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02|评论: 20

[对联灯谜] 青城天下幽(一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6 10:30 | |阅读模式

青城天下幽(一组)


望海潮·四川青城山
    岭怀峰抱,云遮雾绕,亭台水榭相连。曲径蜿蜒,红檐隐现,幽林溪水之间。漫步圣山前。望建福宫后,壁峭难攀。气度非凡,赏天然画卷高悬。
    天师道洞设坛,讲经传大众,笃信诚虔。皇帝诏书,将军手迹,龙飞凤舞留翰。风韵古今传。瞧上清宫里,炉炼仙丹。峰顶青城尽览,迟暮享悠闲。

    注:天师道洞设坛:指张道陵在天师洞讲经传道;皇帝诏书:指唐玄宗诏书碑;将军手迹:指岳飞手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真迹。


七律·建福宫
五岳丈人修道处,中华一绝对联长。
清新幽雅祛烦恼,金碧辉煌添吉祥。
古木青山云雾绕,凉亭碧水阁楼藏。
天然图画胜仙境,丹顶成群驻鹤庄。


    注:在四川省灌县西南的青城山丈人峰下,传为五岳丈人宁封子修道处,创建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时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现仅存两院三殿,均为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修,宛如仙宫。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宫右有明庆符王妃梳妆台等古迹,宫前有溪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绝。四周林木苍翠,浓荫蔽日,炎夏盛暑,身游至此顿感清凉,大有如入仙境之意。亭阁后常有丹鹤成群唳于驻鹤庄。


七律·园明宫
斗姆老君灵祖殿,三官邱吕伴重阳。
奇花瑞草松楠茂,红烛青烟灯火煌。
竹隐凤凰人爽朗,林藏虎豹鹤安祥。
求仙务道终归梦,铁铸江山日月长。


    注:坐落在青城丈人山北木鱼山的缓坡谷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供奉圆明道母天尊而得名。宫内有四重殿堂:前为灵祖殿,供奉灵官神像;二殿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三殿为斗姆殿,斗姆即圆明道母天尊;后殿为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及全真道的吕祖、邱祖和重阳祖师。环境静雅宜人。


七律·老君阁
八百里青城圣境,高台山礼拜金身。
三才圆顶当升化,八卦方基不沉沦。
紫气东来巴蜀旺,青牛西去祖师真。
悲鸿遗作为蓝本,栩栩如生塑老君。


    注: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于一九九二年秋兴建,历时三载竣工.为八百里青城圣境奇观。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老君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孤雁入群格。


七律·上清宫
晋建青山第一峰,墨遗介石见行踪。
三师仙体道家祖,二圣金身文武容。
夜睹神灯驰梦幻,朝观旭日赏云彤。
麻姑池畔鸳鸯井,瑞雪云涛不老松。


    注:始建于晋,坐落在青城山第一峰,现有老君殿、三清殿、道德经堂、文武殿和玉皇殿。“上清宫”匾额为蒋介石1940年手书。三师指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和三丰祖师。二圣指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上清宫内有五代前蜀所凿之鸳鸯井、麻姑池。宫后有圣灯亭、东华殿,直上第一峰老君阁。在上清宫,可夜睹神灯,朝看日出;雨后观云海,冬春赏瑞雪。


七律·鸳鸯井
青苔野草四边荒,窗外栏前碑上详。
远看无头为鸟鸟,近观添首是鸳鸯。
淳甜古井清泉水,滋润瑶池凉乳浆。
闭目沉思先祖忆,历经风雨见沧桑。


    注:位于青城山上清宫内,为五代前蜀时不知何人所掘。远看碑上红字醒目为“鸟鸟井”,近看字头为白暗之色,才知是“鸳鸯井”。


七律·洗心池
溪泉不断水流清,日落西山孕静宁。
蝌蚪慢游摇小尾,浪花轻唱寄深情。
抬头细想为人厚,闭目详思处世平。
心有尘埃勤洗尽,一池日月映光明。


    注:位于天师洞侧。


七律·天师洞
汉初三杰张为首,后代魁星天上来。
古木参差添静雅,青山怀抱少尘埃。
丹台碧洞康熙写,白虎青龙辅汉裁。
石像唐碑银杏树,讲经传道展雄才。


    注:位于山腰,主要建筑有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贡帝祠、三皇殿、天师洞府等。三清殿为主殿,正中悬挂康熙皇帝手书“丹台碧洞”匾额。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刻造像各一尊。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据说是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1800余年。天师洞内有张天师及30代天师张继先石像。张道陵字辅汉,尊称天师,是张良的八世孙,自称是魁星下降,相传曾在此讲经传道。汉初三杰是张良、韩信萧何


七律·祖师殿
天仓峰上清都观,背靠轩辕面对溪。
梦醒三更闻犬吠,目睁拂晓听鸡啼。
玉真公主仙山住,唐代诗人福地迷。
问道亭中云缥缈,谁知鹤待客归西。


    注:位于青城山天仓峰,背靠轩辕峰,面对白云溪。清都观为古名。始建于晋代,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殿内供奉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吕洞宾及张三丰塑像。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以求成仙。附近有闻胜亭、问道亭。闻胜亭为冯玉祥所建,问道亭相传是黄帝拜见仙人宁封子问道处。


七律·月城湖
人峰龙岗鬼城旁,源自清溪水也香。
汇聚鳞波星月映,别离尘世利名忘。
青山环卫嵌明镜,鬼谷闲居藏凤凰。
孟蜀海蟾湖畔住,幽林野鹤梦芬芳。


    注:位于青城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的鬼城山旁,又名月城山,湖因山而得名。源出青城第一峰的清溪水,在这里汇成水面三万平方米的山间小湖。相传为轩辕黄帝之师、蜀中八仙之首的岷山真人鬼谷隐居处,又传五代孟蜀时,仙人刘海蟾亦在此修炼。月城湖使你得山水之悠闲,忘却尘世之喧嚣,实为青城前山之著名景点。


七律·神仙洞
茂林幽暗见奇景,苔滑清池迎远宾。
不见贵妃皇帝伴,常来仙子玉波陈。
气香浓郁出山洞,梦幻痴迷醉客人。
蝙蝠清泉宽窄路,神居之地也艰辛。


    注:位于青城后山,林深幽暗,洞口的浴仙岩处,一字排开48石潭,光滑圆润,水清宜人,传说青城神仙常来此沐浴。洞中黑暗神秘,蝙蝙扑腾,泉水淙潺,道路曲折艰险。


七律·飞泉沟
源自天门入味江,溯沟而上水清凉。
双声泉落涧中溅,百丈桥横涯上翔。
闭月潭幽多雅韵,观音岩险少芬芳。
苍藤老树云烟绕,独立寒秋赏夕阳。


    注:位于青城后山黄鹤桥外,全长10公里,源出蓥华山南天门,流入味江。溯沟而上,景致迷人,“幽谷飞泉”、“百丈长桥”、“双泉水帘”三景尤绝。“幽谷飞泉”由观音岩瀑布、闭月潭、落雁潭组成;“百丈长桥”为悬崖上的栈道,满挂古树苍藤;“双泉水帘”则花果山水帘洞,亭上有一副对联:“双声泉落涧,长啸我开襟”。孤雁出群格。


七律·龙隐峡栈道
清新静雅雾朦胧,斗折蛇行悬翠中。
龙涧绿波寒气冒,线天白浪鹊桥通。
鸟鸣瀑唱如仙境,禹凿尧雕似梦宫。
咫尺双峰神手劈,痴迷炎夏自然风。


    注:位于青城后山,金娃娃沱上行即到龙隐峡栈道。


七律·双泉水帘
风韵天成早不知,银帘珠串孕瑶琪。
石桥幽壑惊涛响,烟雨丛林团雾驰。
王母玉皇心缱绻,文人墨客意迷痴。
空灵静谧蓬莱境,只怨今生来太迟。


    注:位于青城后山飞泉沟,是一组神奇的自然景观,包括天桥、梳妆池及瀑布、水帘洞等。


七律·圣灯
幽山秀水爽凉风,夏雨初晴落日红。
夜幕降临灯万盏,神仙聚会酒千盅。
明明灭灭天师贺,动动停停星汉通。
诗圣丹梯窥静寂,季爰泼墨故乡中。


    注:青城山有圣灯自然奇观,夏日每逢雨后天晴夜幕降临后,在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圣灯光亮点点,闪烁飘荡,灿若星汉。唐代“诗圣”杜甫来到青城山写下了“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张大千是我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字季爰(yuán),号大千,自号“青城客”,四川内江人。六十年代,他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


七律·天然图画坊
毫无雕饰自天然,直插苍穹云雾悬。
放眼葱茏山叠翠,醉心险峻意诚虔。
谷藏鹭雀群峰静,林隐亭台一月圆。
嵴耸画坊拴落日,难忘幻梦抱婵娟。

    注:从建福宫拾级而上,经雨亭、天然阁、怡乐窝、引胜亭,便来到了天然图画坊。

七律·天师洞古银杏
天府树王居榜首,公孙长寿锁春秋。
苔鲜苍老茸袍附,钟乳神奇嫩笋留。
电母雷公常怒吼,风婆雪女少温柔。
轮回数度沧桑变,巨伞凌空遮佛头。

    注:传说为张天师亲手栽植,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居“天府十大树王”之首。高达50余米,胸围阔至7,腰身间钟乳白果笋密集悬垂。根部至腰身状若“漏斗”,最阔处径围达20。主干多粗壮歧枝,如巨伞凌空撑开,风舞龙蟠,密如蛛网。各大分枝关节处,有白果笋倒悬。枝干上密布苔鲜。银杏也叫公孙树。


七律·咏青城茶
唐王妃子品茶来,碧绿清香意爽哉。
巴蜀味江尝雀舌,青城梦苑入仙台。
平硅谱载帝王赐,鸟嘴宫藏百姓栽。
雾绕云遮峰叠翠,雪芽玉液紫砂开。

注:相传,安史之乱时,唐明皇慌忙逃到成都,梦中见到他心爱的杨贵妃在青城山献茶请他品尝,皇上见汤色碧绿,芽叶直立,清香扑鼻,茶水不浑不酽,闻到就觉得神清气爽,喝了周身有活气,连说好茶!梦醒后,封为青城茶!青城茶早在唐时已是著名的茶叶产地,宋代著名的“味江茶园”就建在青城。据五代毛文锡(字平)《茶谱》记载:“青城,其横源、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青城雪芽是近几年创制而成的。

七律·青城天下幽
万籁声宁潭水清,丹梯曲径少人行。
五更梦里闻鸡叫,拂晓窗前听鸟鸣。
日月悄然峰岭过,瀑泉寂寞谷溪迎。
花开花谢历寒暑,不懂忧愁享太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5-26 21:39 |
学习尧呈老师大作。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27 18:08 |
细读尧呈先生青城天下幽,如观一幅浓墨重彩工笔长卷,对每一出景点介绍之细致,另成都人倦客也自愧不如,先生辛苦了,

倦客以五言古风旧作算是写意吧,为先生顶帖:

【五言古风问道青城山】

问道青城来 ,晓月带清风。

屐痕苍苔浅 ,袖粘朝露浓。

翠华漫山谷 ,云涛涌奇峰;

悠悠白云阁 ,渺渺上清宫;

福地证因缘 ,客堂听晚钟。

祖师来无影 ,居士去有踪。

三清生大道 ,一气贯长虹。

著经传道德 ,骑牛赴涵空。

掷笔惊鬼域 ,抚琴祭青冢。

鸟啼千秋去 ,空留九株松。

后辈复登临 ,天然画图中。



注1:诗中白云阁、上清宫、祖师殿、掷笔槽、九株松、天然画图等均为四川成都青城山景点或地名,白云阁位于天师动二重殿左侧,前有古松九颗,上有张大千题词【九株松】;

注2、祖师——青城山天师洞供奉张天师张道林;

注3:居士——张大千自号大千居士,抗战期间曾寓居青城山天师洞,且留有不少画作和题咏。

注4:上清宫供奉李老君,壁上刻有有道德经五千言。道家云:老子一气化三清,又云“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

注5:掷笔槽乃青城山一景,传说张天师曾再此掷笔裂山惊退妖鬼……

发表于 2011-5-27 18:36 |
又见先生佳作,真是诗如大海滔滔不绝。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11-5-27 18:38 |
juanke 发表于 2011-5-27 18: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细读尧呈先生青城天下幽,如观一幅浓墨重彩工笔长卷,对每一出景点介绍之细致,另成都人倦客也自愧不如,先 ...

倦客先生同玉,学习了。

发表于 2011-5-27 18:41 |
在先生的笔下犹如身临其中,景景绝妙。学习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5-28 06:47 |
读之,令人心神向往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7:56 |
何竹先生太谦虚了,欢迎入山赏幽!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7:59 |
谢谢倦客老兄之雅评,特谢赠诗,自当收藏入卷!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8:00 |
欢迎非花光临!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08:02 |
欢迎广成子先生光临!

发表于 2011-5-30 09:31 |
收藏老师的大作,慢慢欣赏,谢谢你的辛苦。吉祥安康!

发表于 2011-5-30 09:42 |
尧哥青城山一游得诗词一十九首,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读后余韵萦绕。
注意健康哈。问候。

发表于 2011-5-30 11:30 |
青城天下幽,友诗社区绝!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7:36 |
回复 千古明月 的帖子




    谢谢明月先生光临!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7:38 |
回复 696967911 的帖子




    谢谢老弟鉴赏,也要注意健康哦!

 楼主| 发表于 2011-5-31 07:39 |
回复 今宵酒未醒 的帖子




    欢迎酒未醒先生光临!

发表于 2011-5-31 13:13 |




     再赴青城山,尽享天下幽!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07:39 |
回复 山岚 的帖子

欢迎山岚兄临帖!

发表于 2011-6-2 09:06 |
心有尘埃勤洗尽,一池日月映光明。



好,真想去洗洗这一身尘埃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