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论坛中总有人说司马相如的种种的不是(特别是那个隔壁某某某),翻看一下历书,就来聊一聊他吧。司马相如,是字长卿,是汉代的大文学家,司马迁用很大的篇幅写了他,收录了他的文章。可见此人确实不一般。
司马相如是四川人,在成都蓬安生活过。年少时,好习武,写文章。当时算是中富的地主或商人家庭。当年没有科举制度,父母花重金买了一个为皇帝当保镖的工作(当年来说无可厚非,当时的制度使然,何况四川还是个偏远之地),可相如志不在此,而在文学。但皇帝对他的文学并不感兴趣。几年后辞去高薪工作,梁王看上了他文学上的才华,邀他去梁王府(寄人篱下是没钱的),但不久梁王病故,只得返回老家,此时已家道中落,一贫如洗。好友王吉邀他去邛崃,而后抱得美人归,与卓文君私奔回成都(按理说不应该私奔啦,分析起来应该是王吉让司马相如写赋,钓卓大小姐和他家产的,弄巧成拙,成就了司马相如),因实在太穷,应卓大小姐的要求返回邛崃卖酒,卓家不想让女儿受苦,在金钱物质方面给予支援,使得司马相如摆脱了贫困的状况。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他的文章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而得以重用,几年之后司马相如想纳妾(古代也是很正常的事),卓文君巧妙的打消了他这个想法。在汉武帝期间,他还招扶了西南蛮夷,有很大的政绩。
虽然文学上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但汉武帝看出来他不是一个治世之才,没有重用他,一直是一个闲职。在人生的最后10年,他与卓文君选择了退隐。
在司马相如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底层文学青年的成功逆袭,他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才子美人,一段佳话千古流传;他不是一个治世之才,却是一个文学的巨匠。
他的一生中没有隔壁某某人说的那样的不堪,多去翻翻历史书吧,评价一个人要站在他的历史角度上去看,他是有真材实料的人,都要花钱买官,说明当时的等级制度是多么的森严,社会是多么的残酷,一般人根本就没有升迁的渠道。
古人都三妻四妾,要纳妾向妻子征求意见,在当时算渣男吗?他与卓文君白头偕老,己是我们现代夫妻之间相处的榜样了!
至于有人揭发他收受贿赂,历史的官场半信半疑吧,同样也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待这个问题,与现代的清官相比,那时候的官估计全是贪污受贿的官。
司马相如他是个文学巨匠,他那招扶西南边陲,扩大了汉朝领土,是大政治家。任何人都有两面性,历史论功过,他的功远大于他的过。今天我们为什么要信奉他?是因为:好的,我们颂扬学习,不好的,警示我们以正己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