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阴姿勃勃

[原创]无耻的上访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29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为了平息上访风波,构建和谐社会,严令辖区内各镇乡必须派人随时看住这些上访户。于是,各地每日派人守住上访户,还要日日陪笑,遇到中央、省上、市上有大型会议或活动时,更是对这些上访户大献殷勤,送这送那,带他们出去旅游。只希望他们不要上访!----为什么会这样?

  1,对楼主单方面的情况表述表示严重怀疑!

   2,对楼主的立场和态度表示严重怀疑!

   3,对楼主的用心和人格表示严重怀疑!

   支持20、22、23、25、26、27、28楼的观点。

 楼主所述太奇怪了,难以让人相信。

  

发表于 2007-5-29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众表示:中央的政策是很好,让受冤屈的群众有冤有处伸。可是过火了,不分有理无理,只要有上访,一律发回,一律交给地方政府。这就造成上访大于法律,上访大于道德,甚至上访成了一些人的生活之道!造成地方政府财政空虚,就连工资都发不起,真正需要政府帮助的人根本得不到帮助,拨给我们的扶贫款全部都给了他们,把他们当老人一样供养。真是个无底洞啊!

[em03]

发表于 2007-5-29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      支持.不能也不准用大家的钱去买所谓的平安

发表于 2007-5-2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诶,人不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

楼主,你是什么身份,给大家说清楚,可能更让人信服!

发表于 2007-5-2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exo-cel在2007-5-29 13:58:00的发言:
[em04]     
  支持.不能也不准用大家的钱去买所谓的平安

  平安是谁的平安?这难道不是腐败分子的平安,作恶者的平安?!

  我认为应还上访人员的一个公道,按法律来,一视同仁,如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是正确的该解决就解决,但政府不应包庇腐败分子和作恶者,我看这样就不会出现现在的上访大军了。

  我痛恨为腐败分子或作恶者摇旗呐喊的枪手!

发表于 2007-5-2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9 18:01:29编辑过]

发表于 2007-5-2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txguo在2007-5-29 15:19:00的发言:

你写的有些自相矛盾,如你写到"当然有些确实是有困难,有冤情,值得同情",那政府为什么长时间不纠正?这是为了什么?是谁的错?是谁造成的这种错?为何国外一些国家没上访制度,社会治安却比我们好?至于何时上访怎么上访,那是上访人员的方式方法问题。我辩论贴放出来后再修改就没放出来。回答最后你问的问题,你说对要饭的献不献爱心与关于上访的问题应没多大关联。

发表于 2007-5-2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耻

无耻

发表于 2007-5-2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2][em01][em04][em05][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7-5-29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此文章后,我发现本贴有很大的漏洞!看来楼主要么就是腐败分子,要么就是枪手!

    看来你已发现论坛的威力,你的动机很明确,你要痛下杀手了,你要经过网上造势后再把黄远萍弄来治安拘留或弄来判刑,或弄来作什么精神病鉴定之类的吧!

     1、“黄远萍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于是开始到北京上访。
   

雁江区领导知道这件事之后,派人将黄从北京接回,好言相劝,并为其报销了来回路费,还派人送给其家一袋大米,一桶花生油。黄远萍一家至此大彻大悟:原来上访还有如此好处啊!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上访之路。

试问楼主,这是什么样的“甜头”?“一袋大米,一桶花生油”能管几个钱?这点东西换成钱有多少?我们这个地方也都守、追过上访人,我也亲自参与守、追过上访人,我也亲自上访过。其实上访人的花费比这多得多。

2、“2006年之后,黄远萍不再满足,东峰镇领导不得不责令医院每日给其丈夫35元钱,一包烟,每周上其家看望,还得带上一瓶酒。但黄远萍仍然三天两头跑到她本来不会去的地方,让东峰镇负责她的人跟着到处跑,到处寻找。并且扬言,老子就是要整死你们。”

政府何时低三下四过?如是楼主所说,为什么政府不召开有广大群众参与的公开听证会并以公开听证会的形式进行仲裁?这是明显违法上访、缠访、无理上访,是法律能明显处罚为何不处罚?这里面没有其他隐情吗?

3、“20073月,雁江区领导到黄远萍家做工作,希望她不要继续上访。黄远萍提出,要政府赔偿其430万元,她就同意!雁江区财政本来就让这些事情弄空了,根本不可能答应如此无理的要求。

此说法简直是胡扯!财政是“这些事情弄空了”吗?我看是被你这类人吃空了的吧!就按楼主以上说的东西去计算,上访人究竟花了政府多少钱?

4、“提起黄远萍,周围了解内情的群众无不切齿:我们东峰镇的扶贫款都给她一家人了,太无耻了,她一家人什么也不做,每月自然有人送米送钱!工资比我们累死累活打小工的还高。人家一张老脸每天都要用洗面奶,还要抹大宝!拉屎用的都是盒装纸,真TM爽,老子哪天也去上访!当问及他们是否真要上访以博取利益之时,这些群众立刻摇手:我才没那么不要脸呢,让子孙后代都抬不起头!

我看是你提起才“无不切齿”吧!

5、“群众表示:中央的政策是很好,让受冤屈的群众有冤有处伸。”

这话简直是在放屁!

6、“类似案例在雁江区还有很多!

吹牛不打草稿!

[em03]

发表于 2007-6-6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

发表于 2007-6-6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来老祖在2007-5-3 12:39:00的发言:
狗日的一颗耗子屎整坏一锅汤!把那些真有冤情要上访的人连累了。这种人渣应该清除掉!

[em09][em09][em09][em09][em09][em09]
发表于 2007-6-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3][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上来看看网友们的发言,才知道关注此事的人这么多,而对此事持怀疑态度的人也是非常多!在此,我澄清一下,此事千真万确!我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做生意的人而已,我的字里行间,很多对政府的不满,难道各位看不出?之所以要写这个事实,是出于对雁江的担心,长此以往,愿意上访(甚至随意上访)的人必将越来越多!社会如何和谐,永远不可能!难道大家愿意看到天下大乱?

另外,我又听到东峰镇老百姓(我家就在东峰镇,每周六要回家)谈论,笑死人了。看守黄远萍的几个人晚上通过电话得到房主同意后,在她家(实际上不是他的家,他家在伍隍镇,这个房子是当地一户农民的,免费给她住,目的是帮忙看住房子)打牌打了一个通宵,次日黄远萍算帐,四个人要算四份电费,一个25瓦灯泡,一共收取4度电费用,每度电1元(实际5角),弄的这几个家伙哭笑不得,但又不得不交。

最近,看到黄远萍实在无耻,房主打电话要求她搬出去,周围群众也觉得她一家早该走了,甚至有人指责房主,为什么要把房屋白白给她住?

那些不相信的哥们,你们完全可以到雁江区东峰镇去问问当地百姓,看是否有人会觉得他们冤?看是否有人同情他们?黄远萍有三个女儿,都很年轻,不信的哥们可以去问问当地百姓,看看是否有人愿意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2 9:22:44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6-12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的一切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只能说:不信的兄弟,你们可以到东峰镇问问当地百姓,事情就完全清楚了!用不着对我进行人身攻击!正因为这篇文章的初稿对政府攻击过多,发到哪里就在哪里被删除,所以改了一些,想不到竟被大家攻击,没办法!

发表于 2007-6-1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阴姿勃勃”,你说“群众表示:中央的政策是很好,让受冤屈的群众有冤有处伸。”

  如熊亮事件已被证明熊亮是绝对正确的了,可熊亮事件还没有得到解决!这还是“群众表示:中央的政策是很好,让受冤屈的群众有冤有处伸。”吗?

发表于 2007-6-1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阴姿勃勃”,上访人员的处境本来就很艰难,你不该对上访人员落井下石。顶上去让别人看看。

发表于 2007-6-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阴姿勃勃在2007-6-12 8:37:00的发言:

  你主贴的意思太明白不过了,你辩解再多也是空的。

  你在短信的里说到“但你不能怀疑当地百姓的判断力和智商!有机会你到雁江区东峰镇问问当地百姓,那时你还要骂我,我绝无任何怨言!”

  现在的群众基本没有话语权,舆论全操控在党和政府,如媒体猛曝光的熊亮事件,因对方也接受采访已证明熊亮是绝对正确的。在媒体猛曝光前,主流舆论把熊亮的名声弄得特别的烂,绝大多数人对熊亮都是进行指责,当媒体猛曝光后,于是主流舆论马上发生逆转。

  上访人员的生存环境很差,可你却还要去恶意攻击。如熊亮事件,名声被组织搞烂,还把熊亮及其兄弟熊筱天列为本单位的不稳定因素和国按名单。

  你自己去学习一下《信访条例》什么是信访?如群众想法真是错的又能不能上访?

  新《信访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发表于 2007-6-1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的一切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只能说:不信的兄弟,你们可以到东峰镇问问当地百姓,事情就完全清楚了!用不着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