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米瓮 的帖子
是讲古“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川剧《芦林辨非》系大幕《三孝记》中一折。取自明传奇《跃鲤记》。古“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三孝记》全本常称《安安送米》,有以下多折:拜寿信谗、三春汲水、姜诗休妻、安安送米、芦林辨非、高中团圆。演绎故事内容为: 广陵人姜诗,奉母至孝,因其姑邱氏,挑唆是非,致使姜母逼姜诗将妻子休掉。姜诗与妻子庞三舂恩爱甚笃,不忍分离,但迫于母命,只得忍痛诀别。
庞三春被休后借住邻家林姑婆处。林为人宽厚仁慈,待庞如亲生。一日,庞闻姜母病笃,思食鱼羹,即用苦绩麻线的钱,换得鲜龟,作以成羹,前往婆家尽孝,但终不能挽其母之心。
三春之子安安,年方7岁,恸母亲无辜被逐,念母衣食无着,日夜忧伤。安安在学堂攻书、每日减食一合米,好不容易积了一袋,送往林姑婆处,母子相见,悲痛不已。
后姜诗以孝名,选为孝廉,并高中状元。庞三春屡经周折,感动上天,婆媳重归于好,阖家始得团圆。 剧中姜诗、庞三春、安安,一家大三孝,故有《三孝记》剧名。 2007年曾看西岭川剧团在温江演出全本,有录音—— 川剧高腔《三孝记》即《安安送米》大幕(西岭) “二十四孝”之15 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