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393|评论: 40

[原创]从6·5九路公交车焚毁事件议成都如何改善公共交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6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昨天早上上班得到9路公交车事故的消息,已经过去近18个小时了,白天想了很多,思绪比较杂,到6号凌晨一点,才系统的理了理思路。

  首先,还是为车上逝去同胞默哀!

  到目前为止,起火的原因还在调查中,尚不讨论,公交车自燃的消息也听说过不少,但为什么昨天9路的事件或死伤那么大呢?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

  一、死伤严重的原因。

  单纯就本事件来讲,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公交车超载严重,初步估计车上多达百名左右的乘客;二是该车系车窗全部封闭的空调车,把人困在里面出不来。

  先谈第一点,公交车超载的问题。公交车超载一直是个争议的焦点,根据最新道法,公交肯定也是不能超载的,但城市人口那么多,公交运力有限,不超载根本运不完。以前我一直是反对公交车超载的,毕竟违法,但后来仔细一想,这的确是中国特殊国情所致,没办法,必须超,因为城市人口太多,人流在那里,换句话说,既城市的客观交通需求摆在那里,这个基本是动不了的。从公交的角度来讲,是运力不足导致必超载,只有超载才能解决需求。这里我们得出第一个结论,公交运力不足。

  第二点,空调车车窗全部封闭。为什么空调车车窗是全封闭的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比较官面的理由是为了保温节能,同时也为了美观。深层次来讲,有三点原因,一是城市管理者为了面子问题,觉得全封闭的空调车有档次;二是车厂为了产品时尚美观好看,也愿意设计全封闭的空调车;三是最重要的,公交车的客户公交集团公司要求车厂生产全封闭的空调公交车。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能够决策定购什么样的公交车的人,和能够设计公交车的人本身是不会经常坐公交车的,由他们来决定公交车的造型本身就有点屁股决定脑袋的嫌疑,因为他们不会从最终乘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再说公交车为什么要求空调车必须封闭,这是从他们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如果车可以开窗,那么开空调的时候,必然会油耗更高,从而导致公交公司成本更高,这是他们不愿意的,所以他们一方面全部订购封闭式公交车,另一方面又把车的油耗和司机的业绩考核连在一起,司机本身有个窗户可以打开,自己不会闷着,为了少耗油多挣钱,一年中能不开空调就不开空调了,这样公交车平时闷,冬天冷,夏天热,气味难闻,毛病百出。所以公交车窗户是另一个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简单的开始,先说公交车窗户的问题,通过这次事件,没得说,除了常规安全巡检外,第一个措施就应该是换窗户,全部公交车换车可自由打开的玻璃窗,不要怕多烧点油,公交本来就是公益服务,乘客第一,安全第一。希望国家出台相关强制措施,不得生产封闭式公交车。

  在这里说说锤子的事情,很多人怪车上没得锤子,当然这也是原因之一。但真正想一想,在当时浓烟,大火,人挤人的情况下,小锤子能发挥大作用吗?显然不能,根本没法用,时间上来不及用。因此,这次9路事件不能把原因怪在锤子身上,锤子本身就是个很锤子的设计,不考虑中国国情,不考虑极少数国人素质。根子还是那个封闭式公交车的设计问题。

  再说说运力不足的问题。这是中国每个大城市都有的基本矛盾。运力不足,必然超载。但动力不足本身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方面有车辆载荷和线路安排的问题,另一方面有城市道路建设的问题。像成都这样,城区道路基本成型,总的能承受的车流量只有那么大,所有,有的朋友提的直接增加车辆是不现实的,不允许超载也是不现实的。不允许超载,只会有更多的人坐不了车,直接增加车辆,只会让交通更加拥堵。综合来看,只有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从硬件方面来讲,合理增加车辆,关键是设法提高单车载客量,笔者觉得其实双层大巴是个好东西,但目前越来越少,或者多开12米以上的大公交车。

  从软件方面来讲,主要是抓好管理组织调度工作。一是彻底深入的调查成都具体时段、具体区域的具体客流情况(总体上看,成都的客流量在时间、空间上都是很有规律的),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行车线路、站点设置、发车频率。二是加大投入,利用电子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实时监控成都所有站点客流情况。三是在一、二的基础上,创新车辆调度方式,设全域调度中心,打破公交车辆固定线路制,所有公交车采用电子路牌,跑几路线就是显几路,不再固定;在各区域保留应急车辆,一旦那条线路紧张,直接顶上,甚至可直接派空车至客流剧增点,将大量乘客摆渡至其它换乘站。

  另外,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成都搞的公交专用道成效不大,应改进,除了社会车辆进入外,主要是红灯路口太多,这才是影响运送效率的关键所在,所以,除了大力兴建地铁外,可考虑上BRT补充。但由于成都路窄、车多、人多、口子多,所以三环内不宜搞昆明、北京、杭州那种BRT,而是应该学习厦门的高架全封闭BRT,造价不高,却能在高峰时间快速运送大量人员,让每条线路都成为真正的高峰快线。同时,还能成为城市快速应急救援通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6-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官员们出门就是宝马奔驰,没有体验到老百姓挤公交车的滋味。。。官员们来上下班挤一挤公交车就好了。。。

发表于 2009-6-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命吧 中国佬

 

 

发表于 2009-6-6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厦门的高架全封闭BRT!

学习厦门的高架全封闭BRT!

学习厦门的高架全封闭BRT!!

发表于 2009-6-6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经常乘坐公交车,看见许多公交车的路码表都未转动,请问:"该事故公交车系2005年2月出厂的柴油空调车,已行驶27万公里。"包含了未接路码表的公里数吗?

发表于 2009-6-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共交通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福利性质的事业,可我们的官员们把他当做一种赢利性质,哪有不出事的道理。

发表于 2009-6-6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双层车!

发表于 2009-6-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人为还是自燃,空调车封闭的空间是死人的祸根。

发表于 2009-6-6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能够决策定购什么样的公交车的人,和能够设计公交车的人本身是不会经常坐公交车的,由他们来决定公交车的造型本身就有点屁股决定脑袋的嫌疑,因为他们不会从最终乘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发表于 2009-6-6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确实是从不坐公交车的领导为了自己的面子,将百姓们关在一个闷罐中受罪。我在担心,如果那个h1n1流行,我们的空调车将起多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的公交领导们,请你们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好好想一想,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和你们的面子相比,到底是谁重。不过你若是真不考虑人民,只管你的面子,终有一天,人民会找你算账的,人民的忍耐是有限的,如果再有什么事情发生,人民是不会饶过你们的,公交的领导请深思。

发表于 2009-6-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快地铁建设,该建高架还是要建高架,沿二环都建成高架

发表于 2009-6-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之所以脆弱源自社会的冷漠;

制度之所以懦弱源自政客的堕落;

发表于 2009-6-6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抓好实事求是的心态就对了。

发表于 2009-6-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xiaocai_1969在2009-6-6 13:32:00的发言:
支持双层车!

发表于 2009-6-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之所以脆弱源自社会的冷漠;

制度之所以懦弱源自政客的堕落;

发表于 2009-6-6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了哈,哎

发表于 2009-6-6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全体市民一人捐1元钱作为奖金,请全市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只有这些人才有公家的专车坐)用一周时间上下班全部同普通市民一样挤公交车,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公共交通之难、民生之苦!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