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反串”
夏庭光
一篇评论“女小生”的文章,说她饰演的角色如何如何……最末说像这样能“反串”小生的女性,真是巾帼不让须眉云云。
文中的“反串”,说的是女性艺人演男性角色。若照此说法,川剧大师张德成的学须生的女徒弟周大光演生角戏,属“反串”?傅(三乾)派的女弟子罗素春、重庆市实验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的女小生秀华、吴拙、孙群、彭欣綦她们习小生唱本行角色,都是“反串”?吴(晓雷)派的女花脸筱胜奎,也归“反串”?重庆市沙坪坝川剧团前身的伶女川剧团以及巴中花丛女子川剧团除女性演女性外,其他女娃娃扮演的小生、花脸、须生、小丑角色,皆属“反串”? “反串”,何其多耳?!
究竟何谓“反串”?
“反串”一词,为戏曲术语。它与“本工”、“应工”术语相对而设。
传统戏曲演员以角色的类型逐渐形成、划分“行当”。“行当”,戏曲剧种中有的分四行,有的多到十行以上。一般为生、旦、净、末、丑。川戏传统的分法为小生、小旦、花脸、须生、小丑五行。凡属演员(勿论性别)所习行当范围内应扮演的角色——如《琵琶记》的蔡伯喈(小生——文生)、赵五娘(小旦――青衣)、《连环计》的吕布(小生――武生)、貂蝉(小旦――花旦)等,为“本工”;再如京剧大师梅兰芳所饰演的《贵妃醉酒》的杨玉环,越剧名家女小生徐玉兰所饰演的《红楼梦》的贾宝玉,河北女武生裴艳玲扮演的林冲……皆属“本工”。什么叫“应工”呢?如川剧的武丑戏《盗银瓶》、《男女盜》、《时迁盗马》等的主角,按传统习惯不归属丑行,而由武生应工;还有猴子戏《五行柱》的孙悟空,靠甲须生——《斩黄袍》的高怀德,靠甲花脸——《镫打石雷》的石雷等,也“约定俗成”由武生应工――这即是“应工”。
“反串”,是指艺人偶尔饰演原来所属行当以外的另性角色(不包括本行演别行――如专习丑的刘成基、王国仁偶饰《禹门关》杨八郎、《走麦城》的关羽,此谓兼演)。如京剧名家习旦行的言慧珠(女)演言派老生戏《让徐州》,假设――《霸王别姬》,梅兰芳先生不演虞姬而饰项羽,徐玉兰不唱贾宝玉而演“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林黛玉,皆曰“反串”。川剧传统戏《满春园》的“戏中戏”里的剧目都是旦行(不分性别)演男角,男角(仍不分性别)唱小旦,这是最大最丰富的“反串”荟萃――观众看《满春园》就是冲着“反串”而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