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928|评论: 103

请求取消空调公交车,请跟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的公交车在30多度的高温天气也很少开空调,把乘客当鱼在蒸太难受,是谁授权给司机不开空调的,乘客提意见也充耳不闻,特别是常坐的54路车,简直就没把乘客当人,司机车头倒有窗口透气,但整个车就那几个小窗口,其他乘客简直就是受罪。我建议大家跟帖,取缔空调公交车,沿用以前的老式公交车,即环保又不亏待乘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1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请求要顶

发表于 2011-5-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5-1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调车就该保持恒温,同时还要保持空气清新。

发表于 2011-5-11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交公司的钱钱到哪里搜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野道士的关注,这些交通问题真的很急人啊!

发表于 2011-5-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调车不开空调,还不如不要!

再次支持你!:handshake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1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空调车的初衷就不是为了给你开空调。

发表于 2011-5-1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空调车收费高于普通车,就应该开空调,否则是欺诈。

发表于 2011-5-12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区别,当公共交通以企业的性质服务大众的时候,必定是以利益最大化为主导的;如果以事业的性质服务大众的时候,必定是以公益为目的以名誉为主导。

发表于 2011-5-1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需要空调的时候不多,公交车应该在平时能有打开窗口透气,不要全封闭了

发表于 2011-5-1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取缔空调公交车,沿用以前的老式公交车

发表于 2011-5-12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11-5-1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收费降低

发表于 2011-5-1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调车不开空调,还不如不要!

:@

发表于 2011-5-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不晓得这些事关群众的"小事“,有莫得人来管哦

发表于 2011-5-1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官员们又不乘坐公交车出行管你百姓难受不难受

发表于 2011-5-12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空调车不开空调。还他MA2元一个人,闷都闷死了

发表于 2011-5-12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有其事,本人已经遇到几次了。

发表于 2011-5-1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得有部门切实负起管理责任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的通知 2010
      
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乘客可以拒绝支付车费:

(一)营运车辆上未按规定标明营运收费标准的;

(二)驾驶员或者乘务员不出具或者不配备符合规定的车票凭证的;

(三)装有空调设施的车辆在每年的六月一日至九月三十日期间和十二月一日至次年三月一日期间,以及在此期间外车厢内温度高于二十八摄氏度或者低于十二摄氏度时,未开启空调设施的;
....




上海公交改革回归公益 三上市公司淡出 2009-10-11 19:31

“上海公交的前两次改革学习“香港模式”,将公交运营推向企业、推向市场,但是公交行业具有公共性,公交业务往往需要借助政府的财政性补贴来弥补损失,一味推向市场必然会在公益方面有所缺失。”

公交市场化在解决了政府负担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随着上海城市的扩张,公交经营“利润至上”的弊端显现出来:线路配置不合理,部分线路车况差,发车间隔长,职工劳动强度大、收入少……由于涉及企业经营利益等问题,调整起来困难重重。

“公共交通作为公共产品,公共利益理所当然应放在首位,同时它也有‘产品’的性质,保持独立的经营性是必要的。”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教授表示,“上海公交由政府主导投资是正确的选择。”

“市场化后,其公益属性必然要被资本的逐利本性逐步侵蚀,上海市民不得不吞食公交出行成本高昂和线路不配套等一系列苦果,失去监管和控制的公交市场很不健康。”

“这次改革,将从各大上市公司剥离所有公交资源,确定模仿北京实行政府主导、财政补贴的方向。”

2006年,同样经历市场化困局的北京市政府提出:用公共支出的方式来购买公共交通服务,将原来对公交的补贴,改为政府对公交的公共财政支出。在这一思路下,北京巴士退出公交行业,将与公交相关的资产及负债重新交给母公司北京公交集团,作价13.88亿元,这项交易涉及110多条公交线路、6000多辆车。实施财政补贴后,北京公交费用大幅下降。以公交车为例,北京取消空调与非空调车的区别,所有车票1元起价,持公交卡的市民4折付费。

上海三次公交改革
每经记者 熊晓辉 发自上海
     1996年,为了解决市民“乘车难”的问题,上海推出以公交体制、机制、票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三制”改革:上海市公交总公司下属公司全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国企改革大潮中,上海公交行业不断引进外资、民间资本以及上市公司资本。当时的大众、强生、巴士等上市公司,通过购买股份的方式先后进入公交行业。这次公交改革,打破了行业“大锅饭”,引进了市场化运作方式,形成了竞争机制,提高了服务和管理水平,“乘车难”的矛盾逐步缓解,公交整体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2002年,上海公交启动了以理顺内部体制、建立公益性扶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和区域差别化管理,促进了行业发展。但在改革后,由于无序竞争引来了中心区线网密度较高,出现了客流较为集中的部分路段资源分散、运能浪费,而市区边缘线网密度稀疏,部分区域公交线路配套滞后等情况。由于涉及企业经营利益等问题,线路调整困难重重。加上受油价上涨、人工成本提高、轨道交通大幅扩容以及优惠乘车等影响,不少公交公司的经营也面临较大的压力。
     2009年3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公交改革方案。主要针对前两次改革后出现的问题,结合轨道交通和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公交线网与轨道交通的衔接、与大型居住区和重点民生项目的配套等,政府将为公交系统的公益性承担部分成本。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