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经历(记空山——临江行) 近段时间,在“巴山羊”和“草草”的倡导和引领下,不少通江论坛的网友们相继参加了暴走空山——临江活动,看了他们在论坛上的帖子和照片,也产生了实践暴走的念头。于是,在8月25至26日双休时,约了5名同事、朋友,商定了次行的目标是从空山通过一条新、奇、险的路线到临江,采取野炊、野宿的方式。 25日早7点,我们从通江乘车经陕西镇巴县的三溪、简池乡,12点40分到达空山街上。下车后随即参观了将军树和当年红军安营扎寨的刘家寨,下午2点半,我们背上准备好的野外生存帐篷、炊餐用具、口粮等行装,从空山出发,经空山林场北马寺工区、后坝村五社文家梁、四社张二湾,八点到达大骡马(后坝村三社铁雷坪),晚上在此宿营。我们借助郭义科家一块空地,打着手电搭起了3顶帐篷(郭家人很热情,主动邀请我们住他家里,尽管他们床铺不足,他们愿意到沟对面的人家帮我们联系,但我们是有准备的,也有违我们的初衷,他们也就没再坚持,只是坚持把自己从别处接来的5元1度的火电牵到能照亮我们宿营地的地方),安顿好后,郭家读六年级的儿子打着手电带我们到井上去准备洗洗脸、擦擦汗,几个十分讲究的年轻人还想洗个生态冷水浴,可到井边一看,井底仅有一大碗水,小孩说渗到后半夜能渗两桶水,我们一听,只好坚持忍受一夜,第二天到峡谷再洗了。可憨厚的郭家人坚持将他们仅存的食用水给我们烧了洗脸水、烫脚水,准备了第二天出发的饮用水,并给我们煮了一铁罐南瓜稀饭,我们就着自带的干粮、成品菜,简单地吃了一顿。10点,火电就停了,我们借助月亮和满天繁星的光芒住进了自己的“小屋”,准备就寝。本以为经过半天长途坐车和5个多小时的行走,大家都有点疲倦,可能很快就能入睡,可或许是因为首次在野外宿营,而且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我们都是久久不能入睡,深山的夜格外寂静,静得让人恐惧。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睡着后又会被荧火虫在帐篷上轻轻地一碰而惊醒,后半夜我们总算睡得踏实一点了,可突然被一阵大风惊醒,睁眼透过帐篷的后窗一看,天空星星跟月亮都被乌云遮住了,很快大雨就要下来。我打开手机一看,是早上4点,10分钟后,下起了大雨,我们的帐篷虽是防雨的,且底下备有防潮垫,但由于雨太大,透过后窗和前门的拉链处,雨水还是进了帐篷,我们只好起来防洪。40分钟后大雨停息,大家把各自帐篷里的水从防潮垫下面放出去,又开始睡觉,几位年轻的同事很快睡着了,我再也没睡着。好不容易熬到6点,天大亮了,我便起床到下面的沟里寻找洗脸水,但沿沟走了约100米,只见到几处深潭里有点象是腐蚀了的水,我捧起一闻还有一股臭气,根本无法洗脸。在沟边的树上,我将树叶上的露水抖在头上,梳理好自己的头发,待我回到住地,他们几位也起床了,郭家男主人也起床了。我们迅速打点自己的行装,灌上头天晚上郭家为我们准备的凉开水,7点半钟,带上主人为我们准备的杵路棍,告别主人并在主人的指点下继续我们的行程。我们顺沟而下,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穿行2个小时到达空山乡青龙村五社杨家扁,带的水喝光了,我们就到一户叫冯定华的人家去要了开水,并打探了线路,主人给我们每人烧了一根嫩玉米,啃着香喷喷的烧玉米,在冯定华的指点下我们往下一个目标——临江丽峡的源头龙洞河挺进。在密林中穿行一个多小时后,我们下了河。可路走错了,我们到了龙洞河的上面,已经12点了,大家也饿了,就在河滩上准备午餐。大家有的拾柴,有点支灶台,有点洗锅碗,一个多小时后,米饭熟了,从空山老百姓家中买来的生态老腊肉、自带的腊香肠也煮熟了,拌了一盆鲜黄瓜,就着自带的香辣酱、榨菜,大家饱餐了一顿。这时已是下午2点多,天空忽然乌云密布,我们立即起程原路返回半山腰的主干道,前行约200米后又朝着老百姓指点的龙洞河的位置向河下走去,到了洞口处还没来得及观看美丽的风景,却被阴森恐怖的环境吓住了,并且因多年无人去过,过去的羊肠小道早已没了踪迹,我们找了好半天也找不到通往对面夏家湾的路。正焦急时,老天也来惊吓我们,下起了大雨,为了安全,我们只好失望地原路再返通往临江北山村的路上,时间已到下午4点了。大家也被几上几下折腾的筋疲力尽,带的水也喝完了,周围半面山根本没有住户,找水很困难。还好,因为刚刚下过一场阵雨,路边草丛中一个石窝里蓄有约半碗水,我们便用一条毛巾吸干窝里的水,6个人轮流用它滋润嘴唇,稍事休息,又继续前行,要争取在天黑之前走出深山。我们沿着这条路在山中穿行,又走了一个小时终于见到远处有玉米地,估计会有人家,大家看到了希望,加足马力前行,5点半终于在青龙村张三坪找到了一户姓冯的人家。在冯家喝足水,把我们带来的蓄水工具灌满,请了一位老人给我们带路,我们又经临江北山村3社张家河,翻尹家梁,一直向伍家河行进,八点钟终于到达伍家河,本打算在此宿营,可大家第二天要上班,只好托当地老百姓为我们联系车回城。9点多,联系的车到了,我们告别老百姓,告别大山,登上了返城的汽车,27日零晨0点40分,我们安全地到了家。 这一行大家虽然辛苦,但感慨还是颇多。特别是一路目睹了大山区老百姓的生存环境(水源奇缺;5个村不通电;很多老百姓还不知电视为何物;不满10岁的孩子,每周步行往返7、8个小时到空山小学上学等等,好在本届乡党委、政府为民、务实,组织百姓修通了几条村道,目前正在冒着酷暑安装通电线路,解决无电村照明),大家感到我县扶贫攻坚、解“四难”的任务依然繁重,倍感贫困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艰巨,更感到对机关干部职工、城镇青年、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的意义重大。我们一行6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家都感到不枉此行,终身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