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九龙闲人

[生活•情感] ----你来说说盐亭话——闲人来给你正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远方来 发表于 2011-10-28 2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们都有祥哈,还记得到这么多盐亭方言

呵呵。试着解了一下。有祥。看对不?
闲文解字。


盐亭话:  有祥。莫祥人。
  有祥:意指有学识、有见识、有能耐、有本事。
  莫祥:该指没学识、没见识,滑能耐、没本事。
莫祥人:盐亭话名词:按理该指没能耐、没本事的人。可盐亭话的中莫祥人程度要重一些,多指愚昧落后,文盲不识道理,甚至有智障的人。

xiáng
基本字义1.
吉利:~和。~瑞(吉的征兆)。不~。吉~。2.
吉凶的预兆:~麟。~云。3.
姓。


可见:祥只表吉凶,不表学识、能耐之意。该另有其字。
xiáng
基本字义1.
古代称学校:~序(古代乡学,泛指学校)。~生。
详细字义
〈名〉1.
(形声。从广( yǎn),羊声。“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古代地方学校)
2.
殷、周时的学校 [school]
,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周曰序。——《说文》
殷曰序
,周曰。——《孟子·滕文公上》
,官也。——《尔雅·释官》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
,养庶老于下。——《礼记》。
郑玄注:“上,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
3.
古代的乡学 [country school]
主人拜迎宾于门之外。——《礼记·乡饮酒义》。注:“乡学也。”
4.
又如:(在学生员);(古代对地方学官的敬称)
〈动〉1.
教养;教导 [nourish]
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
  因此盐亭话:
一:有庠:指受过教育的、有见识学识和能耐本事。
二:莫庠:指没受过教育的,少见识学识与能耐本事的。
三:庠人:多指没受过教育、没有见识学识、不知礼数甚至智虑未开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审得好老火哦。:L



----------呵呵。老火。该为:恼火-----也是盐亭人常说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a7520lgz 发表于 2011-10-29 14: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九先生,你好;======门庭若市;生意好哒;祝贺;
...

嘿。你不说。就是呢。

    陕西(biang biang 面),我还吃过呢。

    是biang(二声)字吧。陕西的一种面

    其写法为: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有个马代王,心做底,月做旁,右边勾子挂麻糖,坐上车子游咸阳。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128213424957.jpg a7520lgz 发表于 2011-10-29 14:20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九先生,你好;======门庭若市;生意好哒;祝贺;
...




其写法为,电视上看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a7520lgz 发表于 2011-10-29 14: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九先生,你好;======门庭若市;生意好哒;祝贺;
...



---------------你不说嘛。


    跟不为兄言的。盐亭人传的:罪娃子的罪。


         的口决绝大部份类似。


      而且:在古字典中并没有找到罪娃子的罪。故我当时想:是不是盐亭人误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10-29 14: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不说嘛。

不为兄传的盐亭罪娃子的写法。

        我记得这个

点一横长 二字口来行 两边一个丝绕绕 中间一个马大王 心儿来霸底 月儿来当墙 挂起钩钩挂衣裳 衣裳不见了 抱到钩钩哭一场----


   这是关中民谣:

关中民谣:

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关中城乡有多种说法,但大同小异。按顺口溜写下去,就会在你前出现一个古朴端庄活龙活现的“ biang”字来。


         这个字认:Biang  是对的。


   我也记起了小时的有这么一句话:  老虎见到Biang;沟子抵拢墙。

        大人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但却怕Biang------- 。我不以为Biang要吃老虎呢。



              原来今天一聊。是这么个意思。呵呵。有趣~~~







发表于 2011-10-2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九龙闲人 的帖子

那上面,没有招财进宝的意思了
或许,笨笨认错字了?

发表于 2011-10-2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求搓搓
发表于 2011-10-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话:  有祥。莫祥人。


  有祥:意指有学识、有见识、有能耐、有本事。

  莫祥:该指没学识、没见识,滑能耐、没本事。

莫祥人:盐亭话名词:按理该指没能耐、没本事的人。可盐亭话的中莫祥人程度要重一些,多指愚昧落后,文盲不识道理,甚至有智障的人。

和西充话用法发音一摸一样。:lol

发表于 2011-10-30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幺台    ong鼻子(前些年藏在碗透下的肉嘎嘎)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得。今天小区装表。停电。我母亲好好摆了半天龙门阵,嘿。收获不少。又记下了20多个盐亭话特有名词。一一考证后再发上来。

发表于 2011-10-30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恰恰角角 的帖子

越来越具盐亭特色了
煲出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县良民 发表于 2011-10-29 2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求搓搓

十七:

          盐亭话1、你总要把事情给搂到嘛。2、吃不了,搂着走。

      u      
1. 用手或工具把东西聚集起来:~柴火。
2. 搜刮:~钱。  这个常用:搂钱。
3. 往怀里的方向拨:~火(扳动扳机射击)。
4. 用手拢着提起:~起裤子。
5. 核算:~算。把账~一~。




另有多音:拼音:lǒu 动


1. 用臂膀抱住或怀抱 [embrace]
早被外祖母抱住,入怀中。——《红楼梦》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1-10-29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盐亭话:  有祥。莫祥人。

  呆呵。正确叫法是:四川方言川北入声片。

因主要是西充人和盐亭人说(附带周边也有)

就叫:四川方言----西盐话。或者:盐西话。算老。正式给它命个名。:loveliness: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10-30 19: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呆呵。正确叫法是:四川方言川北入声片。

因主要是西充人和盐亭人说(附带周边也有)

十九:孃孃niáng

  呵呵,把这个字放在这。实际也就是娘的繁体字而也。

闲文解言:

     孃孃
两字合用:四川人前字发一声。表示妈(娘)的姐妹了。
”的简体就是娘,小就是小娘,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小婶婶。还可以扩展到小舅妈、小姨妈、小姑妈。这些亲人都可以称为小。当然盐亭有按妈的姐妹排行就叫:大孃、二孃、三孃---------

   ◎ 音韵参考
[ 广 韵 ]:汝陽切,下平10陽,ráng,宕開三平陽日
[ 唐 音 ]:*niɑng
[ 国 语 ]:niáng,náng,ráng,rǎng
[ 粤 语 ]:noeng4
[ 闽南语 ]:jiong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10-30 1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十七:

          盐亭话1、你总要把事情给搂到嘛。2、吃不了,搂着走。

http://u.mala.cn/data/avatar/001/08/23/47_avatar_small.jpg
本县良民  貌似这个解释不对,我举个例哈,你这个人求搓搓的,啥事都办不伸展.  发表于 2011-10-30 21:13

       呵呵。你误会了。我那个不是解释你的提问的:求搓搓滴。:lol



             球搓搓--------四川话指人做事不认真的意思。

                  同义词还有:


            球垮垮;球弹壳子;球垮习垮;球莫名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角角 发表于 2011-10-30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幺台    ong鼻子(前些年藏在碗透下的肉嘎嘎)



      你说的三个中。

   1、打幺台。是四川方言俗语。字的写法是正确的。打幺台 -----就是通语中的打尖。

      打尖,也叫打幺台。早先四川农家插秧、打谷、盖房子等这些重活时,除了3顿正餐外,中途还要加餐,这就叫打尖、打幺台。幺台一般为小吃,打比:叶儿粑、醪糟儿粉子、馍馍(饼子)、荷包鸡蛋、或者面食等。也分为上午幺台,约现在11点时。下午幺台(约六点左右)。因为四川农村吃饭一般中午2--3:00点。晚饭一般是晚上八九点。(现在不做活路的可能都吃得早了,向城市人看起了~~)

          ---------呵呵。这是我对幺台最正确与完整的解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角角 发表于 2011-10-30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幺台    ong鼻子(前些年藏在碗透下的肉嘎嘎)

2,瓮wèng

  这个字常见。只是有时我们想不起来。还有就是盐亭话的读音跟普通话略有区别。如你所写:读ong:


1、装于瓮中。

  好事者信之,没日至,或取以酿酒,或开禊泉茶馆,或瓮而卖及馈送有司。——清·张岱《陶庵梦忆》
  2、鼻不畅通。如:瓮鼻(鼻腔不畅,发声多带鼻音)。
  3、使声音变沉。
  野水吞人面,青山瓮马声。——《随园诗话》引春台《塞外》[1]
常用词:  瓮声瓮气、瓮中捉鳖、玉瓮、瓮鼻、瓮鉴、瓮天之见。[1]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角角 发表于 2011-10-30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打幺台    ong鼻子(前些年藏在碗透下的肉嘎嘎)



3、肉嘎嘎-----    应该也是个俗语。因为我刚翻了一下,康熙字典中也没表示“肉”这个字。


四川人用嘎嘎(发二声)表示对肉的昵称。应该是有个典故与出处的。



        一般来说:方言中中字有两种情况:一古音古义。那么在古字典中应该找得到。二是俗语俚语。即约定俗成的一方一俗,属地方特殊风俗与语言叫法不同。其有个特点,一般不再是单个的字。而是两个字的词组或三个字以上的短语了。这在字典里就找不到的。(专门研究方言的字典里可能有,但这类书又太少太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闲人 发表于 2011-10-30 2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肉嘎嘎-----    应该也是个俗语。因为我刚翻了一下,康熙字典中也没表示“肉”这个字。

比如。打幺台。就是俗定俚语。



                                 
打尖与幺台
  □                                                                         舟戈            打尖,也叫打幺台。早先四川农家插秧、打谷、盖房子等,除了3顿正餐外,中途还要加餐,这就叫打尖、打幺台。幺台一般为小吃,打比:叶儿粑、醪糟儿粉子、馍馍(饼子)……  以插秧为例:四川农家在插秧时早就有相互帮忙的习俗,哪怕主人家没有请,亲友邻里也会主动帮忙,耙田、扯秧、担秧、插秧,包括洗菜、煮饭,各显身手忙而不乱。  插秧前,主人家要先扯些秧苗,在自家的水田头插几窝,喊的是“开秧门”。车过来,由一个插秧老手打头阵,大家才挨一挨二在他侧后边插起走……  插秧要唱插秧谣,老手领唱,自然有人接下句……  上午下午,主人家的幺姑儿,要把办好的幺台,使竹扁担闪悠悠的挑到田坎边,喊大家来打尖。幺姑儿不直接喊,也是唱的民谣:栽秧亲友四方来,劳慰大家歇口气,莫得啥子招待你,幺妹儿专门送幺台。  遇倒早就看起了幺姑儿的小伙子,就利边唱些嫌别个幺台办得不好的唱词……幺姑儿其实也早就对这个小伙子有意,也趁机唱些假巴意思骂这个小伙子的唱词……这样一来,大家都站倒听他们对唱,活路就遭耽搁了……  于是,主人家就催幺姑儿快回去,说:“幺姑儿,你啥子幺不倒台哦?”  于是,人们说哪个:弄不好的劝不倒、又是灯影儿又是戏、又哭又闹收不倒口口,也就是一件事紧倒杀不倒角,就爱说:“你啥子幺不倒台哦?”其实表达的是:啥子吆不下台哦?  于是,幺台还有杀角的意思,也就是降幕、完、结束的意思。  幺台、幺不倒台、过场、做过场,都源于戏剧。幺台,是指戏剧的最后一幕,旧时在乡场演戏都要搭戏台,演一出戏,就是唱一台戏。幺,在四川方言中是末尾的意思;幺不倒台,就是收不倒场;啥子吆不下台哦?就是啥子杀不倒角哦?过场说的是,做假样子。  打尖是咋个来的?打尖,源于木匠活路,一般家具榫头斗起了,总是莫得好牢实,还有点儿摇摇晃晃,咋个办?锯些木楔子尖(钉)进各个榫头,这下子家具就牢实了。而人饿了就莫得力气了,走路也在打偏偏了,咋个办?吃点儿不当顿的东西打个尖,这下子走路就有力气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