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61|评论: 1

[交流共享] 【名家说戏】 陈巧茹:创新为更好传承 ( 成都报道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8 00:06 | |阅读模式

     陈巧茹:创新为更好传承

                                                           来源:成都报道   2012年07月27日09:38


  一台戏,如何从传承到创新?一个行业,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取得突破?陈巧茹对《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这出传统剧目有着怎样的创新思考?这不仅折射出川剧的发展路径,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见到陈巧茹的时候,她正在锦江剧场《鸳鸯谱》剧目的排练现场忙碌。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成都市川剧院每年都要进行传统节目的排练、演出,以便将这些经典剧目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传承  2012年的夏天,成都市川剧院为蓉城川剧迷们送上的这台《鸳鸯谱》爱情剧目,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随着演出时间日益临近,导演陈巧茹对演员们的排练要求更加严格了。除了在排练过程中的及时提示、排练之后的精彩说戏,还亲历亲为地纠正演员们的手、眼、身、法、步,言传身教间期望殷切,关切备至。
  “戏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必不可少。”陈巧茹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的理念、人生的价值观都在发生改变。不过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将我们的文化传承下来。我们有责任将这种包含了文学、美术、唱腔等很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形式,很好地传递给身边的年轻人、以及小孩子,让他们从小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尽管已经是“二度梅”得主,但作为导演的陈巧茹为了精益求精,原汁原味地传承这台剧目,特地请来了年近七旬的川剧前辈廖小宣老师做现场指导。“现在流行很多的快餐式文化,对年轻人、特别是下一代产生了冲击。外来文化的信息量非常大,很多小孩子只知道麦当劳、美国大片、迪斯尼,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什么?别说小孩子,就是很多年轻人也并不是很清楚,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对下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不能忽略的责任。在国家倡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更需要我们从业人员传承和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加繁荣。”
  创新  尽管是传统的保留剧目,但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因循守旧。“现在的许多年轻演员对传统剧目都看得很少了,需要以老戏来进行锻炼。”陈巧茹说。
  戏剧讲究多看、多听、多演,为了让年轻人在老戏中找到“戏路和感觉”,今年的《鸳鸯谱》一改往年新老搭配的“老带新”形式,全剧几十号人,特别是主力演员阵容,全都启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非常年轻,专门为年轻演员打造一台剧目这还是第一次。”
  除了人才的梯度培养,陈巧茹还大胆进行戏剧形式、剧目思想内涵的的创新。《四川好人》、《欲海狂潮》都是中西结合的戏,《马前泼水》展现了很多具有现实思考意义的内容,是一个以最传统的剧目来观察、展现社会发展现实的一种创新。“很多事情不光要思考,还需要付诸行动。与其在几年过后后悔‘当时真应该去做’,还不如现在就将思考的付诸行动,即使做得不好,大不了就是一次失败,要创新就必须要有这种精神。”
  在陈巧茹眼里,对邛崃可谓“情有独钟”。“邛崃是四川的汉文化中心,有很多文化、很多故事。它的很多古镇、村落,仍保留有非常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把很多汉文化、地方文化都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文化就成为了这些古镇的灵魂,非常难得。”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千年传唱,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诠释这些人物、这些故事,都应该与时俱进,达到文学性、思想性以及地方特色的完美融合。”陈巧茹认为,“尽管以前有过这出戏剧,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转变,如果十年前做这台戏和现在肯定不一样,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传承。”
  挑战  2012年7月31日,《鸳鸯谱》这出凝聚了陈巧茹和众多老、中、青川剧人心血的传统老戏,将以创新的“青春版”在锦江剧场与广大戏迷们见面。
  为了方便工作,陈巧茹仍坚持居住在市中心,“如果住在城郊,上下班要开两个小时的车,好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新居如今已装修完成,即将搬迁入住。“房子质量非常好,装修时需要敲墙,结果那些墙很实在,工人师傅敲起来非常费力,绝不像有些空心砖的墙体。”
  “前段时间还有开发商找我做代言人。”对房地产有着浓厚兴趣的陈巧茹笑言,现在开发商已经开始注重文化在房地产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这是一个好现象。不过作为房地产开发的本质,还是应该以人为本。“香港的开发商在细节方面做得非常好,面积适中、功能齐全,很人性化。不像我们做的一些户型,面积大但功能性差,浪费多,大而无用。内地开发商在这方面需要向香港开发商学习,更需要自我创新。”
  虽然在传承和创新之间,陈巧茹已经找到并掌握了这个“平衡点”。不过,川剧的推广仍有很多困难:“川剧现在最急需的不是唱戏的人,而是推广川剧的人,这方面的人才几乎没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7-28 10:50 |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