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离开泸沽湖的日子,天依然晴朗,蓝天依然明净,阳光依然明媚,老天没有为烘托依依之情特特留一点余地,可我,依然惆怅。 司机通知8点集中,害我们早早起来,为了预留足够的拉箱子走出里格的时间,我们几乎没有来得及多看一眼泸沽湖的清晨。8点不到,游人已经出来活动。我们再次碰到了同车过来的上海夫妻,他们比我们多呆一天,正要租借自行车准备骑去草海。女的问:“草海美么?”我说:“美!黄昏的时候最美!”寥寥数语,旋即又遇到在雨崩一起围着篝火夜话的福建游客,他比我们晚一天到达泸沽湖。我们和他们一一互相道别,互道珍重,又各奔东西。旅行是一个奇妙的舞台,它将五湖四海的人会聚一起,在素不相识的行客之间牵起缘分的红线,又轻易剪断。在这里,有邂逅,有重逢,有离别,一出一出,浓缩着人生况味。大家互为对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擦肩而过,带走的是经历,留下的是回忆。 我们又是第一个到达集中地点的,等姗姗来迟的游客集结完毕,已经是8点半了。我估摸着回到大研古城是3点半左右,4点前能够到悦榕庄,办好入住就可以去束河逛逛了。再次证明,想法是天真的,现实是残酷的。司机眉飞色舞的说:“你们很幸运,游程的最后一站,带你们到一个免费的景点参观。”仿佛我们占了多大便宜似的。专线车开了半小时,把一车游客直接拉到一个据说是当地政府指定的旅游景点。司机面无表情的让我们下车,有客人想留在车上等,没有被允许。我们乖乖的下了车,发现景点门前已经停了好几辆旅游大巴,估计和我们性质一样,是被“卖猪仔”卖到这里的。景点一下子人满为患,一拨拨人马需要分批进入,简直有点像松赞林寺的阵势了。我们等了大概15分钟,才在一个貌似喇嘛的带领下入内参观。这是一个所谓的摩梭族文化展览馆,饱含两个展厅,一个是祖母屋,展示摩梭族以老祖母为家庭核心的母系氏族文化;另一个展馆则展示摩梭族的宗教文化。展示宗教文化的展馆封闭阴暗,人在里面几乎透不过气来,却只留一个入口一个出口,不能走回头路,必须沿着既定线路参观完毕才能够从出口走出。奥妙在二楼。摩梭族是藏族的分支,早年从西藏地区迁徙而来,定居泸沽湖畔,延续了藏族藏传佛教的信仰。这个展馆名为展示宗教文化,实际上几乎全部是介绍藏医藏药的。二楼据说有一位活佛两位高人坐镇。有什么疑难杂症、气血亏空可以找其问询。说得好听我们是机缘巧合、因缘际会,反正我不由得对这个景点的收入来源浮想联翩:城市人哪个不是处在亚健康状态?接受指点嘛总会对症下药的,下了药能够抵受诱惑不出一次血么?接受了别人的指点,难道不需要表达一下“谢意”么?还好这种“咨询”不是强制性的,我加快脚步,赶紧逃离这个阴森压抑的地方。我们在这个地方足足呆了1个小时才离开,到大研古城已是下午4点半,赶紧赶去悦榕庄。 丽江的悦榕庄在大研古城和束河古镇交界处,属于束河地界。06年刚开业的时候,我还在某杂志过着加班加得天昏地暗的生活,曾经收到过他们电邮过来的宣传资料,从此印象深刻。终于有机会云游到丽江,悦榕庄,自然成为必然的选择。 这一章注定是长篇累牍的广告,因为在云南的最后一天时光,我们全数奉献给了悦榕庄。在我们眼里,它不仅仅是普通的酒店,它的全部的意义,不仅仅意味着一张可供休憩的床。 过了束河的牌坊,算是进入束河地界了,车开没多远。在公路的右边,有一截矮墙,上面镌刻着一个树形的标志,如果不熟悉,一晃就过去了,这里,就是悦榕庄的入口。从入口处拐进一条长长的直道,路两边萧索荒凉的景象,只觉走进了偏远僻静的乡间。悦榕庄,安静的矗立在路的尽头。没有一般五星级酒店金碧辉煌的门楼,出租车穿过一段土黄色的墙进入大院,开到灰瓦飞檐的正门前停下,有服务员殷勤的开门,继而主动帮助司机打开车尾箱把我们的行李提走,临了他微笑着告诉我们:“您直接去办理入住手续就可以了,行李等会有服务员提去您房间。”另一位服务员将我们带去前台,早有热毛巾、热姜茶伺候着了。我们可以舒舒服服坐着办理入住手续,服务员温言笑语。一把椅子,一条毛巾,一杯热茶,一个微笑,如春风,轻轻拭去我们一路的风尘。办好手续,一直等候一边的服务员开电瓶车将我们带到房间,介绍完房间内的设施和用品、食品配备才离开。 这是一座两层小楼的底套。房间面积不小,一个推拉木门将房内分隔成卧室和休闲室。2米大床躲在中式镂空木屏风后,秋天,床上很应景的撒了几片枫叶,厚厚的地摊上,是如意云纹图案,自有宁静致远的古雅气息。休闲室外,两米的矮墙隔出一个2、30平方的小小天地,栽了桂花树,一屋子都是桂花的清幽。玉龙雪山在院墙外远远的逶迤,没有雪,成了青翠淡远的一撇。突然,我不愿意再四处奔波了,只想,在余下的20小时,好好品味悦榕庄的柔软时光。 悦榕庄占地面积很大,依照着纳西民居的样式,建成55座庭院别墅,以湖和湖边的三层亭子为中心,散落周围。玉龙横卧在不远处,若即若离,灰瓦、灰砖的建筑丝毫没有喧宾夺主,只在一角安静的仰望丽江的圣山。整个悦榕庄的规划设计,透着不事张扬的低调,最大限度的尊重当地的文化,和周遭的自然环境如此和谐,似乎,它恒久以来就守在这里,和玉龙雪山相看两不厌。 我们随意的漫步,灰扑扑的院落飞檐,灰扑扑的水磨石地板,让人的心也沉静,繁华热闹不属于这里,滚滚红尘隔绝在悦榕庄的高墙之外。别墅院墙上偶尔画着几杆修竹,几树梅花,点缀着镂空的窗,仿佛玲珑精致的艺术品。夕阳很美,黄昏的光线洒在墙上、地上、树上,沉静的空间,也渲染了柔和明快的色彩。三层重檐的亭子处在酒店的中轴线上,红柱灰瓦,在湖中映出妖娆的倒影,如临水照花。垂柳如云,密密挨着,拂动湖中的蓝天白云。这里何尝有酒店宾馆的感觉呢,就是另一方自在天地,人间美景! 不拘在小路上散步,在柳树下小憩;累了,可以回房间关起门来,泡一杯普洱或花茶,独对玉龙,晒晒秋日的暖阳;又或者,去图书室捧一本书,熏香缭绕,安然的打发时光。 当我们告别的时候,第一次对一个酒店萌生了不舍,直到现在,依然在回味,那些散淡、闲适、疏懒的,属于悦榕庄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