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我关注自己的生命,也有同学和朋友做了医生就有着一定了解,疫情发生来,很多寄予了医学的期望,自己也看了不少这些年医护人员的到国外进修的感想文章,自己提出拙见:
一.作为医学院不应该单设,因为医学的学习尤其是本科前两年期间有着很多基础课程学习,化学生物包括医学伦理法律和英语都是要学习的,如果医学院又单独开设成本很高又很重复,这一波医学院乱开设或造成诸多问题,因为有着基础课程的学习到时又没有好的实践课程学习,以前是注重了实践忽略了理论。采用级别基本相当合并。
1.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有人也提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合并,考虑到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加注重理科方面,可以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合并首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当今必须大力整改,坚决杜绝到处办学,非在京地区进行驻地整合,要么合并到驻地高校中,要么转制公司和事业研究所或者是合并到有关公司和事业单位中。在京地区也只有三个校区,本科校区,研究生校区和医学部校区,没有医学部就是两个校区,本科校区和研究生校区。
3.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组建华南大学
有了医学院或者合作办学的医学院就不要自身再存在什么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完全就是浪费财政的建设。
二,本科一定是大类招生,而且最好是医药不分家的综合性大类招生,即便综合大学合并比较难,但是医科大学和药科大学应该合并,比如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医药大学(也可以考虑沈阳医学院的合并),还有提出的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组建南京医药大学,和南京大学合作办学(与清华模式一样),不论是医药大学还是综合大学医学部本科招生如下:
1.临床医药类 五年制
2.中医中药类(目前很多赞成即便中西医结合放在中医下面,而且是研究生开设)五年制
既要懂医也要懂药,对于有人提出的针灸推拿作为一级学科存在我表示也同意,那可以还有中医针推类
3.医学检验类
4.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类
5.护理类(在一个大学可以有着560分的护理学专业也可以有着650分临床医药专业,因为没有精心的护理也是不完整的医学)
6.口腔医学类
只需要这几个专业,没有那么多的复杂的专业,也可以是临床医药专业与英语专业三专业培养。
但是本科就是本科,不存在本硕连读和本博连读等等,可以是直博但是学校学科实力很强,按照一级学科招生不得超过30人。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只存在学科招生而不存在附属单位招生,比如传染病学就是放在医学部招生,而没有什么第一附属医院也在招生第二附属医院也在招生,也不能巧立名目去招生,有着儿科学还有这儿科传染病学,有着胃肠外科还有普外科。除了直博是必须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外,其他根据情况是决定哪一层招生,一般是二级学科,确实分化成三级四级学科我们也同意,比如可以是胃肠外科,可以是肝胆胰腺外科,可以是甲状腺外科,但是不可以是有着这些外科的基础上还来一个普外科,当然为了综合培养,这些学科也综合为普外科招生可以。
三、不可以单独设立专科性医院,从这几次大事件来看,不可能依靠一个医学学科就可以治疗复杂疾病,从医生护士国外进修来看都谈及到大型医院中不论是分科很少的医院还是有着50多科的医院经常存在多学科交流,比如妇科疾病经常和胃肠外科和泌尿外科医生的合作,如果单独设立妇产医院,请问需要胃肠外科的医生和泌尿外科医生怎么办?还有糖尿病眼病涉及眼科和内分泌科?一家医院至少要具有内外妇儿以及五官科才可以,可以有更为突出的医学科目,比如北京朝阳医院更为突出的是呼吸病学,安贞医院更为突出的是心血病学,同仁医院设眼科和耳鼻喉科。今天在规培阶段,即便内科医生内科大科室都没有走完!在四川大学教学医院中,从目前来讲就是两个才对,一个是华西医院一个是省医院(名字可叫四川大学人民医院),都是综合性医院,至于电子科技大学真心没有必要去建设医学院,四川大学也没有必要在全省到处去建立教学医院,更没有到处去建设的华西医院。
不论医学院还是医院建设我们本着这样的理念,确实老校区老院区老旧了,不符合当下城市规划等等,那么整体搬迁,对于少数楼栋可以转为地方使用,搬迁讲究地理位置,医院肯定是在市中心的,医学院不能太远离市中心,比如成都大学医学院(成都大学合并成都医学院和成都师范学院共同组建成都大学,医学部在天回镇建设)教学单位就是416医院,成大附属医院,距离自己的医学院不远,实习也很方便,避免到处跑。因为搬迁只要是有着好的老师和好的学生地理位置不是兰州大学那种那么绝对还是一所好的医学院。当年西南联合大学不在北京的清华北大但是走出了很多大师,因为清华北大的教授在昆明,清华北大苗子也在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