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北凉粉
除了不可全信,还离我们太远,现在对五千年文明,殷墟遗址和红山文化都提出质疑了。
太阳下山后,慢慢静下,发现肚子呼吁起来,便想到了好吃的又消失了的三种饮食来。
川北凉粉,原址川剧团外,一个两层楼的下面,70来平方店面。南充人一说起川北凉粉,就会给你介绍朱德到南充,就要吃川北凉粉的事情,虽然自己没和朱德一起吃过。其实只要喜欢吃辣椒油的人,如毛、陈、彭、刘、小平等都应该喜欢吃,只是他们没来南充,就是他们中个别不喜欢吃,只要人民大众爱吃,也是好东西,川北凉粉就是这种好东西。
川北凉粉好,主要是辣椒油好。今天我就把隐藏了许久的川北凉粉辣椒油的煎法告诉大家。
80年初,我随亲戚到川北凉粉店楼上一人家做客,中午端了凉粉桌上,但没放油,主人从自家屋一个倒匍坛里,挖了红油放碗里,比下面卖的还香。原来主人是店里的经理和大师傅,店是国营的,属饮食服务公司属下。酒后,主人便将辣椒油的做法讲了。我虽然还小,但听得一字不漏,读初中后,我便按照这种方法煎油辣子,一直到现在。后来在吃川北凉粉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煎的辣椒油味道和店里的差不多了。方法如下:
1、五斤菜油,现在最好自己收菜籽榨油。2、1斤半左右辣椒面,要好的。3、倒葡坛子,10斤装的。4、冰糖3两、大葱头两根。
先把坛底倒1/3份辣椒面,再把冰糖碾碎放进坛里。后把高温油倒入坛里,只听得辣椒面被滚烫的油,炸得滋滋的响,马上辣椒面就被炸糊了,然后把坛盖上。等油温降了,再倒入1/3的辣椒面,也可以听到辣椒被炸的声音,但辣椒面不会被炸糊,这道工序就是油炸辣椒,辣椒又不糊为准,后把大葱头放上,盖坛子。最后,油冷了,但还有60度左右油温,倒剩下的辣椒面,已听不到油炸的声响,但油还是烫的,可杀菌。
以上是三道放辣椒面的方法:第一炸糊,是治坛和治油;第二是辣椒炸香而不糊;第三是温油侵辣椒,突出辣味。
不想吃辣的,可在第二道多放辣椒,第三道少放;想辣的,可在第一、第二少放,第三道多放。火候的掌握要自己慢慢体会。
以上就是川北凉粉辣椒油的工序,不可加入其它成分。过去一坛油60斤,要放地窖里,一年一起,搅拌后用纱布沥出,辣椒面卖打锅盔的。自己做,半年就可以了,连辣椒面一起吃掉。学好此方法,油香无出其右。
二、顺庆米粉
模范街头,过去人民电影院方向,南充旅馆斜对面,就是顺庆米粉店,国营,40平方店面,顺庆米粉几个字,是原民革付老的书法。70-90年代初,很出名,有羊肉、牛肉、猪肉、善鱼、三鲜、素粉几种,一同事爱人在粉馆上班,说了制作方法如下:
1、骨头,包括筒子骨、铲骨、肋巴骨、背脊骨,用来制汤。2、鸡三只,鱼两斤,制汤。2、羊肉、牛肉等单独炒备好。3、把1和2两种汤进行调制,作为高汤用。把1里的骨头放在冒粉的水锅里。4、米粉在延安路米粉厂一早出,无添加剂。吃第一锅最香。
土猪肉,土鸡,土鱼,少许味精,其味鲜美无比。
早先,素粉5分,其它8分,油干2分。
90年代中后期,社会在变,人在变,味道也变了,变酸了,没了。
三、山西拉面
在人民中路,三观庙到红卫兵花园中段,山西拉面馆40平方店面,国营,拉面人工制作,小指粗细,一掐长,面带黑色,很有精丝。
拉面好在汤上,一大焦奎子装稍子,像红烧肉汤稍,稍子上面有猪肉皮子,连着半肥叟肉,很像罐头厂的红烧罐头做的汤,加上辣椒,中辣。面挑碗头后,摇一瓢稍子汤,有两三块1厘米左右的肉块,加少许醋,其味不摆了。南充人民无有不说其好的。
南充上面有特色的三个小吃,已消失了,现在的川北凉粉已不是过去的味道,也不是国营了。有时,你会想,究竟是过去吃得不好,才那样的惦记过去的小吃。还是因为现在吃得很好,才觉得什么都不好吃了?不、不,是缺少了什么,是改变了什么,终于连自己的传统都改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