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这份“实体清单”还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13所中国高校列入其中。一时间大家纷纷揣测美国此举的目的,不少人认为:美国此举是在害怕这些大学在某些科技领域的成就,列入“实体清单”目的就是要提前打压和限制它们的成长。
与此同时,这份清单也颠覆了大家对国内高校排名的固有认知。作为中国顶尖高校的龙头标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却在“实体清单”中意外“落榜”!惊讶之余,大家纷纷加入质疑清华、北大的行列。
拿着高额的教育经费,却给别人做了“嫁衣”;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国家投入到清华大学的教育经费为297.21亿元,投入北京大学的教育经费为191.77亿元。如此高额的经费都快赶上非洲一些小国一年的总收入了。然而,高额的投入似乎并没有带来高额的回报。
有网友做了一个调查统计,大家感受一下:
航母的总设计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歼20的总设计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歼15的总设计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轰6K&未来轰20的总设计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东风17的总设计师毕业于国防大学;055的总设计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99a的总设计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没有一个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再看看下面:
美国民兵3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F14雄猫的总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2015年清华大学毕业生高杏欣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博期间破解了北斗密码;怪不得没有被列入实体清单!
人才流失严重,培养了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人才流失严重也是大家诟病清华、北大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考入清华北大一直就是学霸们的究极目标。清华、北大几乎集中了整个中国最优秀的学生,这些人无一不是智力超群,自律而努力的人。而这些优秀的人才最终都去了哪里呢?
据了解,清华和北大的出国留学率是很高的。在2019年清华有15.3%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而北大的出国留学率也不低:本科达30.1%、硕士、博士则分别为4.85%、11.54%全国排名前三。这些留学生有多少最终会学成归来,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据美国加州的官方统计:在1978年—2015年之间的37年间,约有2万名中国清大学毕业生留在了硅谷。这还仅仅是清华大学一家的人数,如果再算上北京大学那可就远远不止2万人了。更何况,这还只是硅谷一个地方,那其它地方呢?为此,有网友戏称清华和北大为“美国人才训练营”。
基于上述原因,很多网友提议:削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教育经费,用于扶持“实体清单”内的学校。由此可见,大家对清华北大这些年的表现是极为失望的。
确实,大家质疑的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庆幸能够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因为这对今后的高校改革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笔者没有要为清北洗白的意思,仅凭美国的一份“实体清单”和一些问题就抹杀清华和北大对国家作出贡献会不会过于武断?就目前中美紧张的形势来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否缺少了那么一点点理智?我们的情绪是否过于轻易地被别人挑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