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共享充电宝因涨价而频频登上热搜,商圈和医院等场所每小时充个电要3-4元,酒吧夜店等则高达10元/小时!有的用户因未及时归还,一天花掉99元,等同于买了个充电宝。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企业则以“缺钱”来回应:一来抢占市场花的巨额补贴需回本,二来疫情影响、进场费涨价增加运营成本。但看看新闻Knews记者调查后发现,共享充电宝的运营企业不仅不亏,反而一本万利,而企业上市在即则是此轮涨价的重要推手。经过第一轮跑马圈地后,相关运营企业下一阶段要通过提升价格来获取更好收益和回报。
网络充斥着各种观点:
一、资本就这德行,一开始先低价诱惑你使用,垄断之后开始涨价,一开始投入那算啥,人家有定价权之后想怎么割你就怎么割,反正我事以后不用了!
二、充个电比吃个饭还贵!自己买个充电宝不是更香?
三、你如何解决自己的电量焦虑感?
四、 这就是懒人经济,一个充电宝百八十块钱,很多人也有,但是就是懒得带个。于是只能挨宰。和现在的外卖一样,点外卖明显比堂食贵不少,但是懒得出门,于是还是很多人点。
五、外出一定自己带充电宝,涨价也不关我啥事
六、现在共享单车也涨价到1.5元/30分钟。好多项目前期赔钱干掉友商后开始收割,没了竞争就要收割消费者,因为你没什么选择,竞争激烈对消费者挺好的,可千万别垄断。
七、买一个续航久的手机或者自带充电宝他就赚不到我的钱
八、共享充电宝当初普及,这些公司都是以方便大家为借口! 其实一开始了解到这个东西时,还是有点懵的,后来发现确实是非常的便利,手机在外经常没电,影响外出办事之类的!记得一开始很便宜,一小时才1块5,用着觉得真是方便,而且还充电宝的地方也挺多,后来确实是慢慢的发现自动扣费扣的就多了,原来是涨价了,这种行为我的观点是不太欣赏,本身来说作为盈利的项目,共享充电宝这方大多数都是宣传的便利,想不到偷偷涨价,这样一来会让人觉得很无语,其实用起来有啥说啥确实挺方便的,但是这样涨价了就不如自己买个充电宝,外出时带着了,现在什么东西都以共享为主了,大家也懒了,但是还是不建议用这种方法去欺骗消费者哦!
九、10元每小时和明抢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手机的电池容量足够大还是必须的,现在就等小米11 Ultra那个硅氧负极电池怎么碉堡了
十、 先低价打入市场,挤走同行,再垄断市场,最后集体提价。不就老套路了
十一、 从没有用过,二三十分钟满电的闪充带着充电器就可以了,用那玩意儿太慢了
十二、无线充电普及的时候就是他们倒闭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