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小康社会要全面建成,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必须绷紧弦再加把劲。越是面对严峻形势,越来不得半点虚的,越需要坚持实事求是。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形式主义在基层工作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会议多、文件多、迎接检查多等。从监督检查频繁到处处留痕,从“文山会海”到材料论英雄,凡此种种,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的领导同志要求每项工作都要留痕迹并且将此作为考核标准。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种工作日志、各种验收达标资料、二维码、各种拍照、考核等这种过度留痕的现象,使得帮扶干部加班加点都完不成,这样大家就只有应付检查考核,而无力搞帮扶。今后,无论什么工作,我们都要告别花架子式的形式主义,重点是强化务实担当。近日,中办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今年4月中办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开宗明义写到“进这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快落实贯彻力度,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不要让基层干部把时间精力耗费在重复填写各种表格、资料上,要把精力花在真正需要做的事情上;纪委监委要强化督查,多头重复向基层派任务要表格、执行政策“一刀切”等机械式做法进行严肃问责,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
|