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21年高考分数线将于6月23日晚公布,高考填报志愿也即将启动。23日,教育部强调要加强对社会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志愿填报咨询活动的监管,对于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的中介机构、网站、APP等要严肃查处。
一个志愿,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道,可见填志愿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但是填报志愿也能够遭遇诸多骗局,比如一些标榜“保过”的机构抓住学生家长焦虑心态,宣称交多少钱就可以“保过985”“211”,实际这些机构有一条潜规则:为了“保过”,会将学生志愿尽量往低里报,不少学生因此高分被低录,甚至被机构“卖”给了生源不足的一些民办职业学院,并且机构还找各种理由不退钱。
还有一些针对“分擦边”“低考分”考生的骗局,他们打着“内部资源”的旗号骗钱钱财,比如明明是考生正常录取,却声称是利用自己的渠道“脱档”录取,以达到骗钱的目的 。另外,还有“补录”骗局,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谎称学校还有名额,只要花钱“打点”便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也有骗子考前就开始骗考生和家长有“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以交付保证金的名义骗钱。
除此之外要警惕填志愿咨询机构和个人同“野鸡大学”勾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空子虚假注册的假学校,这些“野鸡大学”的校名与知名院校相似,蒙骗考生和家长,滥发文凭。《人民日报》就曾曝光全国392所虚假大学。
还有一些“专家”、AI大数据,也会成为帮填志愿机构的“标配”,这听起来高大上的名头实际上暗藏猫腻,这些也要警惕。
总之,折损钱财事小,耽误正常志愿填报那就成大事了。所以对于这个人生大事,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都必须要慎之又慎,擦亮双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