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采用何种殡葬方式都将产生大气污染。葬前的停尸、运尸、吊丧、殡仪活动,遗体不同程度地暴露于大气中,大多数非防腐遗体在各种发酵菌和水解酶的综合作用下将发生腐败变质现象,释放出氨气、硫化氢、尸胺、吲哚、硫醚等化学物质;即使对遗体作了防腐处理,防腐药剂的挥发也能带来醛类等有害气体的污染问题。葬中是大气污染的重点。土葬是任尸体自然氧化分解、腐败发臭的缓慢过程,对大气环境存在长期的恶臭污染,主要污染物除少量的无机气体外,大多为脂肪、蛋白质等生物降解产生的小分子有机气态污染物。
火葬是将遗体在高温给氧条件下快速焚化的过程,虽然能消除细菌病毒等生物污染,但会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遗体、火化燃料、随葬品及遗体包装物等燃烧都能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重金属汞及二噁英等有毒有害物质。我国现阶段火化及消烟除臭设备还比较落后,大多数火化机没有安装烟气净化设备,本行业火化废气的污染还相当严重,直接危害殡仪职工的身体健康并污染外环境。
3.3.1.2 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土葬后的遗体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遗体内有毒重金属元素会随降水的地下渗透作用溶入地下水。遗体火化后露天存放的骨灰在降水的淋洗作用下,不但能溶出重金属污染地下水,还能随地表径流污染地下水,迄今为止,该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遗体在防腐过程中的引流、洗涤或湿法处理火化废气都能产生高浓度的有毒有害废水,污染着火葬场周围的水质。
3.3.1.3 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火葬过程中的机电等设备。风机、电机、骨灰粉碎机都是噪声和振动的固定污染源,殡仪车、送葬车辆是噪声的流动污染源,哭丧的人群、燃放的鞭炮也能产生噪声污染,把本该宁静的殡仪场所变成了轰鸣喧闹的地方。
3.3.1.4 生物污染
殡葬行业生物污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污染来自于遗体本身向环境散发出的细菌、病毒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间接污染来自于接触遗体的设备、器具、用品的污染,也来自于蚊、蝇等病媒昆虫及老鼠的污染。
此外,殡葬对生态环境还能产生一系列的破坏,滥建公墓,乱埋坟丘,置棺木而砍伐树木,竖碑林而乱开山石,占用耕地破坏植被资源,凡此种种,都是殡葬业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村支书,村长,村副书记,村文书,全体村民都反对,请问土地变更是不是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