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上周末,在公园偶遇多年未见的好友大智,遂起意到茶楼闲坐。大智是我们这帮人中混得算不错的:大学毕业后进了一个不错的央企,后来又通过借调方式转入了组织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公务员,在我们看来他是风光无限。
大智说,他们很忙,最近连续4个周末都没有休假了。我也不好问他忙什么,怕违反他们的工作原则。大智很健谈,我们闲聊了家长里短,也聊了当初的大学生活。突然,大智叹了一口气,说:“唉,现在是联系人越来越多,但朋友越来越少啊!”
自从大智进入组织部,跟他联系的人就开始多起来。按照大智的说法,这一年主动联系他的人,估计都超过了前二十年。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同学、师长、亲戚、旧友等,甚至是一些似无关系的人。大智过年都不敢回家,回家之后基本天天都有人组织聚餐喝酒,拉拢结交,不甚其烦。
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抱着以后有事请托的目的,话里话外都带着恭维。可大智说,他其实在部门里面就是一个跑腿办事的,一没权二没势,真不值得这些人巴结。大智举例说,前几天,有个朋友的亲戚买房,想走点门路拿个低价,找到他希望帮忙介绍。大智看了下,那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想买的是整个市区最豪华的小区,一套房子下来得近千万。大智苦笑说,还真看得起我,我要是能找到关系,用得着现在为每个月2000的房租愁眉苦脸么?大智说话间透着无奈,现在有些人看病找医生想插队挂号、小孩升学想进好学校、家里亲戚邻里纠纷等等,都打电话给他,希望他找关系帮忙。可是,他一个也没帮。
“不是不想帮,是帮不上,也不能帮。”大智喝了口茶,对我说。
大智坦言,当前国家提倡反腐倡廉,从制度、监督、舆论等各方面对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会面对诸如上述的各种请托。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像他这种小公务员,夹在人情和制度之间,很难受。
金戈听到这里,深有感触。
现在很多人,一边骂着贪官骂着腐败,一边又各种送礼请托,以图办事方便。近几年反腐取得不错的效果,经常能从网上看到上至国家级、下至村官小吏被处理,甚至不含糊地说,这是金戈见识过最真格的反腐斗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腐败依旧存在,就好似野草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试问,腐败生长的土壤是什么?腐败蔓延的春风在哪里?
我们且不说制度、传统文化等高深的原因,腐败的土壤和春风其实就是“民”!
论坛上时常有些帖子,申诉各类不公平之事。可是你仔细推敲所述的事情原委,很多申诉人本身就曾通过请托官员的方式进行办事。比如论坛上有位老网民,为自己的执业资格发帖,可你会发现他曾经也试图通过给当地官员私下交易来保住他的执业资格。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且不赘述,以免得罪人。
或许有人会说,现在社会就是这样,不找关系办不了事。金戈想说的是,国家大力反腐,加强法制,不就是为了让大家按规章办事么?可民众如果还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从小的教育导致。
曾几何时,父母在教育小孩时,跟孩子说,以后好好学习,争取当上大官;曾几何时,父母教育小孩,在学校要巴结老师,在工作岗位上要跟领导搞好关系……你甚至可以在网上看到某某中学的学生干部搞腐败,赃物居然是一包辣条!!!
所谓言传身教,当每个人都默认腐败、走后门能给自己带来便利时,这种思想就会影响你周围的人,影响你的后代,进而蔓延至整个社会。
或许你还会说,我就是一个“民”,腐败跟我搭不上关系。可是请记住,今日的“民”,可能是明日的“官”;今日的“官”,正是昨日的“民”。
所以,如果真的支持反腐,那就从自己做起,无论你是“民”还是“官”。
和大智喝完茶,金戈我主动付了茶钱。大智说,你不会有事找我吧!我说,没有,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