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769|评论: 27

《青年作家》近期将刊发本人5000字的游记文章《峨眉山,一生醉美的邂逅 》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5-22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5月22日上午11点钟,得到四川省《青年作家》杂志社著名作家和编辑龙飞燕女士通知,《青年作家》近期将刊发本人5000字的游记文章《峨眉山,一生醉美的邂逅》。
邓四平摄影报道 019_副本.jpg
邓四平摄影报道 019_副本.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5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峨眉山,一生醉美的邂逅



邓四平/


云上金顶,天下峨眉。
宛如一弯清秀的眉宇横亘在天地之间,山水含韵,眉宇传情。又如凌空书写而出的一道神来之笔,浓墨重彩,汪洋恣肆。在云蒸霞蔚之中若隐若现,在天高云淡之间逶迤连绵,在横空出世之中神采飞扬,在时光长河之中风姿绰约,一座山,从远古走来,一座山,跨越时空的邈远,在人们朝圣的目光中站成一道永恒而秀丽的风景。
峨眉天下秀。其实,在世界的眼中,峨眉山早已不仅仅只是一座山的代名词了。一山揽尽五岳景,峨眉归来不羡仙。千万年风霜岁月的洗礼,无数次沧海桑田的轮回,峨眉山早已成为圣地,成为仙境,成为一种镌刻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之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位了,更成为了一个让世界为之仰望为之喝彩的神奇山水经典与流芳百世的辉煌传说。
大道无垠,行者无疆。怀着一种漂泊天涯的梦想与懵懂的好奇,带着一种莫名的冲动和无限的向往,在很多年前,年少轻狂的我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行囊,一路风尘仆仆就去了峨眉山,其实,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月薪不足200元,那时去一趟遥远的峨眉山,往返用了我900多元,几乎接近半年的工资。那时候我去峨眉山居然仅仅就只有一个最简单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去寻找《白蛇与许仙》传说中的峨眉山灵芝仙草,去拜访金庸笔下的那些神奇的峨眉山剑派传人们。
那是1995年一个春光明媚的四月之初,从家乡小镇海田赶车到蓬安县城,再到成都,然后从成都转车,折向而下,经双流,到新津,至夹江,过眉山,再到乐山,中巴车在广袤的川西平原上一路风驰电掣,在经过八九小时的颠簸之后,终于到了峨眉山市,下车之后再翻开事先购买的旅行线路图,蓦然发现从成都到峨眉山的行程线路就仿佛是在广袤的四川地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90度直角一般,一路向南而行,再往下看,则是广袤的攀西。那里有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那里有海拔七千多米的贡嘎雪山。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而我的目的地却只是三个字:峨眉山。
临近傍晚时分,夜宿峨眉山下一个名叫双显岗的小旅馆中,向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名叫双显岗的地方其实距离峨眉山的3000多米的最高峰金顶还有120多公里路程,山之高,路之远,由此可见一斑。惟有名山大川才会山高路远,也惟有名山大川才会有高山流水的壮丽景观。从家乡馒头似的小山中走出来,我第一次见到了如此逶迤连绵与气势磅礴的大山。那天夜晚,我独自一人走出小旅馆,在茫茫夜色之中,我迫不及待地伫立并近距离地接触在峨眉山的山脚之下,只感觉到壁立的山崖,宛如一堵高大厚实的巨墙重重地横亘在我的面前,山崖之上,蓊蓊郁郁的林木,绵延不绝,呼啸的山风,从不同的方向呼号而来,拍打着夜的肩背,让人顿觉自身的渺小与无奈,心中油然而生的只是一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天涯孤旅瓢泊之感。

第二日一大早天刚麻麻亮,便乘上一辆去峨眉山金顶的小型中巴车,车主说车费要40元,而且只能去到金顶对面的接引殿。车主介绍说,峨眉山一山不同季,十里不同天。虽然现在山下是春暖花开,但到了山上便是冬天,白雪皑皑,漫山遍野都是大雪,很冷,不过也没关系,山上有长棉袄可租,两块钱一件。车在鸡肠带一样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中盘旋行驶,只见一座座青黑的山峦从车窗外一闪即过,山上的长满各种低矮的灌木,也不知盘旋往复驶过了多少座这样连绵起伏的山峦,小型中巴车爬上了一道道弹簧似的曲曲折折的山路,从车窗里向外望去,只见来时之路,宛如长蛇一般左拐右拐,渐行渐远,最后缩微成青山绿水之间的一根细细的线。车越爬越高,渐渐地,有覆盖着点点积雪的青黑的枝桠不断地闪入眼帘,越往山上爬行,那覆盖着积雪的枝桠越来越多,由三两枝逐渐变成成片的积雪的树林,再往上行,满眼看见的居然都是皑皑的白雪,刚才山下还是流水潺潺春暖花开,而瞬间居然又从春季穿越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天,让人感到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隧道,进入了另外一个神奇的冰雪世界。
车行山上,沿途经过很多著名的景点,现在依旧记忆犹新的有洗象池等等著名的景点,因距今时间太久,还有很多隐藏山间的寺院,现在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车在一个名叫接引殿的地方的停车场停泊下来,一出车门,才发觉山上居然还下着小雨,雨点中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天气异常寒冷,让人情不自禁地打了几个寒战。因为人年轻,身体倒还抵抗得住那出奇的料峭春寒,倒也没有花上两块钱去租棉衣。
那个叫接引殿的地方,有一道厚实的城墙,城墙的中间还有一扇高大巍峨的城门,至今近20年时光过去,依旧清晰地记得,穿过城门,便是去金顶的索道车了,要去到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对面的金顶,当时唯一的方式仿佛只有乘坐那个车厢式的索道车,车费要35元,来回70元。因为吝惜钱,因此我只是站在峨眉山的接引殿悬崖之畔,无比遗憾也无比留恋地遥望万丈深渊对面的峨眉金顶,我最大限度地在脑海中发挥最美的想象力,努力地想象金顶日出的灿烂辉煌,想象金顶云海层叠起伏与大气磅礴,想象苍山如海残阳似血,想象金顶佛光的神奇万千。那时,我也知道在3000多米的金顶的悬崖峭壁之上,有一个名叫舍身崖的地方,据说,历史上有很到峨眉山朝圣之人,怀着一种登仙成道的梦想,居然在舍身崖的地方,朝着云雾弥漫的万丈深渊里纵身跳下,只见一道决绝的身影宛如闪电划过,又宛如一颗小小的缝衣针轻轻地掉落地面,然后瞬间又归于万籁俱寂。云海依旧,日出依旧,佛光依旧。千年万年,一切又都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据说,有采集草药之人在舍身崖之下的山谷里唯一只能看见的便是些许星星点点的白骨森森。轻叹一声,痴迷往往将人引入虚幻。
多年过去,从一些摄影家在金顶上拍摄的照片获悉,现在的金顶上又新建了一座高大的佛像,整个佛像高达数十米,高大巍峨,金碧辉煌,法相庄严的佛祖,静坐于金色大象托付的圣洁的莲台之上,慈祥的目光打量着世间的芸芸众生。可想而知,要建筑一座那么浩大的佛像,需要多少的建筑材料,肩挑背磨,蚂蚁搬家一般点点滴滴地积聚,而最终修建成为一种伟大的建筑,仅仅为此,人类的伟力与坚韧执著就不得不令人由衷地感叹与赞叹。
从接引殿沿着原路步行下山,行走在峨眉山的山间,顿感山间的清幽与宁静,行走山间,甚至可以清晰地听见自己血管里的血液沸腾和心跳的声音。沿途也会偶遇拄着拐杖步行登山迎面而来的游人,山间路旁也偶而可见当地人用茅草竹木等物临时搭建而成的卖水果瓜子矿泉水等物的小摊,走得累了,驻足小摊,花上不多的零钱便可以买上一杯地道的峨眉山泉水煮成的老鹰茶喝,一边品茶,一边还可以倾听小摊主人满脸自豪表情地摆起1983年的某一天伟人邓小平徒步登峨眉山的典故来,据说,小平在山间小路上行走,偶遇一位下山的老奶奶,小平便主动给老奶奶让路,老奶奶居然一眼认出了小平同志,于是就激动地上前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问候小平。人民对小平的感情是真挚的。对人民造福的人,人民也往往发自内心地感激。
也不知究竟在山间步行了多久,最后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峨眉山中一个名叫万年寺的地方。从万年寺步行下山据说要近得多,但要收取门票,当时门票价格是20元每人,这在当时可以说已经是相当贵的一个价格了。但当地的峨眉山里人却是异常的聪明,很多20岁左右的峨眉山当地的小妹妹便当起了导游来,她们常常在万年寺的停车场里四处拉客,向游客们介绍说,可以找她们做导游,只需要15块钱的导游费,就可以免买门票,如果收门票的人问及,就说是她的男朋友,这样就可以不买门票的,一路下山,还可节约5块钱。
从万年寺收取门票的入口处进得山里,沿途山间铺设的均是青石板小道,青青的石板路在山间蜿蜒盘旋,两旁绿树参天,清脆的鸟音鸣声婉转,路旁星星点点的野花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山间偶而也可见很多年前废弃的破旧房屋,据说是早已搬迁的废弃已久的山村学校。沿途走去,但更多的是当地修建在山里的别墅式的小洋楼,古朴而又时尚,让人不难想象峨眉山人的远见,峨眉山在90年代之初就大力发展旅游,旅游的发展给当地人家带来了巨大的实惠。
行走在峨眉山里,一路走来,沿途走过很多风景很美的地方。到峨眉山旅游,选择步行其实是最好的品味峨眉山风光的绝佳方式。现在多年过去,依旧能够细细地回味起峨眉山里的很多秀丽的美景来。清音阁就是其中的一个绝佳的地方,峥嵘的山石之上,高高地矗立着一个小巧精致的亭子,飞檐斗拱,仿佛天外天外凌空飞来,山石之间,几股巨大的泉水飞花碎玉一般的喷涌而出,飞溅起的水花又瞬间落入山石之间,万涓成水,又汇集成一股涓涓的细流,向大山的远处流去,让人蓦然想起小桥流水人间一般江南韵致的绝美的画图来,而这里绝不是江南,但又却让人疑心一不小心却又走进了神奇的烟雨江南。
然后,又去了黑龙江栈道,去了一线天,窄窄的木石结构的栈道在山间蜿蜒盘旋,向下看,是哗啦啦的溪水潺潺地向远处流淌而去,向上仰望,只见两山对峙,山上林木苍苍,遮荫蔽日,只能看见一根线条似的云天,心惊胆战之余,见到了峨眉山里最有灵性的精灵——三五只一群的峨眉山猴,在树桠之间睁着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前来造访的游人,其中不乏顽皮的猴子在树桠之间伸长手臂吊过来吊过去地嬉戏玩耍,偶尔露出猩红的屁股,然后朝着远道而来的游人们做出龇牙咧嘴的怪相来,让人忍俊不禁。也有胆大的猴子居然直接跳下树来走到人前来,伸出爪子,向人讨要食物,让人感到既惊又喜。
峨眉山里山间的小道上也有专为游客抬滑竿为业谋生的当地村民,两人一组,自在随意地坐在路边等候游人前来召唤,现在依旧清晰地记得,那时候在峨眉山里让抬滑竿的抬夫抬上10里地左右收费15元钱。一把凉椅晃悠晃悠,两根结实的千担沉重地压在抬夫的肩上,挥汗如雨,一路艰辛,他们的坚韧与执着,他们的淳朴与厚道,他们的热情与好客,峨眉山里抬滑竿的抬夫早已成为了一道铭刻在我记忆深处里最美的风景。
最后下得山来,经过了一座名叫报国寺的寺院,那是一座历史悠久闻名遐迩的寺院,气势恢弘的山门,黑底镏金的牌匾之上龙飞凤舞地书写着三个黄色镏金大字:报国寺。小时候,在电影电视剧的画面里仿佛经常见到过这座寺院,依稀记得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曾在这所寺院办过什么抗日干部培训班并作过训话等等什么的,多年时光过去,这些不经意的过往之事又无形之间为峨眉山增添了无限的人文与传奇色彩。
从峨眉山一路走来,至今唯一遗憾的就是却并未看见和寻觅到电影电视剧《白蛇与许仙》中传说的能够让人起死回生的峨眉山灵芝仙草,也没有遇见金庸先生小说中描述的武功盖世的峨眉派的那些美丽的女弟子们,当然这些都只是些神奇的传说或者虚构的艺术形象,也许并不真实地存在。而这一切的一切只要放在了灵秀的峨眉山里,一切的一切又都仿佛成为了真实的存在。宁可信其有,也不愿意和不忍心信其无。
一山揽尽五岳景,峨眉归来不羡仙。峨眉天下秀。美在峨眉山。福山,仙山,人文圣山,如此等等,对于峨眉山来说,我觉得,即使为之冠上世间的任何一种美好的赞誉,其实也许都不为过。
那一次,轻轻地走进峨眉山,匆匆而来,也匆匆而去,尽管还有很多的美景没有看到,尽管还有很多的神奇没有真正地领略,但双显岗呼啸的山风和美丽的夜色,峨眉山脚潺潺的溪流与烂漫的山花,峨眉山里银妆素裹的皑皑白雪,万年寺的梵音袅袅与香火鼎盛,清音阁的恬淡如画与宁静如诗,黑龙江栈道以及一线天的惊险与刺激,峨眉山里的猴群们的顽皮有趣与活泼可爱,峨眉山里的抬夫们的淳朴厚道与热情爽朗,那一切的一切早已令我至今都还流连其中沉醉不已。
来过即是缘分,一切均已足够。
那一次,尽管只是一次美丽而短暂的邂逅,但峨眉山的神奇与灵秀,却早已镌刻在了我的记忆最深处,永远也挥之不去……
2012517记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作者联系地址:
637800)四川省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景区管理局
邓四平

联系电话:15908275137

qq邮箱:814115633@qq.com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游走浪漫爱情圣地蓬安,莲花盛开的古镇,水边绽放的城市:一路青山绿水,一路白云蓝天
                     
                                        (蓬安山水如画邓四平摄影)

































































































发表于 2012-5-22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来山水如画是要喜唱双喜临门啊~~~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牙膏巧克力 发表于 2012-5-22 20:56
哈哈~~~看来山水如画是要喜唱双喜临门啊~~~

亲爱的,我要花几千单独跑趟娥眉山专门拍照片啊!亏大啦!但依旧都要坚决给省网和省青年作家扎赴!值!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扎起哈!不好意思,写错一字!致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巧克力版主的关心与鼓励!诚挚欢迎并邀请您到蓬安作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飞燕老师要求本人在6月5日前若能将娥眉山照片拍好传给她,则第7期"青年作家"杂志就刊发该文。"青年作家"杂志作为四川的"人民文学",在全川影响力是巨大的,必将对宣传推介娥眉山起到重大作用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发表于 2012-5-2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山水文章上刊!:victory: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江烟雨 发表于 2012-5-23 17:51
恭喜山水文章上刊!

谢谢美女姐姐,若有缘,定会相见的,近期要为该文专门去峨眉山去拍一组照片,刊发这篇文章必须要照片!

发表于 2012-5-23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5-23 18:01
谢谢美女姐姐,若有缘,定会相见的,近期要为该文专门去峨眉山去拍一组照片,刊发这篇文章必须要照片!

祝多出佳片!山水妹妹的摄影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江烟雨 发表于 2012-5-23 18:28
祝多出佳片!山水妹妹的摄影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不好意思
我看到您的头像还以为您是个女士呢

原来您也是个男同学哈


幸会幸会

谢谢谢谢

问好

祝您身体健康

全家幸福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天下生态奇观  蓬安百牛渡江

                                                                            邓四平摄影报道



























发表于 2012-5-23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5-23 18:37
不好意思
我看到您的头像还以为您是个女士呢

嗯?是女士呀?从哪里看到把我变性了:lol

发表于 2012-5-23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才看到你的头像是男的:lol不知山水是妹子还是兄弟哟,呵呵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江烟雨 发表于 2012-5-23 18:41
嗯?是女士呀?从哪里看到把我变性了

您的头像上是个绿色衣服的女士在河边拍摄照片哈
因此

我以为您是女士了哈

诚挚邀请您到蓬安来耍

我请您喝9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handshake
9b15decfxc0abcf190d02&690.jpeg
未命名.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都市放牛
                        
                                                               文 / 邓四平



       弯弯的牛角,墙似的身躯,柱子一般粗壮的腿脚,扑闪扑闪通晓人性的大眼睛,仿佛镂空雕塑一般的鼻子,再加上一根晃悠晃悠活泼可爱的长长的尾巴,这便是故乡的水牛镌刻在我心目中挥之不去的难忘的印象和记忆。
  乡下农村,对于农家人来说,牛是一种极贵重的家畜,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养得起牛,往往一个村里,要四五户甚至十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共同出资,才能买回一头小水牛犊来,挨家挨户排好时间轮流饲养,待到牛犊长大,一到农忙时节,挨家挨户又会排好时间,牵回牛去帮着主人犁田耙地。栽秧打谷,割麦插禾,一年四季,忙乎到头,牛是很少能够得到休息的,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牛便也就成为了勤劳辛苦憨厚的代名词了。
  “大田四四方哦,牛儿走前方。鞭儿舞得勤哟,打在我心上。”最使人难忘的就是故乡农人赶牛犁田的情形了:青山绿水之间,蓝澄澄的天,明晃晃的水田,无边无际,水天相连。水牛颈上枷一付丁字形担枷,一人扶犁,跟在牛的身后,一前一后,和谐统一,仿佛亲如一家共同劳动的兄弟。
  每天半夜时分,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没隐去,夜凉如水,别人正在酣梦之中,就要牵牛下地,大多数时候还要到远离人烟的山野沟壑辛勤劳作,山水之间,天地人和,赶牛人便成为了最为出色的歌者、舞者,赶牛人激情飞扬,赶牛歌活力四射,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宽阔明亮的水田之中,赶牛人口中不断吆喝着“吃打——吃打——”“踩沟——左转——右转——后退——向前——”,手中的长鞭在空中响亮地飞舞,清脆的鞭花宛如青山绿水间柔美的芭蕾,其实那鞭子根本就没落在牛的身上,只在半空中划拉出清脆的声响,便就魔术似倏地迅速收回,或者落在水中,水花飞溅,赶牛的农人疼牛胜过自己。
  其实,牛是一种通晓人性富有灵性的神奇的动物。小时侯,看电影《牛郎织女》,那头和牛郎相依为命的老黄牛不但能开口说话,而且还能指引善良厚道贫寒的牛郎娶回美丽的七仙女,甚至,最后天上的王母娘娘从中作梗,强行拆散恩爱的牛郎和织女,死后的老黄牛还能让牛郎担上孩子披上会飞的牛皮,帮助牛郎追撵七仙女,最终成就了一个流传千年万年年年七夕鹊桥相会的凄美传说。有人记住了天庭的凶险和法力无边,有人记住了七夕的浪漫和甜蜜的爱情,有人记住了七夕葡萄架下温柔的呢喃,在我的心中,老黄牛对于主人的忠诚和忠贞,却牢牢地令我感动至今。
  小时候,家乡也是常常可以看见黄牛的。黄牛没有水牛一样的弯弯长长的牛角,所以,我们根本不用怕它,甚至常常还欺负它。那时候,公社的供销社就有两架用黄牛拉货物的板板车,一位赶车人叫唐学远,另一位赶车人叫罗满堂,每天一大早,晨曦初露,两位辛苦的赶车人便驱赶着两架黄牛拉的板板车大声吆喝着上路了,赶车人是到20多里远的一个叫兴隆区的地方的供销社去拉货的,来来去去四十几里地,往往直到夕阳西下时,两架载满货物的板板车才会步履蹒跚地老人似的沉重地回到永兴场的街上,于是,儿时的我们,大老远地就去追撵那老黄牛拉的板板车,直到卸完所有的货物,我们又会爬上车去,挥舞着长长的赶牛鞭子,大声吆喝着,赶着黄牛,载着我们像古时候春秋战国里的武士一般耀武扬威地游行。直到玩到两位赶车人来收车的时候,我们依旧还没尽兴,又拣拾起那套在老黄牛脚上赶路的废弃的牛草鞋来,绑在自家门前高大挺拔的桉树上,学着电工爬电线竿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但是,我们却非常害怕那长着弯弯的长长的牛角的大水牛,水牛是要斗人的,用牛角。马善被人欺,人善被人欺。对于牛而言,居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生命的轮回,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公平和公正的。生和死,生即意味着死,而死也许不一定意味着新的生。小水牛出生之时的情景是非常奇妙的,怀孕的母牛生产之时,小牛犊从母牛的屁股里像拉牛粪一样“哗啦”一声喷射出来,在母牛慈祥的目光注视中,在母牛充满爱怜的“哞哞”的呼唤声中,那浑身湿漉漉的小牛犊居然自己努力地动弹着四腿,摇摇摆摆地挣扎着,竭尽全力地站立了起来,还未站稳,却又马上就向旁边倒了下去,据说小牛犊要真正站立起来之前,先要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倒下去一次,据说这就叫传说中的“牛儿拜四方”,很是有趣和奇特。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的酒香飘过千年,至今依旧醉人。那是诗情画意的描述。牧童的短笛轻吹,婉转的曲子穿越千年农耕岁月的时光隧道,那是大唐才子杜牧风流倜傥的挥洒。
  不过,在我的心目中,晨曦初露的清晨,抑或夕阳西下的黄昏,放牛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美好回忆。牛是一种怕生的动物,遇见生人,便会警惕地提防。甚至一旦当它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之时,便会如黔之驴一般,愤怒地用自己的牛角来警示对方。但却一般并不主动地进攻。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其实也是狡猾不过阴险的人类的。人类居然发明了烧红的烙铁,狠心地穿过牛的上嘴唇,活生生地烙出镂空的雕塑一般的牛鼻子来,然后套上粗大的缰绳,一旦缰绳在手,就仿佛捏住了蛇之七寸一般,又俨然抓住了人之把柄一样,那牛无论多么刚烈,便也只好任人摆布了,哪怕是小小顽童,也可轻易驾御高大威猛的大水牛的。那时候,只要我们在前面牵着牛的缰绳,那牛便会老老实实地站在我们身后的草坪上吃草,而且,时常像温驯的宠物狗一般抬起头来,哞哞地冲着我们讨好地叫唤。有时候,我们也常常骑到高大的牛背上去骑牛马儿,挥舞着青绿的桑树枝桠打着牛的身躯和屁股,那大水牛也会温驯地听凭我们的摆布。
  犁田耙地,栽秧打谷。各种各样的农活,几乎没有一样是缺少得了牛的参与的。而牛的最后结局,却依旧免不了一种悲惨的死,甚至被血腥残忍地屠杀的死。
  杀牛匠的职业比刽子手的职业更残忍,刽子手屠杀有罪的人,当然也有冤死之人。而杀牛匠屠戮的却是辛苦了一生的衰老的牛。当衰老的牛,最后要被屠杀的时候,其实,它是知道最终就会有这样的一天的来临的,往往几天前,那牛它便默然地僵卧在牛圈里,慢慢地咀嚼着牛草,仿佛一个慈祥地老人在回忆着过往的美好时光。从容。镇定。饱经沧桑。待到主人家将粗大的牛缰绳交到杀牛匠手中之时,那待杀的牛的粗大的眼眶里,却会瞬间蓄满晶莹的泪水,甚至,大颗大颗的泪水闪烁,滴答滴答地滚落地面。当牛的四脚被粗大的绳索牢实地捆绑,当瘦弱衰老的身躯被残忍地放倒在地,当结实的板凳卡上弯曲的牛角,当雪亮的杀牛刀残忍地戳进衰老的牛颈,在雪亮晶莹的泪花中,在一声最后的凄厉绝望的哀鸣和哀叹中,辛苦可怜的牛儿竟然就这样走完了一生的尘世之路。
  小时候,每每一看见,老家永兴供销社那阴森寒冷的高墙前,那用粗大青绿的竹篙新撑起来的又一张血淋淋的牛皮时,我的眼睛里,顿时就会感到一种刺眼的难受。这样的结局绝对是不公平的,牛的结局和归宿,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而事实上,人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和牛一样。只是我们芸芸众生没有发现。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有时候,在故乡的这个秀美的小城,偶而也会看见,两三个赶牛的农人或者商贩赶着几头衰老的牛经过城市宽敞的大道,一路匆匆地绝尘而去。也有时候,看见一辆破旧的卡车缓慢地驶过城市的街道,那车上满满地载着一车用网子笼罩着牛,我不知道,它们将驶向何方,我也不知道,它们的最终归宿将去哪儿,但我只看见,那些辛苦了一生的衰老的牛的眼睛里蓄满了悲愤的泪水。
  
天下生态奇观  蓬安百牛渡江

                                                                            邓四平摄影报道



























发表于 2012-5-2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5-23 18:45
您的头像上是个绿色衣服的女士在河边拍摄照片哈
因此

对啊,那就是本人哈,,不过你的头像是个大美女哦,而显示又是男生,我糊涂了,妹妹还是弟弟哦?呵呵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