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有200多处名胜古迹,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今年3月份开始,当地政府开始规划修复阆中文庙,工程上个月已经开工。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阆中文庙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修复工程的招标建设过程中,不仅施工单位不具备文物部门颁发的施工资质,至今,双方还未合同。
记者:这就是那个文庙是吧?
现场施工人员:是,现在很破旧了,修复一下,刚开始。现在挖土,到了晚上要运土,白天不允许。
在阆中古城火药局街,文庙附近已是施工重地,院子里挖开了几个大坑,沙石、泥土遍地都是,刚刚采购来的100多棵旧木头排在墙角。号称"老艺人"的当地木工告诉记者,上个月工程开工,大概明年十一可以竣工。阆中文庙是南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上报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保单位时,当地还曾考虑把文庙纳入古城古建筑群,申报省级文物。现场施工甲方代表,阆中市住建局的代表马微说,文庙修复及配套设施复建工程在今年下半年公开招标时,因为程序不合法,就有过波澜。
马微:我们当时开标的时候,在南充。当时的第一名是北京房修公司,招投标保证金没有打到指定账户,按照招投标文件的规定是打到四川建设网上,这一家的保证金打到我们政务中心去了。就因为这件事情以后,把第一名废了,通过招建委和市里主要领导反复研究决定,确定第二名四川泰龙公司。
公开招标确定了一到三名中标候选人,最终第二名四川省泰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了工程施工方。采访过程中,马微给记者出示了四川泰龙公司的施工资质证明--由四川省建设厅颁发的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
马微:资质符合规定才能够中标,开标的时候有个专家评审团,首先审查它的资质。企业如果不具备资质,他也不会来投标,这种属于原则性的。
实际上,在最初的招标公告中,阆中市对施工企业提出的要求就是拥有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即可,当地关于资质认定的说明,文物部门却不认可。四川省文物局文保处工作人员胡科科说,建设部门的规定不适合于文物保护单位。
胡科科:文物保护单位是纳入了文物保护法的范畴,所以它必须要有文物部门颁发的相关资质,我们文保单位,国家文物局有专门颁布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在这里边对文物保护工程承担单位的资质、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详细的规定。
按照规定,像阆中文庙这样的市级文保单位,承担其修复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具有文物部门颁发的三级施工资质。
胡科科: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监理都必须要文物的资质单位去做。市保的话,施工就三级就可以。
不过,四川省文物局提供的具备资质的施工企业名单中,并不包括阆中文庙的中标企业--四川泰龙公司,恰恰其他两个中标候选企业具备资质。胡科科告诉记者,文物身份特殊,不管哪个级别,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规定,修缮工程、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的立项与勘察设计方案等都要履行报批程序,先报批再招标建设。
胡科科:做任何的文物保护工程之前,都是要编制完成文物保护规划。比如省级文物保护规划肯定需要省文物局批准通过,而且要报省政府公布实施。其次,要组织专业资质单位编制维修保护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也要报批准,同意之后才能够进行实施。
关于项目报批环节,阆中市的程序似乎并不合规。记者向阆中市文物局副局长刘富立咨询报批事宜,对方回复,该项目上个月已经获得南充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批准。不过,工程公开招标是在近半年以前,工程获批的时间几乎和开工时间一致,项目先上马,再报批文物管理部门批准,这是阆中在文庙修复项目上选择的操作流程。
刘富立:批准啦。
记者:大概什么时间批准的?
刘富立:上个月吧。
记者:11月份批准的是吧?
刘富立:对。
公开资料显示,这一项目总投资超过1900万。现场施工甲方代表,阆中市住建局代表马微透露,因为施工方案尚需调整,开工已20天左右,至今项目业主阆中市住建局还没有和施工方四川泰龙公司签订施工合同。
记者:合同是不是还没签呢?
马微:正在商议里面的一些具体条款,有几样东西要变,一个是室内材料,第二,总体布局,这边有个围墙摆不下。下一步要开协调会,他们要做变更,变更过后才会签。(记者 刘黎 刘涛 贾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