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震慑世界的华严洞(上)
车行速度终于慢了下来,到了,这里就是安岳石窟的第一部分,这里有华严洞、毗卢洞还有大般若洞。
从车上下来就是上坡,活动活动身体,就开始向坡上走,眼前一座高耸的山岩,举头,上面似有人走动,原来是一座观景台。观景台左下侧是一条长长的甬道。走过甬道,就见层层石阶,拾阶而上,“安岳石窟华严洞”俨然在目。
进入华严洞,左侧一览无际,漫山青翠,一条细长的道路连接起散落在万绿丛中座座房屋,一种清宁的感觉油然而生。
右侧则是佛像所在的华严洞。笔力遒劲的“安岳石窟 华严洞”在阳光的映射下,更显得威严,一种敬仰之情从心中升起。
据资料介绍:华严洞包括开凿于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的华严洞和开凿于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的大般若洞两大石窟,内有宋代造像159躯,历代碑刻题记24处。
华严洞石窟约700立方米,华严洞造像,以密宗为主,是释、道、儒同窟造像,题材达39种
站在华严洞外,那庙宇的檐角很是别致。我到过的庙宇不算少,但这样的翘檐还是很少见到,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尖尖向上的翘檐,倒像似一只犄角,又像少数民族头上戴了一种高脚的帽尖。且这些翘檐都是木雕而成,上面的油漆虽然已经剥落,但依然遮不住雕刻的精美。
入内,洞壁上“华严三圣”造像细腻,个性鲜明,姿态优美,穿戴华丽,给人一种亲和力,真乃“高贵中见友善,华美中见真情。”
前面我就说过,我去过洛阳的龙门石窟,龙门石佛造像基本都是正襟危坐,很少有休闲潇洒之态,而安岳石窟佛雕像基本都是风流倜傥,优雅潇洒,而且衣着华丽,且华丽中透着高贵。
当我站在“华严三圣”佛像前,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那佛像的眼神中透着询问,透着关怀,似乎在说:你好吗?远隔千山万水,你来看我辛苦吗?我不敢回答,只是虔诚的望着佛像,那一刻,我的一切都凝滞在这造像精湛的佛雕上了,这佛像的雕刻是那样的精湛。
左侧的一尊,右脚踏着莲花,左膝架在右膝上,右手扶着胸前的配件上,左手放在腿的左侧,身穿质地极好的衣衫,衣袂飘飘,长衫曳地,眼睛向下,眼神中透着亲切,端坐在麒麟之上;中间的一尊双手上举微合在一起,左手指轻轻地架在微微弯曲的右手指上,衣衫华丽而飘逸,双膝盘加在一起,端坐在莲花宝座上。笑容可掬的脸上那双带着善意的透着笑容的眼睛,看着这苍生大地,似乎在规劝着人们:千万不可造孽于人世。右侧的一尊恰好和左侧的姿势相反,只是衣衫更为飘逸。
其实我对佛教经文实在是不懂,特别是佛的称呼,我几乎是无能。
这“华严三圣”实际上就是“释迦三尊”,因为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以智、普贤以行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密宗言大日如来)。故“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 而释迦三尊是在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释迦牟尼佛,左胁侍菩萨是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右胁侍菩萨是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三者合称释迦三尊。
面对这佛像,我觉得自己一切都宁静了,什么争权夺利,什么尔虞我诈,都让它见鬼去吧。于是我尽全力在脑海中思索,是的,不管信什么,只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千万别做对不起众生的事!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