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3|评论: 0

为“不陪同调研”硬杠杠叫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月18日,资阳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细则》,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条规定》、市委市政府《十条办法》,细化23条“硬杠杠”,要求全市组织系统要走在改进作风的前列。在改进调查研究方面,规定部位会成员每年主持专题调研不少于2次,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除部长到基层调研外,县乡党委“一把手”、组织部长一般不陪同调研。
最近,在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我省“十项规定”指引下,资阳市委市政府也不甘落后,市委组织部门更是走在改进作风的前列,为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设置 “硬杠杠”,要求部机关干部改进调查研究,不陪同调研,减轻基层负担让我们禁不住为之叫好!
俗话说:“上面来个人,走路卷起尘”。虽说这不中听,也颇显夸张,但多少映照了过去一些地方存在的“层层陪同”的情形,也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此的反感。说到底,“层层陪同”唱的是虚功,图的是虚名,贪的是虚荣,冒的是虚火。这不仅给陪同者带来经济、工作压力,而且被陪同者也不一定能从中获得真正有用的调研成果,自然会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使基层调研流于形式,疲于应付。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条规定》以及市委市政府《十条办法》的出台,均剑指这种“陪官文化”。而市委组织部出台的“硬杠杠”,更是率先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践行路径进一步落到实处。   
当然,把“规定”落于实处,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养成习惯、形成文化,尚需监管逗硬,更需措施跟进。 对违规行为如何处理,如何防范“陪同调研”再次出现等问题,更要使之规范化、常态化。同时,制定标准、细化措施还要进一步明确,具体操作更要凸显可操作性、灵活性,比如在下基层调研我们不妨在率先垂范之后,再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在原则不动摇,具体工作中多讲究一些策略和技巧,不妨多搞一些随机式调研、暗访式抽查等等。
各级领导干部做到“下基层脚步轻脚印深”,在不干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的情况下,轻车简从,深入群众,多关注群众的冷暖,多到接触基层“地气”, 呼吸基层的空气,聆听群众呼声,将群众的反映作为自己工作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才能更好地为基层群众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