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巧的侄儿!
2007.2.8多云乎?
爸妈对俺的教育是:女孩必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女孩必须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女孩得笑尽量不露齿;女孩得手巧持家.......
于是从小哥哥们还在床上梦周公,我就被妈妈叫起来打扫,哥哥们伙同小朋友田野间厮杀,我却在洗衣或打猪草。
小时候责怪过爸妈的不公,暗咒过哥哥们厮杀失手,在日记本上记下过所受的每一笔不平待遇。
长大了,离开家了,俺成了众人眼里乖巧的女子。这时才觉得这一切都是父母的功劳,那怨气化成感激之情。
俺会炒得几样家常小菜,俺会勾花帽,俺会织毛衫,俺还会打花裙子(有王婆卖瓜之嫌)。
在成都刚有房子时,装修是俺监工,窗帘、床上用品、沙发套子、包括装纸的花边布装饰都从自我的手。俺的家不大,但在俺的精心布置下,坐在客厅碎花沙发上看电视被感温馨亲切。
为了这小家,俺时不时的会满街找布店,扯几米中意的花布料回家裁裁剪剪忙上一天。有空就打整收拾不大的空间,下班也不忘绕道带上一束满天星插在客厅的花瓶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外事的干扰,对装饰的兴趣渐渐淡化。蹬在地上擦地板也成了一月一次清洁公司的事。面对乱七八糟的场面也都视而不见,曾今的巧女成了如今的懒妇。
搬家到了西门,三个月后就对地上的脚板印熟视无睹,实在是太脏才会糊乱抹几下
侄儿来我这里过春节,小侄儿今年13岁,脸小个子小,一对独特的招风耳,黑黑的皮肤塌鼻梁,因为好动刚上身的衣服用不了半小时就弄脏。嫂子烦了每每给他买衣服从来都是黑色为基调。
小侄儿聪明但学习却不好。我问他成绩是班里的倒数第几名?,他一脸严肃的告诉我:“班里正数的32名”。再强调一句:班里75个小孩。
刚来我交待侄儿洗手时不要把水弄地上,如不小心就会毛巾擦干。交待完俺就上班去了。
晚上回到家,客厅地上一尘不染,厕所地上无脚印,甚至连电视、空调、DCD遥控板都整整齐齐的摆在茶几的下方左上角。(他们没来前电视、空调、DCD遥控板从来都是乱七八糟的堆在垂手可及的地方)
大字一摊躺在专用沙发上问大侄儿是谁弄的,大侄儿一指小侄儿,说他成天都在收拾我的家,亲侯谁谁谁上厕所把水撒地上了,亲侯谁谁谁东西用了没放回他摆好的位置。
俺诧异极了(这是13岁的小孩吗?),忙对小侄儿的勤快表示了肯定然后提出新的要求,把家里的卫生全权交给了他。
这下可好,小侄儿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擦窗户、抹桌子、抹地。跟踪在厕所地上留下污脚印的罪魁祸首。然后拿着抹布要你把拖鞋底擦干净,如遇上他小姑我把脚一翘,他红红的小手就拿着抹布认真的给你抹干净,还要你站地上踩几脚检验是否真的干净了。
拿着这事给同事闲谈,同事说小侄儿这哪是来小姑家作客,分明是我这小姑虐待未成年儿童。
每每回到家赞扬之声就浸于颜表。看圆圆黑黑小脑袋上一对招风耳的小侄儿也越发可爱起来。那塌塌的鼻梁竟也不那么碍眼了(备注:俺们凉山人大多是高高的鼻梁)。
终于明白为何爸爸哥哥嫂子们都喜欢小侄儿了,这么乖巧的侄儿谁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