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
流黄酆氏之国,中方三百里;有涂四方,中有山。在后稷葬西。
流黄酆氏国
城围三百,连河比栋。动是尘昏,烝气雾重。焉得游之,以敖以纵。
西南海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
从以上记载看,古人视整个成都平原为一个整体,也就是“方三百里”的成都平原为一个城市,这就是大邑县得名的来历。酆即丰,就是新都大丰镇的“丰”。什邡应该是“有涂四方”。
当然,不是整个方三百里都是建成区。“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於执期,命曰迎年。’” 裴骃 集解引 应劭 曰:“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淮南子·地形训》:掘崑仑墟以下地,中有层城九重。《天问》:昆仑玄圃,增城九重。这些记载的五城十二楼、层城九重,增城九重都是说成都平原是个城市群,这在考古上也证实了的。是一座田园与城区结合的超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