碗的扣席上,水盐菜做的盐菜肉必不可少啊,就像唱戏一样,那盐菜肉就是宴席上的压轴戏啊。

http://img.mala.cn/forum/201212/13/190616mlic9i8i7amcq6a6.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蓬安,扎西德勒!

       2012年12月14日上午,两位藏族同胞游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邓四平摄影报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论坛的哥哥姐姐,欢迎您们到河边来吃鱼摆摆哟,蓬安嘉陵江野生鱼味道安逸得很!

        2012年12月14日摄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周子古镇码头

邓四平摄影报道2.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善若水,最美张薇:在北京的蓬安籍著名歌星张薇又添新歌《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http://yc.5sing.com/1511667.html

演唱:张薇
作词:谢秀琦
作曲:胡小喃
编曲:胡小喃
监制:樊孝斌

(童声吟唱)
老子曰: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都说你从源头来,
涓涓细流归大海,
悄然无声润万物,
点点滴滴亦是爱。

都说你从天上来,
滔滔奔流向东海,
千迴百转不回头,
飘飘洒洒荡尘埃。

谁说你柔软?
看那滴水石穿的气概,
谁说你任性?
看那春江月夜的情怀。

上善若水,
高低都自在,
直上云天济沧海。
上善若水,
落涨都精彩,
洒向人间都是爱。

141122v9y758gmw5y744im.jpg
224824dppyyyl5eiln5njy.jpg
225949mdm66vgwvgcuzni2.jpg
231445cjz4qy86org4j4ey.jpg
2248186lmiwli3wzptu4fe.jpg
2248226o0t806zfoggedg4.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3 1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强力进行风貌整治:掀起蓬安山水如画的盖头来
        
      为了让光临蓬安旅游的游客朋友们更好地欣赏到蓬安原汁原味原生态的自然美景,更方便地亲山亲水亲江,亲近与感受到蓬安自然山水如画般的秀美,针对前一段时间以来,在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江梓楼广~场,神龙泉瀑布小卖部等处私自乱搭乱建的露天棚布、棚子、简易帐篷等物,2012年12月14日下午2:30,在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局长奉勇带领下,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全体工作人员到景区内将上述业主乱搭乱建的露天棚子等物予以了干净、彻底、全部拆除,从此以后,出现在广大游客面前的将是一个更加亲山亲水亲近自然的景区新貌。(邓四平摄影报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冬月初二母亲去世,距2012年12月14日农历冬月初2的今天刚好是整整8年。深切缅怀母亲去世8周年,特发此文, 怀念我的母亲:


                                                            
布鞋情深  

                                                                                              邓四平/文
                              
        母亲离我而去已8年有余了。夜阑更深之际,思念漫上心头,总想寻点什么,聊作慰藉。翻箱倒柜,竟一无所获。倒是在不经意的高组合柜的最角落,觅到一双布鞋,掸落灰尘,捏在手里,仿佛掂着沉重的往事。
  我穿过多少双母亲亲手做的布鞋,怕是难以尽数了。其中有单鞋,有棉鞋;有浅口的,也有深帮的;有样式拙扑的,也有形式俊俏的。每次穿上布鞋,那种轻松、踏实和温馨,是现在的城里人远远无法体验的。每每吟咏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诗句时,我心里总有一种别样难过的感觉。
  记得23年前我在蓬安县城读师范那年,年迈的母亲在灯下连夜赶制,然后一大早就将一双崭新的布鞋塞进了我的行囊。我只看见母亲满布血丝的眼,心中说不出的酸涩。
  穿上母亲缝制的精致的布鞋,走在学校校园林荫小径间,踯躅在当时蓬安县城大街小巷的水泥路上,步履轻健,了无声响。不像城里的学子,一双油光滑亮的皮鞋,沿途敲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感觉踏实而温馨,一点儿也不张扬。我喜欢这样的生活,脚踏实地的生活。
  记忆中,那时老家蓬安兴旺区乡下的妇女们几乎人人都是会做布鞋的。会不会做布鞋,会不会打袜底,那时候也是老家的婆家衡量一个媳妇能不能干的一个重要标准。母亲命苦,我的外公是当地一个著名的裁缝,同时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阴阳先生。
  母亲是家中老大,很小年纪便跟着外公学会了裁缝手艺。做鞋子也是母亲的必修课程,童鞋,成人鞋;男鞋,女鞋;单鞋,棉鞋;应有尽有,装满整整针线笸箩。村里的大姑娘,刚过门的小媳妇,邻里婶子大妈,常到我家索取鞋样。用我母亲剪的鞋样做的布鞋,总是俊俏俏的,穿出去惹来一大串羡慕的目光。
  初冬飘雨飞雪时,母亲夜夜坐在火炉边,为新鞋上线。外面雨打瓦檐,雪扑窗棂。母亲对着昏花的油灯,长一针,短一线,手冻僵了放在火炉上烤一烤,继续忙到夜阑。有时鸡打鸣了,才上床休息,而我们早在梦里走过好几回了。
  一进腊月,在裁缝铺子里忙碌的父亲,在济渡高中读书的大哥、二哥、三姐还有最小的我,全家人的新鞋做好了。为使新鞋不夹脚,母亲给新鞋一一上栓,且放到阳光下晾晒。新年,我们穿上新鞋访亲串友,无论走到哪家拜年都免不了受到夸赞。
  穿着母亲做的布鞋,行走在蜿蜒的田埂路上,攀爬在崎岖的山道间,穿越过狭长的人生旅途,漫步于霓虹灯闪烁的街头,没有炫耀的足迹,没有夸张的足音,步履轻轻,行云流水,不滞不涩,划过乡村,划过都市,只留下淡淡的飘逸的足迹。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兄妹四人8年有余了。我常常生活在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里和泪水中。仅剩的一双布鞋,我也洗净了,贮藏起来,这是母亲留给我唯一的遗物。我只能让回忆穿上它,在遐想中,在思念里,走回梦里依稀的永兴乡村的老家,于黄昏灯前,在烟气腾腾的灶旁,在老屋繁荫的洋槐树下,在满园青绿的菜畦边,在波光粼粼的池塘岸,去看一看我那一生勤俭而瘦削的母亲。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4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004年冬月初二母亲去世,距2012年12月14日农历冬月初2的今天刚好是整整8年。深切缅怀母亲去世8周年,特发此 ...

圣诞特别推出:“山水如画”专辑音乐作品http://www.mala.cn/thread-5951502-1-1.htm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5 1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背起背包游蓬安,只因为买姚麻花   

                    (蓬安特产姚麻花  品高心诚达天下)

一次品味,一生回味——无法复制的巴蜀一绝  蓬安特产姚麻花
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摄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周子古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紧急通知:用过的火车票千万不要乱丢,因为自从实名制实施后!,你的信息都包含在火车票上,在火车票的右下方有一个图案!那个叫二维码,上面包含你很多信息,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上面的信息办卡、行骗、甚至勒索…把火车票撕碎或者把二维码销毁,方可丢弃!请转发一下!让你更多的朋友知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6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蜀著名赋作家冷林熙先生应笔者之邀义务为蓬安作《蓬安赋》

                冷林熙   2012-12-16 17:55
                                                          蓬      安      赋         
                                                                                  (冷林熙)

      宇有“二层四时”之别分(1),宙以四面八方为界辩。川蜀之东北,蓬安之古县。地处嘉陵之中游,形似伏卧之春蚕。东与营山渠县相壤,南接岳池广安;西邻高垟南部,北同仪陇交连。
      如斯蓬安,虽无口言与胫走,却有盛名而久传。春秋属巴国之地,史远于公元之前。汉初始置,起名“安汉”。梁武帝肖衍,取“相如”之称,并以其故宅设县。直至废县辖于蓬州,时为之明洪武年间。后于一九一三年度,则改蓬州而谓之蓬安县也!
      名古之县,文脉深远,先贤遗风,世代承传。“自古俊彦多入蜀,从来才贤秀蓬安。”早于西汉之初,公元179年,华夏之辞宗赋圣,司马相如,生于此县。唐代诗人元稹,书法家颜真卿,均曾留香此间。宋代文学家苏轼,理学家周墩颐,清代思想家姚莹,多有遗迹遗献。(2)而农学家兰孟九,哲学家伍非白先贤;藏学家张怡荪,数学家魏时珍,革命先烈王白与,均孕育于近现代之蓬安。古县圣地,毓秀钟灵,史实俱证,豪不虚言也!
     至若,昔往今来,星移斗转;黎庶孜孜而效贤,世风代代以期善。众志当以成城,执著终究涅槃。而俾使此蓬安之域,不外而首开文明盛兴之道,竞创而地兴百业勃发之机,有幸而人思继往开来之愿。
    于是,创新伟业而竞绘宏图画卷;造福子孙而索求深谋高瞻。“八景八胜”,(3)融聚着自然大道之普惠恩赐;古今奇观,凝结了蓬安民众世代之卓识远见。青山携绿水,交映以生辉;古迹偕新景,叠彩而化幻。“琴台夜月”,幽静与惆怅邂逅;“嘉陵晚渡”,诗情共画意合弦。“牛渚渔歌”,愉悦伴歆慰同乐;“五马排空”,磅礴俦奔放腾欢。“广慈晓钟”,不只感知凄冷孤寂;“马鞍樵唱”,岂料尽享雅致安闲。“石壁青云”,难收其绚烂多姿;“双蓬叠翠”,更著那葱笼萦岚。
“小佛山”群像,巧夺天工,早获别称“小乐山”。“拦江大坝”,气势恢宏,千里嘉陵通称冠。“龙角山”巍巍,纵横英武,美壮故土之江天。“大深南海”,玄秘幽深,令人神往而索探。“白云寨景”省级名区,避暑山庄爽而恬。“财神楼地”,旧址新景,民俗文化犹欣然。“百牛渡江”,盛况壮美,创意别致,舒心释怀;“周子古镇”,风姿倬约,倩如佳丽,引人谴绻!新老丽景日臻,彰显众心佑养盖世生态之宿愿追求;千米词赋长刻,尽展蓬安营造品牌文化之气势风范矣!(4)
     综之上述,此蓬安实无愧嘉陵江之第一桑梓;读之下章,斯胜地更堪称川东北之当首名县。


                    (未完待续,先你独览,祈以求证!赋圣之乡,不敢造次。谨待日后亲临就教!)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2-16 18: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巴蜀著名赋作家冷林熙先生应笔者之邀义务为蓬安作《蓬安赋》

                冷林熙   2012-12-16 17:5 ...

饮水当思源,为官要清廉:廉政文化走进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

     2012年12月17日上午8:30分,笔者在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神龙泉旁边看见新立有一块木牌子,木牌上醒目地写着“饮水当思源,为官当清廉”10个大字。据悉,这样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告示牌在景区夫妻树、濂溪祠、画圣~广~场、百牛渡江等景点均有分布,对广大到景区游览的官员和游客无形之中便起到了润物于无声的教育作用。(邓四平摄影报道)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