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hqw及各位中和的朋友,看了很多关于中和街道急需整治的帖子,我也发表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首先作为中和街道的居民,你们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中和街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市政中心、会展中心、领事馆区、天府软件园、天府新城等南部新城主要市政设施和商业中心距中和街道非常的近,中和街道一旦进行旧城改造,环境打造出来后,投资价值一定非常的高。 不幸的事,正是由于中和街道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交通不便、环境不好、街道狭窄、危房林立。中和街道自身是没有财政实力进行投资改造,而作为辖区上级政府——双流县政府,也不愿意在中和进行投资改造,原因是一旦今后成都市主城区外扩,中和街道很有可能并入锦江区或高新区,双流投入的资金就为别人做了嫁衣,与其如此,双流县不如投资在双流新城,至少短期内不会被成都市兼并纳入。作为成都市,现在需要将有限的资金应用到灾后重建、五城区的旧城改造、四大新城的建设当中,就是如此都是捉襟见肘,那还有闲钱和精力顾忌中和街道的改造工程。 所以,寄希望于政府投资,中和街道的旧城改造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那么作为有良好区域优势的中和街道,难道就没有投资公司有眼光在中和进行投资吗?答案是否定的。从2003年自今,已经有许多的投资公司和开发公司表示出了对中和的浓厚兴趣,但是一个关键问题让注重投资回报的投资公司来说,是接受不了的。老城区的房子,大多是修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狭窄的街道、密集的危房是老城区的特色,临街的铺面在2006年初,住户就已经将拆迁安置费叫到了1万5以上,而且大多数的临街商铺是几个到十几个平米,但商铺后面的住房弯弯曲曲有几十上百个平米,住户都要求按商铺价格进行赔偿。这样算下来,投资公司仅在拆迁安置与土地整理上的投资就要多支付30多亿,而且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拆迁安置工作做起来特别困难。这相对于南延线可以直接竞买的土地来说,投资风险就太大了。
投资公司进行投资,对于可控风险的项目和不可控风险的项目来说,绝对是选择前一种,虽然投资成本会更高,但是风险可以控制,利润可以预见。但后一种,也许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但风险不可控制,一旦遇到钉子户,拆迁工作进行不下去,前期投入被陷进去,周期一旦拖长,再有利润都会被拖得亏本,时间对于投资公司来说甚至于比金钱更可贵。
所以在2006年,兴南公司(兴蓉公司的前身)在进行过测量、调查、测算过后,毅然放弃了投资中和街道的改造项目。
所以,中和街道要改造,光靠政府、投资公司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住户不配合,旧城改造工作将会无限期的被推迟,中和的住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承受脏、乱、差,以及交通不便、环境不雅、道路不宽的情况。
另外再说一个情况,在2007年,双流县政府出台了两个政策,一是双流辖区内所有镇、街道,都能够申请1000万的风貌改造专项资金,进行旧城风貌改造,中和街道的申请被搁置了;二是双流辖区内所有镇、街道都能够申请搞一个5000亩的农业示范区,所有的镇、街道都上报了,全部批准通过,唯独中和街道申请试点的应龙湾农业示范区。中和街道两个申请的项目被否,原因不言而喻,大家心里应该都非常清楚了。
好了,罗嗦了那么多,这仅是我的个人一点看法,希望楼主和各位看官拍砖。
[em03] [em03] [em03] [em03] [em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